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黄少强」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5 次修訂)
行 1: 行 1:
{{Infobox person| 姓名 = 黄少强| 英文名= | 图像 = | 图像说明 = | 出生名  = | 出生日期 = 1901年| 出生地点 = 广东南海官窑小江村| 逝世日期 = {{Death year and age|1942|1901}}| 国籍 = 中国| 籍贯 =| 母校 =| 别名 = | 职业 = 画家| 活跃时期 = | 知名原因 = 写民间人物画自具一格,题材大多是反映社会底层的人。| 知名作品 = 《江上琵琶图》}}
+
{{Infobox person
 
+
| 姓名 = 黄少强
[[File:黄少强.jpg|thumb|right|
+
| 英文名=  
 +
| 图像 = [[File:黄少强.jpg|200px|center|
 
[http://imgs.orgcc.com/Picture/2489/P2489_b.jpg 原圖鏈結]
 
[http://imgs.orgcc.com/Picture/2489/P2489_b.jpg 原圖鏈結]
 
[http://shaoqiang.orgcc.com/ 「黃少強紀念館」]]]
 
[http://shaoqiang.orgcc.com/ 「黃少強紀念館」]]]
 +
| 图像说明 = | 出生名  = | 出生日期 = 1901年| 出生地点 = 广东南海官窑小江村| 逝世日期 = {{Death year and age|1942|1901}}| 国籍 = 中国| 籍贯 =| 母校 =| 别名 = | 职业 = 画家| 活跃时期 = | 知名原因 = 写民间人物画自具一格,题材大多是反映社会底层的人。| 知名作品 = 《江上琵琶图》}}
  
 
'''黄少强'''(1901年-1942年),名宜仕,以字行。广东南海官窑小江村人,[[高剑父]]弟子,为岭南派画家<ref>{{cite book|title=岭南画派研究|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8K9HAQAAIAAJ|year=2003|publisher=上海书画出版社}}</ref>。
 
'''黄少强'''(1901年-1942年),名宜仕,以字行。广东南海官窑小江村人,[[高剑父]]弟子,为岭南派画家<ref>{{cite book|title=岭南画派研究|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8K9HAQAAIAAJ|year=2003|publisher=上海书画出版社}}</ref>。
行 9: 行 11:
 
 曾任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国画系主任。代表作有《江上琵琶图》轴等。他在二三十年代以写民间人物画而自具一格。由于他所处的年代是中国最动荡不安的时代,因此他的作品有强烈的倾向性,题材大多是反映社会底层的工人、农民、苦力、小贩、盲人、乞丐等。太平洋战事发生,由香港回故乡,贫病交侵,途中为土匪所掳,病势转剧。嗣病殁故乡,年未五十。<ref> {{cite web | url =http://artso.artron.net/auction/search_auction.php?keyword=++%E9%BB%84%E5%B0%91%E5%BC%BA | title =黄少强--艺搜拍品搜索--中国艺搜 | accessdate =2019-03-20}}</ref>
 
 曾任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国画系主任。代表作有《江上琵琶图》轴等。他在二三十年代以写民间人物画而自具一格。由于他所处的年代是中国最动荡不安的时代,因此他的作品有强烈的倾向性,题材大多是反映社会底层的工人、农民、苦力、小贩、盲人、乞丐等。太平洋战事发生,由香港回故乡,贫病交侵,途中为土匪所掳,病势转剧。嗣病殁故乡,年未五十。<ref> {{cite web | url =http://artso.artron.net/auction/search_auction.php?keyword=++%E9%BB%84%E5%B0%91%E5%BC%BA | title =黄少强--艺搜拍品搜索--中国艺搜 | accessdate =2019-03-20}}</ref>
  
==作品风格 悲凉==
+
== 谱写民间疾苦==
 +
由于受母亲孔氏的影响,他从小就立志学画。民国 8 年(巧巧)在广州进人博文美术学校研习西画。翌年人上海审美书馆师事高奇峰,后又师事刘海粟与高剑父。但他的画风不因袭师承,却另辟蹊径,以民间画自树一帜。民国 15 年(巧^ ^ )以后,黄
 +
每年均举行一次个人作品展览。他的独特画风却是在民国 17 年形成。在这几年间,他创作了《萧萧墓门》、《飘零的彝叶》、《客道肖像生死情》、《尘榻空留》、《役役农家妇》等 作品,形成了"谱家国哀愁、写民间疾苦"的鲜明的独特的 风格<ref name="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2002">{{cite book|author=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title=广东省志: 人物志|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qaNxAAAAIAAJ|year=2002|publisher=广东人民出版社}}</ref>。黄少强是一位具有强烈平民意识的画家,他一直坚持“到民间去”的创作思想,经常深入市井小巷,获取创作素材。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现实意味, 30 年代他创作的《打石工图》、《观澜街上》、《挑夫》等都是当时佛山市社会的真实写照。抗战爆发,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艺术运动,创作了大量抗战题材的作品<ref name="黄宗贤2005">{{cite book|author=黄宗贤|title=抗日战争美术图史|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TMQpAQAAIAAJ|year=2005|publisher= 湖南美术出版社|isbn=978-7-5356-2324-9}}</ref>。
 +
 
