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黄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威

黄威,足球運動員。1993年出生,身高189cm,云南昆明人,场上位置中后卫。2010-2012赛季效力于法国梅斯足球俱乐部,2013年加盟葡超本菲卡队,2014年加盟葡甲法鲁人队,本赛季为法鲁人队主力中后卫。

人物简介

黄威于1993年出生,身高189cm,云南昆明人,场上位置中后卫。2010-2012赛季效力于法国梅斯足球俱乐部,2013年加盟葡超本菲卡队,2014年加盟葡甲法鲁人队,本赛季为法鲁人队主力中后卫。 2015年2月27日,在2015赛季中超联赛转会窗口即将关闭之时,上海申鑫足球俱乐部官方宣布球员黄威加盟。申鑫认为黄威的加盟是对球队的有力补充,并希望他可以尽快的融入团队。 北京时间7月26日,四川FC官方宣布:黄威正式加盟四川隆发足球俱乐部四川FC队。 黄威场上司职中后卫,曾代表四川省参加2009年山东全运会,曾入选U19国青队、U22国家队,曾效力于葡萄牙本菲卡、吉马良斯及上海申鑫等队。黄威身体素质极佳,防守能力出众,他的加盟是对四川FC后防线的有力补充。希望他能在下半赛季的比赛中发挥出色,帮助球队完成既定目标。

黄威,欢迎回家,让我们一起为四川而战! [1]

黄威的“二次留洋”史

[2] 进入葡萄牙最高级别联赛球队吉马良斯,对 " 二次留洋 " 的黄威来说 " 完全是超出预期的全新挑战 "。不过,被编入 B 队的中国男孩得先在葡甲 " 混出名堂 ",遗憾的是一赛季下来他仅出场 1 次,外人言语唏嘘,他却笃定 " 这说明不了真正的实力 "。

终于成为梦寐以求的葡超球队一员,接触到更高水平的足球环境,不是没有代价,黄威知道很难," 但没想到这么难 "。

10 年前,17 岁的少年独自走上留洋路。在那以前,黄威的生活里几乎只有足球,后来到了法国梅斯青训营,他似乎发现了 " 另一种生活 "。他特别羡慕队友 " 训练时享受足球,不训练时享受生活 "。比如,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仅一个半小时的训练中,然后把自己打扮得很帅,结束训练后就去接女朋友一起吃饭。

但对于 " 异乡人 " 黄威," 享受生活 " 谈何容易。刚到法国正值最冷的一月份,他至今还能 " 还原 " 那天踢友谊赛的画面——外面下着大雪,自己一身精干打扮,不懂穿保暖衣、不懂在脚上套塑料袋保暖,结果一上场就被 " 冻傻了 ",只能眼睁睁看着球从脚边一滚而过,不知怎的,脚就是迈不出去,身体麻木到反应变慢,连睁眼都费劲。

那天过后,教练和队友质疑:" 是不是来错人了?" 黄威也瞬间没了信心," 整个人都懵了 "。因为这场比赛的表现,17 岁的他被 " 降 " 到 15 岁组接受训练。

好在调整过来后,黄威逐步适应了 " 洋玩法 ",抱着 " 要踢上主力 " 的想法度过了在梅斯的训练生活,那 3 年里,带着一股子拼劲和学习的态度,他融入了欧洲足球,职业生涯也从此拉开帷幕。

从法国刚到葡萄牙,黄威在本菲卡光明球场看了一场主队和巴塞罗那的欧冠比赛。在能容纳 6 万人的球场,他位置在前十排,距离和角度好得可以观察梅西发角球。一个想法侵占脑海," 如果能在这个球场踢一场比赛,我死而无憾。" 不料想,因为一场阴错阳差的友谊赛,葡超豪门本菲卡相中了他,去光明球场踢球的梦想如愿以偿。

从一开始,黄威压根儿没敢想自己究竟要踢到哪一步," 去本菲卡我想都没想过。" 对他来说,那段经历顺利得像一场梦," 没有丝毫动摇,有这么一个机会赶紧往前冲就完了。" 他的表情像是一个被幸运大礼包砸中的小男孩,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能进本菲卡,我真的不顾一切了,哪儿有什么顾虑。"

突如其来的惊喜,让黄威用尽全力去拼。在他眼里,他和梦想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 只要从 B 队升上一队就能踢欧冠。"

" 一步登天 " 让黄威掉进自己搅动的压力旋涡中,一切都来得太快了,他还没准备好迎接这份惊喜,他越来越难捕捉到踢球的快乐,连踢主力都不能让他享受其中。黄威确实不敢放松,他时刻能感受到,刚拿完欧青赛冠军的葡萄牙国青队队长,还有一水儿国青国奥悍将正在板凳席上死盯着他,这让他心里发怵,害怕自己一个失误就被顶下来。

竞争如乌云压顶,黄威选择加盟葡甲球队法鲁人,那是他 " 过得最舒服 " 的一段日子。短短半年,那个赛季除了被红牌罚下以外,他几乎打满全场,他深刻体会到 " 被球队需要 " 的感觉,也得到教练 " 再练一练可以成为葡超球员 " 的期许。 黄威和本菲卡昔日队友林德洛夫的梦想就是一起去曼联。而现在,已经是曼联球员的林德洛夫梦想成真,黄威却因分叉路口的一个抉择,走上了另一条路。

在上海申鑫的两年,黄威在法鲁人的 " 高光 " 一下消失不见。" 当时情绪落差真的太大了。" 原本抱着回国效力的远大理想,一心想要把 " 学成归来 " 的训练成果付诸于中超赛场,不料,球队降级,自身伤病不断,留洋回来的黄威成了队里的 " 小透明 "。

重返葡萄牙的决定几乎是瞬间完成。在申鑫踢不上球的黄威在电视上看到林德洛夫正征战欧洲杯,昔日队友在世界瞩目的大赛中大展拳脚,隔着屏幕的自己却只是一个观众," 感觉我之前的路没走完,不想让自己落得太远 "。

进入葡甲球队莱雄伊什,黄威一直很争气,他期待用一场比赛证明自己。波尔图巨龙球场的葡萄牙联赛杯赛,因为主力球员受伤,他本以为作为替补的自己将有机会登场,如果能踢好,一球成名也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可转念一想," 毕竟我一个踢中卫的,哪儿有这么多一球成名?"

