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科学技术协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黄山市科学技术协会,前身是徽州专区科学技术协会。其组建和更称,完全受着行政区划变动的制约。
发展历史
1949年5月组建徽州专区时尚无科协组织。1956年1月,徽州、芜湖两专区合并为芜湖专区后,原徽州专区所辖的歙县、旌德、休宁等县,于1956年5月前后分别成立了科学普及协会[1],全归纳入芜湖专区科协系统。
1961年1月,复设徽州专区。1961年4月,建立徽州地区科学技术协会。1962年下半年在精简机构中被撤销,1963年恢复。1965年2月,召开徽州地区科协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徽州地区科协第一届委员会,地区宣传部副部长、科委主任李如杰兼任科协主席。
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科协活动停止。1977年10月,恢复组建徽州地区科学技术协会,并与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合署办公,周国忠主持科协工作。
1981年徽州地区科协分设,内设学会工作部和科学普及部,徐楚生任名誉主席。1983年10月再次同行署科委合并,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科委内设的“科学技术推广普及科”承办科协的学会、普及、咨询业务。1985年5月,徽州地区科协再次独立建制,秦以焜任主席。
1988年4月,随着徽州地区撤销和黄山市成立,原徽州地区科协更名为黄山市科协。
1991年3月2日—4日,黄山市科协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秦以焜当选主席。1993年9月,叶光立任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
1996年11月21日—23日,黄山市科协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汪日东当选主席。“二大”期间,汪日东、余建明、何义顺、苏智仁先后担任主席或主持科协工作,汪日东、余建明、何义顺、刘英(女)先后担任党组书记。
2004年9月20日—21日,黄山市科协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苏智仁当选主席,党组书记刘英(女)当选常务副主席。“三大”期间,苏智仁、江近生、吴学军先后担任主席,刘英(女)、方元(女)、李剑、吴学军先后担任党组书记或主持党组工作。
2018年4月18日-19日,黄山市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第四届委员会[2],党组书记吴学军当选主席,选举汪政平、王金顺为驻会副主席,胡广汉、胡世贵、胡善风、洪小强、潘健5名同志为兼职副主席。
黄山市科学技术协会职责
黄山市科协是全市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市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市委、市政府联系全市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机关的主要职责是:
(一) 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繁荣学术氛围,促进学术发展、知识创新。
(二) 拟定科协系统科普工作的具体计划,并组织实施;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科普活动和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推广先进技术;指导科技馆等科普设施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区科普工作队伍的建设工作。
(三) 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科学技术有关规定的制定和政治协商、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工作。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四) 表彰、宣传优秀科学技术工作者,推荐人才;开展科技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
(五) 开展科学论证、咨询服务,提出政策建议,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接受委托、承担科学技术项目评估、成果鉴定、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等工作。
(六) 开展民间、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发展与港、澳、台地区科技界及海外科学技术团体、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民间交往和联系。
(七) 依法监督、管理所主管的科学技术团体,指导下级科协的业务工作。
(八) 开展扞卫科学尊严和反对邪教;反对愚昧迷信、伪科学、反科学的活动。
(九) 承担市委、市政府及省科协交办的其他工作。
市科协机关在改革中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按照自身性质,积极探索并建立区别于党政机关,符合市科协组织特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运行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是坚持民主办会的原则,依照科协章程和条例,开展各种工作和活动。二是广泛调动科学技术团体和地方科协的积极性,加强集成,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其作用。三是建设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全心全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
参考文献
- ↑ 申请成立学会的条件及程序,豆丁网,2019-09-30
- ↑ 委员会组织机构及职责,道客巴巴,2018-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