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黄天荡之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南宋时期宋军截击金军的著名水战)



黄天荡之战为公元1130年(宋建炎四年,金天会九年),宋军在长江黄天荡(位于南京市栖霞区)东西水域,截击金军归师的著名水战。

公元1129年(宋建炎三年、金天会八年)十月,金军第三次南下深入长江地区,攻破建康(今南京),直逼临安。宋高宗赵构南逃至明州(今宁波)。第二年正月,金军攻明州,赵构乘船入海逃向温州,金军尾追不舍。幸赖南宋水军将领张公裕率部在台州附近海面阻击,使高宗得以幸免于难。此时江南各地军民到处集结于山寨、水寨,打击金军,使其处处受到威胁。在大肆掳掠后,于二月,被迫北撤。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黄天荡之战                 时 间         1130年三月
                参战方         金朝;宋朝                 地 点         黄天荡
                主要指挥官         完颜宗弼韩世忠梁红玉                 结 果         宋朝先胜后败

热点话题

战役经过

金军南下

  • 公元1129年(宋建炎三年、金天会八年)冬,金太宗完颜晟以完颜宗弼为统帅,率军号称10万南下攻宋。十一月,宗弼军自马家渡(今安徽马鞍山市东北)渡江。宋浙西制置使韩世忠为避其锋,自镇江(今属江苏)引军退守江阴军(今江阴)。宗弼迫降建康(今南京)后,迅速挥师南下,奔袭临安(今杭州)。韩世忠料金军孤军深入,难以久据,遂将其军分为三部:前军驻通惠镇(今上海青浦北),中军驻江湾(今属上海),后军驻海口,大治海船,操练水战,俟机北上截击金军归师。
  • 公元1130年(宋建炎四年,金天会九年)正月,韩世忠为隐蔽企图,亲至秀州(今浙江嘉兴)过上元节,张灯结彩,歌舞欢庆。旋乘金军不备,率军8000人、战船百余艘急趋镇江。二月十三日,完颜宗弼获悉,恐归路被截,率军自临安沿运河北上,企图由镇江渡江北归。[1]

宋军拦截

镇江位于运河与长江交汇处,西临建康,北枕长江,东西有焦、金二山可控附近江面。三月十五日,宗弼引军抵达镇江。韩世忠军已先机控制金山、焦山等有利地形,严密封锁沿江渡口,并用破船堵塞运河入江口,切断金军退路。战前,韩世忠料金军必遣将至运河入江口的银山龙王庙,观察宋军阵势,遂命部将苏德率兵200伏于庙中;另以兵200伏于山下江岸,约定待金军入庙后,击鼓为号,江岸伏兵先起断其退路,庙内伏兵继出,前后夹击,以生擒其将。

完颜宗弼果亲率四骑登上银山,由于庙内伏兵先出,山下伏兵未及断后,仅俘其随从二人,宗弼纵骑逃回。此后,宋金双方舟师在金山脚下展开激战,韩世忠乘艨艟指挥水师迎战金军,其妻梁氏亲自擂鼓助战,宋军士气倍增,击败金将斜卯阿里、韩常等所率舟师,歼其200余人。宗弼向韩世忠表示,愿尽还所掠人畜、财物,并献名马,以求借道渡江,被严词拒绝,遂率船队沿长江南岸西上,另寻渡江之路。韩世忠则率水师沿北岸堵截,并出30余艘轻舟进逼南岸。金军不谙长江水道,在宋军追击下,仓促驶入建康东北死水港黄天荡。韩世忠命船队封锁荡内唯一入江水道,并针对金军多操轻舟的特点,令工匠赶制大批铁绳、铁钩。待金军轻舟自黄天荡冲出,即以海船分两路夹击,命骁健军士抛掷铁钩将其拖翻。宗弼再次求韩世忠借道,韩世忠严正答复:“还我两宫,复我疆土,则可以相全。”金元帅左监军完颜昌为接应宗弼军渡江北归,遣部将移剌古率军自天长(今属江苏)南下。时移剌古军进围扬州(今属江苏),被宋守军击退,乃沿江转趋真州(今江苏仪征),因宋军水师阻扼,仍无法接应完颜宗弼军。[1] 

宗弼突围

  • 四月十二日夜,宗弼采纳当地乡民建策,命金军利用老鹳河故道,开渠30余里,连通江口,于次日冲出黄天荡,驶至建康附近江面。韩世忠发觉后率军沿江西上追击堵截,至建康以北江中扼守,继续阻遏金军渡江。宗弼突围无望,出重金求破宋军海船之策,福建人王某,教金军在舟中填土,上铺平板,以防止轻舟在风浪中颠簸及宋军用铁钩钩船,并在舟之两侧置桨,以加快行船速度,便于机动作战;有风勿出,息风则出,并以火箭射船篷。宗弼连夜赶制火箭,并命兵士在建康西南白鹭洲开掘新河,乘韩世忠不备,率船队迂回至宋军上游。
  • 二十五日,天晴无风,宋军海船庞大,难以行驶。宗弼以轻舟载善射兵士靠近宋军船队,用火箭射燃宋军船篷,宋统制官孙世询、严永吉等战死,金军乘势追杀70余里。长芦(今六合西南)崇福禅院僧人普伦等得知韩世忠战败,立即率乡民千余,驾轻舟前来接应,掩护宋军退至瓜步(今六合东南)登岸,尔后还屯镇江。完颜宗弼亦收兵退回建康。五月,在岳飞军的攻击下,完颜宗弼渡江北撤六合。[2] [3]