黄威实在想踢上那场球,给自己的足球生涯翻个篇。赛前,他用手机拍了一圈球场,做足了准备活动,但残酷的竞争不会让人喘息,主力队员同样舍不得这场比赛的机会,选择带伤上场。黄威的愿望落了空。

独在异乡的中国球员,在争取上场机会时需要一颗大心脏。同一个位置,同样是水平不相上下的球员,教练的首选一定是本国队员,其次是阿拉伯球员或黑人选手,考虑亚洲队员时,日韩选手靠前,最后才是中国球员。

除了得适应这样的 " 顺序 ",丁点儿失误就会被替换、有时还得为输球 " 背锅 " ……这样的生态,对中国球员自身努力提出极高要求,但偏偏最终为人知晓的又是 " 只踢了一场 " 的信息。" 因为只获得一次上场机会就定义球员不行。" 黄威不赞同。

在风里摇摆的自信和野心,成了黄威的救命稻草,他必须把它们当成利剑,去和现实博弈。

" 既然都出来了,为什么不再试试葡超?" 尽管,黄威很明白,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在葡超球队站住脚," 一个曾进过巴西国家队,一个现役哥伦比亚国脚,还有的踢了几百场英冠…… " 这些人,他知道自己比不上。可设立这样的目标,就意味着更加零星的出场机会,以及更加拼命的追赶,他 " 超没底 ",但谁能控制住他内心 " 得往上走 " 的声音呢?

去吉马良斯 B 队,黄威本打算给自己留一条继续踢葡甲的后路,不料葡甲改制后的规则是,23 岁以上球员每场比赛只有一个名额,他连葡甲都很难踢上。近一年里,他的上场机会少之又少。

看得见差距,觉得 " 是件好事 ",但差距真赤裸裸地出现时,黄威又常给自己 " 找不痛快 ",一个小失误就让他自责半天,就连日常训练中因为一脚球没传好,都能让他一整天郁郁不乐。

压力和野心在拼刺刀,但没有开解的良药。黄威需要时间来缓冲,不得不承认," 没有机会 " 一度成为他那半年的心理阴影。

他去淘宝上找了心理医生,想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和人聊聊心里话,可方案最终作废,他需要的其实是一个能够面对面坐下来和他聊天的 " 朋友 ",于是他在当地找了一个心理医生,帮助自己分散注意力。他还尝试过自己做饭,用大把的时间花在做甜品上,偶尔也做点排骨 " 犒劳 " 自己。

自我激励的办法还有很多:把励志的名言打印出来贴在墙上、认真读完好几本讲成功学的书、在朋友圈和 QQ 空间积极转发 " 鸡汤文 ",甚至自己发状态鼓励自己 " 要加油、要继续拼、要控制自己 "。他还有一本无论天南地北都带着的 " 日记本 ",记录了他从 15 岁以来的自我反省、心得,还有各种激励自己的随笔和摘抄总结的 " 鸡汤 "。其中,初中班主任说的一句话 " 气定则心定,心定则事圆 ",被他写在日记本的扉页,直到现在,当心烦意乱时,他也试图用这句话让自己平复心情。

生活在葡萄牙的小城市吉马良斯,黄威难免觉得压抑且枯燥。整座城市只有两个商场,屋稀人少,生活无聊到当地年轻人都往外跑。他不愿意花 40 分钟开车去附近的波尔图吃一餐美食,宁愿待在家里,饿了就下楼打包一份牛排。黄威自称自己是个健谈的人,但那段时间,他倾向于把自己封闭起来。" 我感觉跟别人说话都累,不愿意和别人聊天。"

一场漫长的心理战后,他想通了。现在的黄威觉得自己应该享受当下,抛弃那些 " 我曾经怎么样、我应该怎么样、我必须怎么样 " 的念头," 只要能踢上球,在哪里过怎样的生活都无所谓 "。

害怕偶尔还会不时窜出来,毕竟,随着年龄增长,机会越来越少。他跟自己对话," 只要努力,教练有一天会给机会 "、" 至少今年来说,我不遗憾 "。

第二次 " 留洋 ",黄威不想也不敢再给自己留遗憾了。在他看来,曲折的经历也是一种成长," 不管今后做什么事情,再遇到挫折也不会没有心理准备,也知道如何去处理。"

现在,黄威在国内的队友全都升级 " 当爹 " 了,他却依然在梦想的大海上浮浮沉沉,他说不好漂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但他清楚看得见彼岸的光。

" 回国是一定的。" 从小就被父亲教育 " 要为国争光 " 的黄威,去年年底入选国足集训队,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让这个 " 漂 " 在海外的中国男孩在踢球的路上更加坚定,他觉得自己有实力和潜力,只要再耐心一点、努力一点,等待的机会随时到来。当然,他也作好了 " 机会缺席 " 的准备," 努力过,付出过,我可以昂首挺胸地回国,不留任何遗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