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黄芪」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File:01300544005608147653008186785.jpg|缩略图|右|400px|[http://tupian.baike.com/s/黄耆/xgtupian/1/4?target=a4_41_87_01300543523552147850878271250.jpg 原图链接]  [http://so.baike.com/s/tupian/黄耆  来自互动图片]]]
 
[[File:01300544005608147653008186785.jpg|缩略图|右|400px|[http://tupian.baike.com/s/黄耆/xgtupian/1/4?target=a4_41_87_01300543523552147850878271250.jpg 原图链接]  [http://so.baike.com/s/tupian/黄耆  来自互动图片]]]
 
+
 黄耆 (黄耆) 黄芪(豆目蝶形花科植物)一般指黄耆(黄耆)  
 黄耆 (黄耆)
+
 黄耆(学名:Astragalus propinquus Schischkin)是豆科黄耆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长5-10厘米。总状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总花梗与叶近等长或较长,至果期显著伸长。荚果薄膜质,稍膨胀,半椭圆形,果颈超出萼外;种子3-8颗。花期6-8月,果期7-9月。  
 
+
 分布于俄罗斯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北,中国各地多有栽培。生长于林缘、灌丛或疏林下,亦见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  
 
 
同义词  黄芪(豆目蝶形花科植物)一般指黄耆(黄耆)  
 
 黄耆(学名:Astragalus propinquus Schischkin)是豆科黄耆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长5-10厘米。总状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总花梗与叶近等长或较长,至果期显著伸长。荚果薄膜质,稍膨胀,半椭圆形,果颈超出萼外;种子3-8颗。花期6-8月,果期7-9月。 [1] 
 
 分布于俄罗斯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北,中国各地多有栽培。生长于林缘、灌丛或疏林下,亦见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 [1] 
 
 
 黄耆根可以入药,味甘,性微温,具补气固表、利尿、强心、降压、抗菌、托毒、排脓、生肌、加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止汗和类性激素的功效,治表虚自汗、气虚内伤、脾虚泄泻、浮肿及痈疽等。
 
 黄耆根可以入药,味甘,性微温,具补气固表、利尿、强心、降压、抗菌、托毒、排脓、生肌、加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止汗和类性激素的功效,治表虚自汗、气虚内伤、脾虚泄泻、浮肿及痈疽等。
(概述图参考来源: [2]  )
 
  
 
 中文名
 
 中文名
行 45: 行 40:
 
 黄耆  
 
 黄耆  
 
 命名者及年代
 
 命名者及年代
Schischkin,1657 [3] 
+
Schischkin,1657  
目录
+
==草本 物==
1 形态特征
 
2 生长环境
 
3 分布范围
 
4 繁殖方法
 
▪ 播前准备
 
▪ 播种方法
 
5 栽培技术
 
▪ 选地整地
 
▪ 栽 管理
 
▪ 收获留种
 
6 病虫防治
 
▪ 病害
 
▪ 虫害
 
7 主要价值
 
 
 
 
 
 
 
形态特征
 
编辑
 
 
 