战役影响  

  • 按《宋史》来说,金军欲返回北方,韩世忠率兵堵截,金军火攻突破后成功返北,对南宋来说这是一场失败的战役。
  • 按《金史》来说,金军火攻后,“舟军歼焉,世忠仅能自免”,几乎全歼宋军,大获全胜。
  • 《杨国夫人传》记载:梁红玉“上书弹劾忠武失机纵敌,请朝廷加罪”。 如果黄天荡之战是胜利的一战,梁红玉怎么会弹劾自己的丈夫韩世忠,让朝廷加罪。
  • 但一般人都认为黄天荡之战虽败犹荣,主要是因《宋史》所记载的8千人困10万人达48天,甚至有人称之为“黄天荡大捷”。又有观点认为因此战金军自此不敢轻易渡江,南宋半壁江山暂时得以保全。

事件质疑

不同史书对黄天荡之战有不同的描述,但《宋史》和《金史》都有夸大的嫌疑。

  • 《宋史》说两军相持48日,而《金史》则说是30日。
  • 《宋史》说金兵号称10万,宋兵8千[4]。而《金史》上金军只有4千。 两本史书上的数字肯定都不准确, 但10万这个数字肯定是被夸大了很多。
  • 《金史》和《宋史》都说金军一天之内挖出一条长30里的河道。

历史评价 

  • 此战,韩世忠正确审料敌情,先占有利地势,凭借长江天险,充分发挥水战之长,阻扼金军40日不得渡江。完颜宗弼因势用兵,适时改造舟楫,利用火攻,终于突围北撤。
  • 黄天荡之战,数胜一败。这样的仗,也只有靠韩世忠来打了。在南宋初年的抗金将领中,韩世忠的“忠勇”无出其右,这是当时的舆论。张浚说过:“诸将中尤称韩世忠之忠勇,岳飞之沉鸷,可倚以大事。”“沉鸷”一词,“沉”是深沉,“鸷”是勇猛。在古汉语中,是个褒义词。黄天荡一仗,也给韩世忠带来极大的声誉,“知国有人,天下诵之。” [5]

史籍记载

  • 《宋史》
  • 《金史》

参考资料

  1. 1.0 1.1  《宋史》:世忠以前军驻青龙镇,中军驻江湾,后军驻海口,俟敌归邀击之。... 及金兵至,则世忠军已先屯焦山寺。.... 挞辣在潍州,遣孛堇太一趋淮东以援兀术,世忠与二酋相持黄天荡者四十八日。太一孛堇军江北,兀术军江南,世忠以海舰进泊金山下,预以铁绠贯大钩授骁健者。明旦,敌舟噪而前,世忠分海舟为两道出其背,每缒一绠,则曳一舟沉之。兀术穷蹙,求会语,祈请甚哀。世忠曰:“还我两宫,复我疆土,则可以相全。”兀术语塞。又数日求再会,言不逊,世忠引弓欲射之,亟弛去,谓诸将曰:“南军使船欲如使马,奈何?”募人献破海舟策。闽人王某者,教其舟中载土,平版铺之,穴船版以棹桨,风息则出江,有风则勿出。海舟无风,不可动也。又有献谋者曰:“凿大渠接江口,则在世忠上流。”兀术一夕潜凿渠三十里,且用方士计,刑白马,剔妇人心,自割其额祭天。次日风止,我军帆弱不能运,金人以小舟纵火,矢下如雨。孙世询、严允皆战死,敌得绝江遁去。世忠收余军还镇江。.... 是役也,兀术兵号十万,世忠仅八千余人。
  2. 《金史》:宗弼还自杭州,遂取秀州。赤盏晖败宋军于平江,遂取平江。阿里率兵先趋镇江,宋韩世忠以舟师扼江口。宗弼舟小,契丹、汉军没者二百余人,遂自镇江溯流西上。世忠袭之,夺世忠大舟十艘,于是宗弼循南岸,世忠循北岸,且战且行。世忠艨艟大舰数倍宗弼军,出宗弼军前后数里,击柝之声,自夜达旦。世忠以轻舟来挑战,一日数接。将至黄天荡,宗弼乃因老鹳河故道开三十里通秦淮,一日一夜而成,宗弼乃得至江宁。挞懒使移剌古自天长趋江宁援宗弼,乌林答泰欲亦以兵来会,连败宋兵。 宗弼发江宁,将渡江而北。宗弼军渡自东,移剌古渡自西,与世忠战于江渡。世忠分舟师绝江流上下,将左右掩击之。世忠舟皆张五纟两,宗弼选善射者,乘轻舟,以火箭射世忠舟上五纟两,五纟两着火箭,皆自焚,烟焰满江,世忠不能军,追北七十里,舟军歼焉,世忠仅能自免。
  3. 《金史》:三月丁卯……宗弼及宋韩世忠战于镇江,不利。四月丙申,复战于江宁,败之。诸军渡江。
  4. 《金史》:宗弼至余杭,而宋主走明州,阿里与蒲卢浑以精骑四千袭之,破东关兵,济曹娥江,败宋兵于高桥镇。至明州,颇失利。
  5. 黄天荡之战后的韩世忠.个人图书馆.201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