黄佐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黄佐临 | |
---|---|
出生 | 天津 |
逝世 | 1994年6月1日 | (87歲)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编剧、导演 |
知名作品 | 《布谷鸟又叫了》、《黄浦江的故事》 |
黄佐临(1906年10月24日—1994年6月1日),原名黄作霖,出生于天津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作家,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 1947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假凤虚凰》。1949年,自编自导儿童电影《表》。1954年,担任剧情电影《双推磨》的导演。1958年,执导剧情电影《三毛学生意》。1962年,提出“写意戏剧观”的理念 。1980年,执导剧情电影《陈毅市长》,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8年,黄佐临获得中国话剧研究振兴话剧导演奖(终身奖)。1990年,出版文集《我与写意戏剧观》。黄佐临作为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创始人之一,他是一位始终与祖国共命运,以戏剧为生命的优秀导演艺术家。他时代脉搏感十分敏锐。他关注时代需求,关心人民生活,是一位以排演优秀现代戏而著称的艺术家。
人物简介
1906年10月24日生于天津一个洋行职员家庭。1917年进天津新学书院,1925年去英国留学,入伯明翰大学商科。在校期间,创作了他的处女作短剧《东西》和《中国茶》,深受英国著名喜剧大师萧伯纳的赞赏与鼓励,从此开始涉足戏剧。回国后,曾任天津亚细亚火油公司高级职员,并在天津新书学院、南开大学任教。1935年再次赴英国留学,获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同时在伦敦戏剧学馆学习导演,研究欧美戏剧、电影流派,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1938年在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教,不久到上海。在上海剧艺社、上海职业剧团任导演。1942年,以“齐心合力,埋头苦干”为信约,与黄宗江、石挥等人创办了“苦干剧团”,后改为“苦干戏剧修养学院”,导演了《梁上君子》、《夜店》等话剧。1947年加入文华影业公司任导演,开始涉足电影领域。他执导第一部影片是讽刺喜剧片《假凤虚凰》,他用浓烈的喜剧表现手法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社会上盛行欺骗风气,影片受到观众的欢迎。他还将该片译成英语,制成我国第一部英语拷贝,输出国外。后又导演《夜店》、《腐蚀》等影片。1949年,黄佐临改编并导演了影片《表》,该片一改以往传统的表现手法,别具一格。在演员的选用上,使用了非职业演员和没有名气的演员,其中还有孤儿院的孤儿,街头流浪儿,这在当时的中国电影界都可称得上是首屈一指。该片被法国电影史学家萨杜尔列为世界电影通史中为数不多的中国名片之一。1950年,黄佐临调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先后担任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兼上海电影局顾问,同时从事戏剧、电影导演。他导演的影片有《布谷鸟又叫了》、《黄浦江的故事》等。1980年他曾将话剧《陈毅市长》搬上银幕,任总导演。该片创意新颖,节秦流畅,尤其是对陈毅的塑造,到位准确并有亲切感。此片获文化部1981年优秀影片奖。黄佐临在近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共导演了话剧、电影百余部,1988年 获中国话剧研究所颁发的振兴话剧导演奖(终身奖)。
上海解放前夕,他积极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剧影协会。新中国成立后,黄佐临的爱国热情和创作激情更是与日俱增,作为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创始人之一,他更是一位始终与祖国共命运,以戏剧为生命的优秀导演艺术家。他时代脉搏感十分敏锐。他关注时代需求,关心人民生活,是一位以排演优秀现代戏而著称的艺术家。他又是一位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大师,是中国戏剧界最善于变革舞台样式的一位高手。他在1962年发表的《漫谈〈戏剧观〉》一文,对中国戏剧的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倡导的“写意戏剧观”,汲取了以“梅、史、布”三位大师代表的戏剧精髓,力求创造能具有中国气派、民族风格的戏剧样式。他还广泛涉足电影、戏曲、芭蕾、滑稽等各个领域,并为之作出了杰出贡献。