黄耆(5张)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长5-10厘米;叶柄长0.5-1厘米;托叶离生,卵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10毫米,下面被白色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7-30毫米,宽3-12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具小尖头或不明显,基部圆形,上面绿色,近无毛,下面被伏贴白色柔毛。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长5-10厘米;叶柄长0.5-1厘米;托叶离生,卵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10毫米,下面被白色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7-30毫米,宽3-12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具小尖头或不明显,基部圆形,上面绿色,近无毛,下面被伏贴白色柔毛。
 总状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总花梗与叶近等长或较长,至果期显著伸长;苞片线状披针形,长2-5毫米,背面被白色柔毛;花梗长3-4毫米,连同花序轴稍密被棕色或黑色柔毛;小苞片2;花萼钟状,长5-7毫米,外面被白色或黑色柔毛,有时萼筒近于无毛,仅萼齿有毛,萼齿短,三角形至钻形,长仅为萼筒的1/4-1/5;花冠黄色或淡黄色,旗瓣倒卵形,长12-20毫米,顶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较旗瓣稍短,瓣片长圆形,基部具短耳,瓣柄较瓣片长约1.5倍,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瓣片半卵形,瓣柄较瓣片稍长;子房有柄,被细柔毛。荚果薄膜质,稍膨胀,半椭圆形,长20-30毫米,宽8-12毫米,顶端具刺尖,两面被白色或黑色细短柔毛,果颈超出萼外;种子3-8颗。花期6-8月,果期7-9月。 [1] 
+
 总状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总花梗与叶近等长或较长,至果期显著伸长;苞片线状披针形,长2-5毫米,背面被白色柔毛;花梗长3-4毫米,连同花序轴稍密被棕色或黑色柔毛;小苞片2;花萼钟状,长5-7毫米,外面被白色或黑色柔毛,有时萼筒近于无毛,仅萼齿有毛,萼齿短,三角形至钻形,长仅为萼筒的1/4-1/5;花冠黄色或淡黄色,旗瓣倒卵形,长12-20毫米,顶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较旗瓣稍短,瓣片长圆形,基部具短耳,瓣柄较瓣片长约1.5倍,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瓣片半卵形,瓣柄较瓣片稍长;子房有柄,被细柔毛。荚果薄膜质,稍膨胀,半椭圆形,长20-30毫米,宽8-12毫米,顶端具刺尖,两面被白色或黑色细短柔毛,果颈超出萼外;种子3-8颗。花期6-8月,果期7-9月。  
 
 
  
 +
==生长环境==
 +
生长于中国温带和暖温带地区,喜日照、凉爽气候,耐旱,不耐涝。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多生长在山坡中、下部的向阳坡及林缘、灌丛、林间草地、疏林下及草甸等处。地上部不耐寒,霜降时节大部分叶子已脱落,冬季地上部枯死,翌春重新由宿根发出新苗。种子萌发温度比较低,平均气温约8℃时满足黄耆播种的温度要求。 [4]  
 +
==分布范围==
 +
分布于俄罗斯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北(甘肃、四川和西藏等),中国各地多有栽培。
  
生长环境
+
==播前准备==
  编辑
+
  种子处理:播种前要进行选种,除去瘪粒及霉腐种子以确保全苗,减少病虫害。由于黄耆种子种皮坚硬不易透水,存在休眠状态,为提高发芽率,应采取以下方法,促使其尽快发芽。
  生长于 带和暖温带地区 喜日照、凉爽气候 耐旱 不耐涝 。有 较强 耐寒能力 多生长在山坡中、下部 向阳坡及林缘、灌丛、林间草地、疏林 及草甸等 。地上部不耐寒 霜降时节大部 叶子已脱落,冬季地上部枯死 翌春重新由宿根发 新苗。种子萌发温度比较低 平均气温约8℃ 满足黄耆 播种 的温度 [4] 
+
  沸水催芽:将选好的种子放入沸水 搅拌1分钟,立即加入冷水,将水 调到40℃后浸泡2-4小时,将膨胀的种子捞出 未膨胀的种子再以40-50℃水浸泡到膨胀时捞出 加覆盖物闷12小时 待萌动时播种 机械损伤:将种子用石碾快速碾数遍,使外种皮由棕黑色 光泽 状态变为灰棕色表皮粗糙 以利种子吸水膨胀。亦可将种子拌入2倍 细沙揉搓,擦伤种皮时,即可带沙 种。酸 理:对老熟硬实的种子 可用70-80%浓硫酸溶液浸泡3-5 迅速置于流水中 冲洗半小 播种 ,此法能破坏硬实种皮,发芽率达90%以上,但 慎用 。  
  
 +
==播种方法==
 +
播种时间分春播和秋播。多采用春播,时间在4月末至5月初,5月上旬出苗,约1个月齐苗。播种时在整好的畦垄上按行距45-60厘米耧一浅沟,沟宽8-10厘米。施入三元素复合肥(氮、磷、钾各15%)10千克作种肥,覆土5厘米,踩底格子后采用条播方式,把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然后覆1.8-2.4厘米厚的土,脚踩1遍或镇压1次即可。每亩用种量为1.5-2.5千克。
  
