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黄现璠

增加 1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教育程度 = 北京师范大学,东京帝国大学
| 信仰 = 民族平等
| 知名作品 = 《 [[ 宋代太学生救国运动 ]] 》</br>《 [[ 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 ]] 》</br>《 [[ 壮族通史 ]]
}}
黄现璠(1899年11月13日~1982年1月18日),"国际知名民族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原名甘锦英,壮族,祖籍广西扶绥县。1922年考入广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6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受教于[[陈垣]]、[[钱玄同]]等名师,经预课、本课、研究院九年学习。1935年留学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研究院,导师为日本东洋史学大家[[和田清]]、[[加藤繁]]。留学期间,经师友原[[田淑人]]教授介绍,结识当时滞日的中国学者[[郭沫若]],时常往来论学,<ref>互受切磋之益.</ref>
1937年11月从日本归国后,历任广西大学、中山大学、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学院(现广西师范大学)等校史学教授,为我国"壮族首位大学教授"。曾先后兼任广西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广西大学训导长、中文系主任、图书馆馆长、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等职。抗战期间,应邀担任《国防周报》编撰委员,发表了不少抗日文章。在广西大学、中山大学任教期间,1943年8月组织"黔桂边区考察团",任团长;1945年4月,组织"黔南边民考察团",任团长,多次深入黔桂两省少数民族地区展开广泛的学术调查活动,<ref>成为我国现代少数民族田野调查先驱之一。</ref>1951年6月任中央民族访问团中南访问团广西分团副团长(团长费孝通),深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慰问和调查。1952年3月,带领助手前往都安、东兰、南丹一带调查;1953年6月,在广西大学组建"桂西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文教局历史文物调查工作组",任组长,带领调查组成员深入南丹、天峨、河池、罗城、忻城等地,先后访问调查了瑶族、毛难族、苗族、壮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收集到大量文物和史料。1956年8月,参与组建"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任副组长兼壮族组组长,实际负责全组学术调查工作,领导开展了广西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全面深入的少数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调查,收集到一大批珍贵史料,为壮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全方位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广西民族研究所的建立和后来壮学研究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识别三个阶段的工作里,费孝通、黄现璠、夏康农……等20世纪中国人类学界和民族学界的名家。以及大批学者、民族工作者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正是基于全国民族识别工作的研究成果,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中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加上汉族总共56个民族。通过科学研究和民族自愿原则决定民族成分,成为中国民族研究工作的创举,同时也引起了国际民族学界的广泛注意,得到很高的评价。"
<ref>{{cite news|uelurl=http://phtv.ifeng.com/program/tfzg/detail_2013_07/27/27982152_0.shtml?_from_ralated=|title=黄现璠:中国的历史发展没有“奴隶社会”}}凤凰网2013-07-23</ref>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黄现璠作为广西文化教育界唯一代表,当选为第一届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后改名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1954年后相继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中央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委员。先后被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为桂西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委员、广西省人民委员会委员。1957年7月,出席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在青岛举行的"全国民族工作座谈会"。
29,0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