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黄帚橐吾

增加 5,792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黄帚橐吾</big> ''' |- |File:黄帚橐吾.jpg|缩略图|居中|[…”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黄帚橐吾</big> '''

|-

|[[File:黄帚橐吾.jpg|缩略图|居中|[https://ss0.baidu.com/-P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baike/s=220/sign=501e23a939d12f2eca05a9627fc3d5ff/b03533fa828ba61e83218a514e34970a314e5984.jpg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黄帚橐吾

拉丁学名: Ligularia virgaurea (Maxim.) Mattf.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 合瓣花亚纲

目: 桔梗目

科: 菊科

亚 科: 管状花亚科

族: 千里光族

亚 族: 千里光亚族

属: 橐吾属

组: 蓝灰组

种: 黄帚橐吾

命名者: (Maxim.) Mattf. ex Rehd.& Kobuski

命名年代: 1933

|}

'''黄帚橐吾'''(学名:Ligularia virgaurea (Maxim.) Mattf. ex Rehd. & Kobuski)是菊科、橐吾属多年生灰绿色草本植物。根肉质,多数,簇生。茎直立,高可达80厘米,光滑,丛生叶和茎基部叶具柄,柄光滑,基部具鞘,紫红色,叶片卵形、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两面光滑,茎生叶小,无柄,卵形、卵状披针形至线形,总状花序,苞片线状披针形至线形,头状花序辐射状,常多数,舌状花,黄色,舌片线、形,管状花多数,冠毛白色与花冠等长。瘦果长圆形,7-9月开花结果。

分布于中国西藏东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青海、甘肃。尼泊尔至不丹也有分布。生于海拔2600-4700米的河滩、沼泽草甸、阴坡湿地及灌丛中.(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形态特征==

多年生灰绿色草本。根肉质,多数,簇生。茎直立,高15-80厘米,光滑,基部直径2-9毫米,被厚密的褐色枯叶柄纤维包围。丛生叶和茎基部叶具柄,柄长达21.5[[厘米]],全部或上半部具翅,翅全缘或有齿,宽窄不等,光滑,基部具鞘,紫红色,叶片卵形、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15厘米,宽1.3-11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全缘至有齿,边缘有时略反卷,基部楔形,有时近平截,突然狭缩,下延成翅柄,两面光滑,叶脉羽状或有时近平行;茎生叶小,无柄,卵形、卵状披针形至线形,长于节间,稀上部者较短,先端急尖至渐尖,常筒状抱茎。

总状花序长4.5-22厘米,密集或上部密集,下部疏离;苞片线状披针形至线形,长达6厘米,向上渐短;花序梗长3-10(20)毫米,被白色蛛丝状柔毛。头状花序辐射状,常多数,稀单生;小苞片丝状;总苞陀螺形或杯状,长7-10毫米,一般宽6-9毫米,稀在单生头状花序较宽,总苞片10-14,2层,长圆形或狭披针形,宽1.5-5毫米,先端钝至渐尖而呈尾状,背部光滑或幼时有毛,具宽或窄的膜质边缘。舌状花5-14,黄色,舌片线形,长8-22毫米,宽1.5-2.5毫米,先端急尖,管部长约4毫米;管状花多数,长7-8毫米,管部长约3毫米,檐部楔形,窄狭,冠毛白色与花冠等长。瘦果长圆形,长约5毫米,光滑。花果期7-9月。<ref>[http://www.iplant.cn/info/%E9%BB%84%E5%B8%9A%E6%A9%90%E5%90%BE?t=z 黄帚橐吾,植物智网] </ref>

==主要变种==

黄毛帚橐吾(Ligulariavirgaurea (Maxim.)Mattf.var.pilosa S.W.Liu)的体态、叶形、总苞及总苞片形状均与原变种一样,仅以总苞片背部被黄色有节柔毛而不同。因标本数量少,还不能完全加以肯定。产西藏东部、四川(甘孜)。生于海拔3800-4500米的山坡草地。<ref>[https://www.zhiwuwang.com/baike/17161.html 黄毛帚橐吾(变种),植物网] </ref>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西藏]]东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青海]]、[[甘肃]]。尼泊尔至不丹也有分布。生于[[海拔]]2600-4700米的河滩、沼泽草甸、阴坡湿地及灌丛中。

==生长习性==

成熟的黄帚橐吾种子几乎没有休眠,可以在不同温度下萌发,储藏1个月的种子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萌发速率增高,萌发延迟时间减小。但随着储藏时间增加,在无光条件下低温更适宜种子萌发,储藏时间越长种子萌发率越低。萌发速率与储藏时间呈正相关,储藏12个月的种子平均萌发所需时间小于储藏1个月的种子。

种子大小对于黄帚秦吾幼苗出土影响显著。大种子出苗率高,平均出苗时间比小种子短。光照对种子出苗率影响不显著,但光照对种子平均出苗时间影响显著,大种子在自然光照下平均出苗时间最短,随着遮荫梯度增加,平均出苗时间延长。

光照对黄帚豪吾幼苗生长影响显著。自然光照条件下,小种子幼苗相对生长率比大种子的大,但差异不显著。在遮荫条件下,大种子幼苗和小种子幼苗的相对生长率都下降,而小种子幼苗下降更快。种子大小与幼苗相对生长率相关性不显著,尽管大种子植物具有相对较慢的相对生长率,但是其较大幼苗倾向于具有更快的最大生长率嵘,从而获得较大的幼苗生物量,在地上竞争和早期建植中显现其绝对优势。

光照对黄帚橐吾1龄苗和2龄苗形态特征影响显著。自然光照下,黄帚橐吾总叶面积最大,叶柄较短,根系庞大,叶柄之间的夹角较小遮荫生境中,叶数变小,最大叶面积增大,叶片变薄,叶柄间夹角变大,叶片呈水平着生,根系主要由主根组成,侧根很少。光照对不同苗龄的植株形态影响表现一致。

==主要价值==

黄帚橐吾的全草药用。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370 植物学总论]]
1,3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