 +
==收获留种==
 +
收获:黄耆生长2-3年后采收为佳,生长年限过久可产生黑心,影响品质。本地区在10月下旬采收,用工具小心挖取全根,避免碰伤外皮和断根,去净泥土,趁鲜切去芦头,修去须根,晒至半干,堆放1-2天,使其回潮,再摊开晾晒,反复晾晒,直至全干,将根理顺直,扎成小捆,即可供药用。质量以条粗、皱纹少、断面色黄白、粉性足,味甘者为佳。正常年份每亩可产干品300千克左右。 [4]  =
 +
留种:选3年生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地块作黄耆种子田。黄耆种子的采收宜在9月果荚下垂黄熟、种子变褐色时立即进行,否则果荚开裂,种子散失,难以采收。因种子成熟期不一致,应随熟随采。若小面积留种,最好分期分批采收,并将成熟果穗逐个剪下,舍弃果穗先端未成熟的果实,留用中下部成熟的果荚。若大面积留种,可待田里70-80%果实成熟时一次采收。采收后先将果枝倒挂阴干几天,使种子后熟,再晒干,脱粒、扬净、贮藏。 [4]  
  
分布范围
+
==病害=
  编辑
+
  白粉病:黄耆白粉病一般在7月后花蕾结荚期发生,主要为害叶片 荚果,多发生 高温 高湿条件下。症状:发病叶片两面 荚果表面初生白色粉状斑 严重时叶片被白粉覆盖。被害植株早落叶,严重影响生长。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1500倍液或1:1:120波尔 液喷雾2-3次;也可用50%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 [4]   =
分布于俄罗斯 中国; 中国分布于东北 华北及西北(甘肃、四川 西藏等) 中国各地 有栽培 [1]  [4]   
+
  枯萎病: 黄耆 枯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根部病害。6月开始发生,7-9月为害严重,高温多雨、地下水位高、土质黏重容易发病。症状:须根变褐色并腐烂,主根发生红褐色或焦褐色烂斑,病株的叶子发黄、脱落。地上部枯萎,根部完全腐烂。防治方法:不在酸性土壤上种植,不在低洼地栽培,不重茬。可用5%石灰水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浇病穴。 [4]  
   
 
黄耆  
 
  
 +
==虫害=
 +
小象鼻虫:黄耆小象鼻虫的成虫和幼虫为害黄耆幼苗和幼根,严重时吃光地上部分,造成缺苗断垄。防治方法:出苗后,隔10天用敌百虫2000倍液喷雾,以杀死成虫。 [4]  =
 +
食心虫:黄耆食心虫以幼虫钻入荚内蛀食种子,为害严重时,种子失去发芽能力。防治方法:在成虫孵化期,用灯光诱杀幼虫或在花期用敌敌畏或敌杀死按用量每隔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3-4次,直到种子成熟为止。 [4]  
  
  
繁殖方法
+
== 主要价值==
编辑
+
 黄耆其根入药,药用历史悠久。中国最早的《神农本草经》把黄耆列为“上品”。《药性歌诀》云:“黄耆入药,为强壮剂,具有益正气,壮脾胃,排脓止痛,活血医危的功效。对表虚自汗、气虚内伤、精神萎靡、四肢无力、脾虚泄泻、体虚多汗、气虚脱肛、子官脱垂、浮肿及痈疽等疾病疗效显著”。《名医别录》、《本草纲目》等古药书均认为它有益气补虚的作用。 [5]   
 
 
 
 
 
 
 
 
播前准备
 
种子处理:播种前要进行选种,除去瘪粒及霉腐种子以确保全苗,减少病虫害。由于黄耆种子种皮坚硬不易透水,存在休眠状态,为提高发芽率,应采取以下方法,促使其尽快发芽。 [4] 
 