黄佐临的一生,是始终热爱党、热爱祖国的一生,他始终孜孜不倦地在寻求戏剧真理。
影响
黄佐临是影响中国话剧的艺术大师,他是中国话剧的杰出导演, 在话剧界素有北有焦菊隐、南有黄佐临之称。他的戏剧实践涉猎广泛、博采众长、吸纳古今、融贯中西,是个全学的大家。他的写意戏剧观是海派话剧的理论基础,而他的戏剧精神更是成就上海话剧的品格力量——海纳百川、包容万象。
作为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创始人之一,他更是一位始终与祖国共命运,以戏剧为生命的优秀导演艺术家。他时代脉搏感十分敏锐。他关注时代需求,关心人民生活,是一位以排演优秀现代戏而著称的艺术家。他又是一位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大师,是中国戏剧界最善于变革舞台样式的一位高手。他在1962年发表的《漫谈〈戏剧观〉》一文,对中国戏剧的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倡导的“写意戏剧观”,汲取了以“梅、史、布”三位大师代表的戏剧精髓,力求创造能具有中国气派、民族风格的戏剧样式。他还广泛涉足电影、戏曲、芭蕾、滑稽等各个领域,并为之作出了杰出贡献。黄佐临的一生,是始终热爱党、热爱祖国的一生,他始终孜孜不倦地在寻求戏剧真理。
黄佐临不仅在艺术上卓有成绩,理论上他也很有研究,著作有《漫谈戏剧观》、《导演的话》等,其论著《漫谈戏剧观 》在戏剧界有广泛影响。他是中国剧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4年6月1日,黄佐临先生去世,享年88岁。
著作
1938年,他任教于重庆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结合教学排演《阿Q正传》。1939年抵沪,先后在上海剧艺社、上海职业剧团、上海艺术剧团任导演。1942年,以“齐心合力,埋头苦干”为信约,与黄宗江、石挥等人创办了苦干剧团,后改为“苦干戏剧修养学院”,导演了《梁上君子》、《夜店》等话剧。
1946年秋,参加创建文华影片公司,任编导。他执导第一部影片是讽刺喜剧片《假凤虚凰》,他用浓烈的喜剧表现手法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社会上盛行欺骗风气。他还将该片译成英语,制成中国第一部英语拷贝,输出国外。后又导演《夜店》、《腐蚀》等影片。1949年,黄佐临改编并导演了影片《表》,该片一改以往传统的表现手法,别具一格。在演员的选用上,使用了非职业演员和没有名气的演员,其中还有孤儿院的孤儿,街头流浪儿,这在当时的中国电影界都可称得上是首屈一指。该片被法国电影史学家萨杜尔列为世界电影通史中为数不多的中国名片之一。1948年底,参加地下影剧工作者协会的筹备工作。1950年参与创建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先后担任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长达四十四年。
1962年,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写意戏剧观”,倡导创立中国当代的、民族的、科学的演剧体系。1989年,他曾写道:“我之所以主张‘写意戏剧观’,乃是根据五六十年来的舞台实践、世界戏剧界发展史的苦心钻研和以下几句众所周知的名言而形成的:虚戈作戏,真假宜人,不像不成戏,是戏又是艺;画有三:绝像物象者,此欺世盗名之画,绝不似物象者,往往托名写意,此亦欺世盗名之画,惟绝似又绝不似者,此乃真画;比普通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更带普遍性;情与理,形与神,不可分割。”
黄佐临在近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格鲁托夫斯基等戏剧流派介绍给中国戏剧工作者,共导演了话剧、电影百余部,并培养了大批戏剧、电影工作者。1988年,他获中国话剧研究所颁发的振兴话剧导演奖(终身奖)。
1994年6月1日,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
黄佐临曾任第一、二、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
1995年10月24日,佐临塑像揭幕于原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草坪。
自1996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设立“佐临话剧艺术奖”(佐临奖),以弘扬黄佐临先生倡导的“以赤子之心,不求名不求利,做终生奉献于话剧事业的真诚艺术家”的精神;奖励为话剧事业奉献,在话剧艺术方面有突出表现和特殊贡献的、敬业爱岗的话剧工作者。
1999年6月,其女黄蜀芹将黄佐临生前珍藏的3000余册英文书籍和140余件手稿、信件、文献、照片、著作等一并捐赠给上海图书馆,包括萧伯纳与黄佐临交往的一些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