 
 黄少强短暂的一生中,数次遭遇至亲的生离与死别,承受了无以名状的精神打击。尽管如此,家族悲剧并没有让他沉湎于忧郁,他创作的以亲情为主题的「苦画」与「苦咏」,感人至深。以骨肉亲情为底色的情感源头,取材于民间疾苦,因之人物画较多。
 
 黄少强短暂的一生中,数次遭遇至亲的生离与死别,承受了无以名状的精神打击。尽管如此,家族悲剧并没有让他沉湎于忧郁,他创作的以亲情为主题的「苦画」与「苦咏」,感人至深。以骨肉亲情为底色的情感源头,取材于民间疾苦,因之人物画较多。
  
行 20: 行 25:
  
  
[[Category: 1899年出生]]
 
 
[[Category: 中国现代画家]]
 
[[Category: 中国现代画家]]

於 2020年1月16日 (四) 14:47 的最新修訂

黃少強
原圖鏈結 「黃少強紀念館」
出生 1901年
廣東南海官窯小江村
逝世 1942年(40-41歲)
國籍 中國
職業 畫家
知名於 寫民間人物畫自具一格,題材大多是反映社會底層的人。
知名作品 《江上琵琶圖》

黃少強(1901年-1942年),名宜仕,以字行。廣東南海官窯小江村人,高劍父弟子,為嶺南派畫家[1]

曾任廣州市立美術學校國畫系主任。代表作有《江上琵琶圖》軸等。他在二三十年代以寫民間人物畫而自具一格。由於他所處的年代是中國最動盪不安的時代,因此他的作品有強烈的傾向性,題材大多是反映社會底層的工人、農民、苦力、小販、盲人、乞丐等。太平洋戰事發生,由香港回故鄉,貧病交侵,途中為土匪所擄,病勢轉劇。嗣病歿故鄉,年未五十。[2]

譜寫民間疾苦

由於受母親孔氏的影響,他從小就立志學畫。民國 8 年(巧巧)在廣州進人博文美術學校研習西畫。翌年人上海審美書館師事高奇峰,後又師事劉海粟與高劍父。但他的畫風不因襲師承,卻另闢蹊徑,以民間畫自樹一幟。民國 15 年(巧^ ^ )以後,黃 每年均舉行一次個人作品展覽。他的獨特畫風卻是在民國 17 年形成。在這幾年間,他創作了《蕭蕭墓門》、《飄零的彝葉》、《客道肖像生死情》、《塵榻空留》、《役役農家婦》等作品,形成了"譜家國哀愁、寫民間疾苦"的鮮明的獨特的風格[3]。黃少強是一位具有強烈平民意識的畫家,他一直堅持「到民間去」的創作思想,經常深入市井小巷,獲取創作素材。他的作品具有濃郁的現實意味, 30 年代他創作的《打石工圖》、《觀瀾街上》、《挑夫》等都是當時佛山市社會的真實寫照。抗戰爆發,他積極投身抗日救亡藝術運動,創作了大量抗戰題材的作品[4]

黃少強短暫的一生中,數次遭遇至親的生離與死別,承受了無以名狀的精神打擊。儘管如此,家族悲劇並沒有讓他沉湎於憂鬱,他創作的以親情為主題的「苦畫」與「苦詠」,感人至深。以骨肉親情為底色的情感源頭,取材於民間疾苦,因之人物畫較多。

他聲稱「到民間去,百折不回」、「譜家國之哀愁,寫民間之疾苦~」因此在黃少強的作品中,較抒情的人物畫是很少見到的。

主要畫作有二十年代的《窮途自賞》、《蕭蕭墓門》、《哀弦》、《洪水流民圖》,抗戰時期的《危崖累馬》、《魂夢都教急戍邊》、《縱眼江山千古淚》等等

參考文獻

  1. 嶺南畫派研究. 上海書畫出版社. 2003. 
  2. 黃少強--藝搜拍品搜索--中國藝搜. [2019-03-20]. 
  3. 廣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廣東省志: 人物誌.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2. 
  4. 黃宗賢. 抗日戰爭美術圖史. 湖南美術出版社. 2005. ISBN 978-7-5356-2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