沸水催芽:将选好的种子放入沸水中搅拌1分钟,立即加入冷水,将水温调到40℃后浸泡2-4小时,将膨胀的种子捞出,未膨胀的种子再以40-50℃水浸泡到膨胀时捞出,加覆盖物闷12小时,待萌动时播种。 [4] 
 
机械损伤:将种子用石碾快速碾数遍,使外种皮由棕黑色有光泽的状态变为灰棕色表皮粗糙,以利种子吸水膨胀。亦可将种子拌入2倍的细沙揉搓,擦伤种皮时,即可带沙下种。 [4] 
 
酸处理:对老熟硬实的种子,可用70-80%浓硫酸溶液浸泡3-5分钟,取出迅速置于流水中,冲洗半小时后播种,此法能破坏硬实种皮,发芽率达90%以上,但要慎用。 [4] 
 
 
 
 
 
 
 
 
 
播种方法
 
播种时间分春播和秋播。多采用春播,时间在4月末至5月初,5月上旬出苗,约1个月齐苗。播种时在整好的畦垄上按行距45-60厘米耧一浅沟,沟宽8-10厘米。施入三元素复合肥(氮、磷、钾各15%)10千克作种肥,覆土5厘米,踩底格子后采用条播方式,把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然后覆1.8-2.4厘米厚的土,脚踩1遍或镇压1次即可。每亩用种量为1.5-2.5千克。 [4] 
 
 
 
 
 
 
 
栽培技术
 
编辑
 
 
 
 
 
 
 
 
 
选地整地
 
黄耆遇积水会发生烂根和死苗,平原地区栽培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渗水力强的砂质土壤种植;地下水位高、雨水多的地区宜选择高燥地和河沿高地种植;山区宜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土壤渗水力强的向阳山坡地种植。黄耆为深根性植物,为促进根部发育健壮,在秋天要求对土地进行深翻达40厘米以上,作高畦,开深沟,这是地下水位高的平原地区防止黄耆烂根的一条重要措施。畦连沟宽160厘米,畦面做成龟背形,每隔两畦开一条深沟,浅沟10厘米,深沟50厘米。 [4] 
 
 
 
 
 
 
 
 
 
栽植管理
 
移栽:可在第2年春季(用秋播苗)当苗高10-15厘米时进行移栽。在垄上开沟,顺垄向移栽,幼苗平放或斜放于沟中,覆土踩实,浇透水即可。 [4] 
 
施肥:
 
基肥:黄耆根深,生长期长,为满足其生长发育对营养成分的需要,整地时必须施足基肥,每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4000千克加过磷酸钙20-30千克或磷酸二氨8-10千克,宜在秋天深翻前施入地表面,然后翻入耕层,最迟要在整地作畦前施入。施肥要均匀。 [4] 
 
追肥:追肥要根据气候条件及长势而定,一般追肥2次或3次。第1次在5月上旬至5月下旬苗高10-20厘米时,浇稀薄的粪水,每亩需人粪尿750千克或猪粪尿1500千克冲水浇;第2次在6月上旬苗高30-40厘米时,每亩施尿素25-30千克;如果前期脱肥,叶色黄,则在7月上旬至7月下旬苗高60-80厘米时,再进行第3次追肥,这时已封垄,可施入氮素化肥、饼肥和过磷酸钙。 [4] 
 
出苗、间苗、定苗、补苗:播种后7天开始出苗,30天左右苗木出齐。当苗高5-7厘米时进行第1次间苗,通过2-3次间苗后,每隔8-10厘米留壮苗1株。如遇缺棵,应将小苗带土补植,也可用催芽种子重播补苗。 [4] 
 
中耕除草:黄耆幼苗生长缓慢,如果不注意除草易造成草荒,因此,在苗高5厘米左右时,要结合间苗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第2次于苗高8-9厘米时进行,第3次于定苗后各进行中耕除草1次。第2年以后于5月、6月及9月各除草1次。要经常保持田间无杂草。 [4] 
 
