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黄冈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黄冈市文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由黄冈市各文艺家协会、各县市区文联和产(行)业系统文联(文协)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家及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黄冈市文联下属有作协、美协、书协、音协、舞协、民协和摄影协7家协会[1] 组组,水力、电力、邮电三家企业文协,《鄂东文学》编辑部、《东坡赤壁诗词》编辑部和黄冈市书画院。
文联概况
黄冈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最初成立于1952年,全称为黄冈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由当时的团地委书记梅白同志兼任。1988年黄冈市文联实际上是恢复成立,仍沿袭黄冈地区文联的名称,由当时的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丁永淮同志兼任文联主席,由龚伯送、黄才钦先后担任常务副主席,章华荣、熊文祥、查竹生任兼职副主席,胡耀武任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吴建忠任副秘书长。1996年5月地改市,黄冈地区文联更名为黄冈市文联。1997年8月,熊文祥同志担任文联主席。1999年元月黄冈市文联召开建市的首届文代会,对原文联班子实行换届选举,选举熊文祥为市文联主席,黄才钦、胡耀武为常务副主席,章华荣、王浩洪、陈幼林为兼职副主席。
内设机构
文联机关内设办公室和文艺部两个科室,共有干部10人(退休1人);文联办公地点在黄州体育路13号。黄冈市共有国家级各文艺家协会会员[2]39人,省级各文艺家协会会员426人,本市文艺家协会会员共计795人,东坡赤壁诗社社员1500余人。
黄冈市文联自恢复成立以来,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成立之初,市文联没有办公地点、办公用品、干部住房和交通工具,靠租用市文化局一间办公室和一桌两椅办公,行政编制也只有2人。通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组织人力物力,编辑出版了辞书《鄂东文艺家词典》、《当代诗词家大词典》、《中国当代电影经营管理者英才集》、《黄冈同乡通讯录》(为市政府“一字工程”)和长篇报告文学《纯粹的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争取财政和社会的支持,改变了文联一穷二白的面貌。黄冈市文联已拥有1200m2的办公兼住宅大楼,拥有一台桑塔纳轿车和比较现代的办公设施,行政编制由原来的2人增加到8人,财政拨款由原来的1万多元增加到13万元,固定资产近90万元。
黄冈市文联近几年来始终围绕出作品、出人才开展业务建设。在小说创作上,推出了小说作家刘醒龙、何存中、丁永淮、熊文祥、周濯街、吴洪激、杨行恭、程小成、缪益鹏、袁行先、郑能新、游江干、江清明、罗茂林等人,其中刘醒龙获鲁迅文学奖,何存中、周濯街获湖北省文联文艺明星奖。在诗歌、散文创作上,推出了熊明修、向武华、耕夫、李磊、王乐元、许小武、丁淑萍、周火烈等人,其中熊明修、向武华、李磊、许小武的诗歌和周火烈的散文在全省影响较大,并多次在全国获奖。在戏剧创作上,推出了熊文祥、王春泉等人,其中熊文祥的戏剧创作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并多次获奖。在美术创作上,推出了王开元、刘应宗、王金石、谢伯齐、刘清世、冯松涛、杨明等人,其中王开元的版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和全省美展,是全省优秀青年版画家。在音乐创作上,推出了邱克、许明、胡耀武等人,其中胡耀武的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在文学评论上,推出了丁永淮、沈嘉达、夏元明、王浩洪、陈明刚等人,其中丁永淮是全省着名诗评家。
文学艺术家的知名度是由各自的作品奠定的。这些年来,黄冈市创作的优秀作品有刘醒龙的中篇小说《村支书》、《凤凰琴》,何存中的中篇小说《画眉深浅》、《正果》,周濯街的长篇小说《造字之神——创颉》,吴洪激的长篇小说《五祖传灯录》,熊文祥的长篇小说《蒲松龄传奇》,缪益鹏的短篇小说《六月六》,程小成的中篇小说《书记要来》,袁先行的短篇小说《背影》,郑能新的小小说《一斤茶叶》,罗茂林的小小说《六那个灿烂的下午》,熊明修的诗集《犁耙飘香》,熊文祥的戏剧《赵英娘》、《魂断深宫》、《思情记》,胡耀武的音乐作品《小窗小屋》、《搀着妈妈回家》,丁永淮的文学评论着作《贺敬之诗歌论》、《诗之论》,王开元的版画作品《无声的夕阳》、《列阵》、《黑地》、《田园之七》,王金石的巨画《鄂东将军图》,汪彦淮的摄影作品《光与影》、《视点》。
视频
黄冈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加入协会不可不知的好处,搜狐,2018-07-22
- ↑ 协会管理者该如何管理协会会员,盘活协会血液,促进协会发展 ,搜狐,201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