灌水防涝: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要少浇水,促进根系下扎。在将要开花时适当灌水,种子成熟后应不浇水或少浇水。黄耆生长旺盛时期的6月、7月和8月,正逢雨季,田(畦)间发生洪涝和积水要及时排除,并随后进行中耕,保持田间地表土壤有良好的通透性,以利于根系生长,防止烂根。秋后,当上部茎叶枯萎时进行培土,以利越冬。 [4] 
 
 
 
 
 
 
 
 
 
收获留种
 
收获:黄耆生长2-3年后采收为佳,生长年限过久可产生黑心,影响品质。本地区在10月下旬采收,用工具小心挖取全根,避免碰伤外皮和断根,去净泥土,趁鲜切去芦头,修去须根,晒至半干,堆放1-2天,使其回潮,再摊开晾晒,反复晾晒,直至全干,将根理顺直,扎成小捆,即可供药用。质量以条粗、皱纹少、断面色黄白、粉性足,味甘者为佳。正常年份每亩可产干品300千克左右。 [4] 
 
留种:选3年生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地块作黄耆种子田。黄耆种子的采收宜在9月果荚下垂黄熟、种子变褐色时立即进行,否则果荚开裂,种子散失,难以采收。因种子成熟期不一致,应随熟随采。若小面积留种,最好分期分批采收,并将成熟果穗逐个剪下,舍弃果穗先端未成熟的果实,留用中下部成熟的果荚。若大面积留种,可待田里70-80%果实成熟时一次采收。采收后先将果枝倒挂阴干几天,使种子后熟,再晒干,脱粒、扬净、贮藏。 [4] 
 
 
 
 
 
 
 
病虫防治
 
编辑
 
 
 
 
 
 
 
 
 
病害
 
白粉病:黄耆白粉病一般在7月后花蕾结荚期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和荚果,多发生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症状:发病叶片两面和荚果表面初生白色粉状斑,严重时叶片被白粉覆盖。被害植株早落叶,严重影响生长。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1500倍液或1:1:120波尔多液喷雾2-3次;也可用50%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4] 
 
枯萎病:黄耆枯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根部病害。6月开始发生,7-9月为害严重,高温多雨、地下水位高、土质黏重容易发病。症状:须根变褐色并腐烂,主根发生红褐色或焦褐色烂斑,病株的叶子发黄、脱落。地上部枯萎,根部完全腐烂。防治方法:不在酸性土壤上种植,不在低洼地栽培,不重茬。可用5%石灰水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浇病穴。 [4] 
 
 
 
 
 
 
 
 
 
虫害
 
小象鼻虫:黄耆小象鼻虫的成虫和幼虫为害黄耆幼苗和幼根,严重时吃光地上部分,造成缺苗断垄。防治方法:出苗后,隔10天用敌百虫2000倍液喷雾,以杀死成虫。 [4] 
 
食心虫:黄耆食心虫以幼虫钻入荚内蛀食种子,为害严重时,种子失去发芽能力。防治方法:在成虫孵化期,用灯光诱杀幼虫或在花期用敌敌畏或敌杀死按用量每隔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3-4次,直到种子成熟为止。 [4] 
 
 
 
 
 
 
 
主要价值
 
编辑
 
 黄耆 其根入药,药用历史悠久。中国最早的《神农本草经》把黄耆列为“上品”。《药性歌诀》云:“黄耆入药,为强壮剂,具有益正气,壮脾胃,排脓止痛,活血医危的功效。对表虚自汗、气虚内伤、精神萎靡、四肢无力、脾虚泄泻、体虚多汗、气虚脱肛、子官脱垂、浮肿及痈疽等疾病疗效显著”。《名医别录》、《本草纲目》等古药书均认为它有益气补虚的作用。 [5]   
 
 
 药理研究发现,黄耆含有胆碱、豆香素、叶酸、氨基酸、甜菜碱、皂甙、糖类、蛋白质、核黄素、黄烷化合物、铁、钙、磷及硒、锌、铜、锰等多种微量无素。味甘,性微温,具补气固表、利尿、强心、降压、抗菌、托毒、排脓、生肌、加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止汗和类性激素的功效,治表虚自汗、气虚内伤、脾虚泄泻、浮肿及痈疽等。由于黄耆能防止肝糖减少,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人体血液中白细胞的增加,可抵抗化学物质、放射线或其它原因引起的人体白细胞减少,显著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但黄耆最主要的仍是补中益气,利水消肿,对虚胖虚肿症最为适宜。 [5]   
 
 药理研究发现,黄耆含有胆碱、豆香素、叶酸、氨基酸、甜菜碱、皂甙、糖类、蛋白质、核黄素、黄烷化合物、铁、钙、磷及硒、锌、铜、锰等多种微量无素。味甘,性微温,具补气固表、利尿、强心、降压、抗菌、托毒、排脓、生肌、加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止汗和类性激素的功效,治表虚自汗、气虚内伤、脾虚泄泻、浮肿及痈疽等。由于黄耆能防止肝糖减少,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人体血液中白细胞的增加,可抵抗化学物质、放射线或其它原因引起的人体白细胞减少,显著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但黄耆最主要的仍是补中益气,利水消肿,对虚胖虚肿症最为适宜。 [5]   
  
词条图册
+
==參考資料==
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3)
 
 
 
 
 
 
黄耆(5)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於 2020年3月5日 (四) 15:21 的修訂

黃耆 (黃耆),黃芪(豆目蝶形花科植物)一般指黃耆(黃耆) 黃耆(學名:Astragalus propinquus Schischkin)是豆科黃耆屬植物。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羽狀複葉有13-27片小葉,長5-10厘米。總狀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總花梗與葉近等長或較長,至果期顯著伸長。莢果薄膜質,稍膨脹,半橢圓形,果頸超出萼外;種子3-8顆。花期6-8月,果期7-9月。 分布於俄羅斯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東北、華北及西北,中國各地多有栽培。生長於林緣、灌叢或疏林下,亦見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 黃耆根可以入藥,味甘,性微溫,具補氣固表、利尿、強心、降壓、抗菌、托毒、排膿、生肌、加強毛細血管抵抗力、止汗和類性激素的功效,治表虛自汗、氣虛內傷、脾虛泄瀉、浮腫及癰疽等。

中文名 黃耆 學 名 Astragalus propinquus Schischkin 別 稱 膜莢黃芪、黃芪等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目 薔薇目 亞 目 薔薇亞目 科 豆科 亞 科 蝶形花亞科 族 山羊豆族 亞 族 黃耆亞族 屬 黃耆屬 亞 屬 黃耆亞屬 組 膜莢組 種 黃耆 命名者及年代 Schischkin,1657

草本植物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羽狀複葉有13-27片小葉,長5-10厘米;葉柄長0.5-1厘米;托葉離生,卵形,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4-10毫米,下面被白色柔毛或近無毛;小葉橢圓形或長圓狀卵形,長7-30毫米,寬3-12毫米,先端鈍圓或微凹,具小尖頭或不明顯,基部圓形,上面綠色,近無毛,下面被伏貼白色柔毛。 總狀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總花梗與葉近等長或較長,至果期顯著伸長;苞片線狀披針形,長2-5毫米,背面被白色柔毛;花梗長3-4毫米,連同花序軸稍密被棕色或黑色柔毛;小苞片2;花萼鍾狀,長5-7毫米,外面被白色或黑色柔毛,有時萼筒近於無毛,僅萼齒有毛,萼齒短,三角形至鑽形,長僅為萼筒的1/4-1/5;花冠黃色或淡黃色,旗瓣倒卵形,長12-20毫米,頂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較旗瓣稍短,瓣片長圓形,基部具短耳,瓣柄較瓣片長約1.5倍,龍骨瓣與翼瓣近等長,瓣片半卵形,瓣柄較瓣片稍長;子房有柄,被細柔毛。莢果薄膜質,稍膨脹,半橢圓形,長20-30毫米,寬8-12毫米,頂端具刺尖,兩面被白色或黑色細短柔毛,果頸超出萼外;種子3-8顆。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中國溫帶和暖溫帶地區,喜日照、涼爽氣候,耐旱,不耐澇。有較強的耐寒能力,多生長在山坡中、下部的向陽坡及林緣、灌叢、林間草地、疏林下及草甸等處。地上部不耐寒,霜降時節大部分葉子已脫落,冬季地上部枯死,翌春重新由宿根發出新苗。種子萌發溫度比較低,平均氣溫約8℃時滿足黃耆播種的溫度要求。 [4]  

分布範圍

分布於俄羅斯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東北、華北及西北(甘肅、四川和西藏等),中國各地多有栽培。

播前準備

種子處理:播種前要進行選種,除去癟粒及霉腐種子以確保全苗,減少病蟲害。由於黃耆種子種皮堅硬不易透水,存在休眠狀態,為提高發芽率,應採取以下方法,促使其儘快發芽。 沸水催芽:將選好的種子放入沸水中攪拌1分鐘,立即加入冷水,將水溫調到40℃後浸泡2-4小時,將膨脹的種子撈出,未膨脹的種子再以40-50℃水浸泡到膨脹時撈出,加覆蓋物悶12小時,待萌動時播種。機械損傷:將種子用石碾快速碾數遍,使外種皮由棕黑色有光澤的狀態變為灰棕色表皮粗糙,以利種子吸水膨脹。亦可將種子拌入2倍的細沙揉搓,擦傷種皮時,即可帶沙下種。酸處理:對老熟硬實的種子,可用70-80%濃硫酸溶液浸泡3-5分鐘,取出迅速置於流水中,沖洗半小時後播種,此法能破壞硬實種皮,發芽率達90%以上,但要慎用。

播種方法

播種時間分春播和秋播。多採用春播,時間在4月末至5月初,5月上旬出苗,約1個月齊苗。播種時在整好的畦壟上按行距45-60厘米耬一淺溝,溝寬8-10厘米。施入三元素複合肥(氮、磷、鉀各15%)10千克作種肥,覆土5厘米,踩底格子後採用條播方式,把處理好的種子均勻撒入溝內,然後覆1.8-2.4厘米厚的土,腳踩1遍或鎮壓1次即可。每畝用種量為1.5-2.5千克。

收穫留種

收穫:黃耆生長2-3年後採收為佳,生長年限過久可產生黑心,影響品質。本地區在10月下旬採收,用工具小心挖取全根,避免碰傷外皮和斷根,去淨泥土,趁鮮切去蘆頭,修去鬚根,曬至半干,堆放1-2天,使其回潮,再攤開晾曬,反覆晾曬,直至全乾,將根理順直,紮成小捆,即可供藥用。質量以條粗、皺紋少、斷面色黃白、粉性足,味甘者為佳。正常年份每畝可產干品300千克左右。 [4]  = 留種:選3年生以上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地塊作黃耆種子田。黃耆種子的採收宜在9月果莢下垂黃熟、種子變褐色時立即進行,否則果莢開裂,種子散失,難以採收。因種子成熟期不一致,應隨熟隨采。若小面積留種,最好分期分批採收,並將成熟果穗逐個剪下,捨棄果穗先端未成熟的果實,留用中下部成熟的果莢。若大面積留種,可待田裡70-80%果實成熟時一次採收。採收後先將果枝倒掛陰乾幾天,使種子後熟,再曬乾,脫粒、揚淨、貯藏。 [4]  

=病害

白粉病:黃耆白粉病一般在7月後花蕾結莢期發生,主要為害葉片和莢果,多發生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症狀:發病葉片兩面和莢果表面初生白色粉狀斑,嚴重時葉片被白粉覆蓋。被害植株早落葉,嚴重影響生長。防治方法:發病初期用25%粉銹寧1500倍液或1:1:120波爾多液噴霧2-3次;也可用50%代森銨水劑10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 [4]  = 枯萎病:黃耆枯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根部病害。6月開始發生,7-9月為害嚴重,高溫多雨、地下水位高、土質黏重容易發病。症狀:鬚根變褐色並腐爛,主根發生紅褐色或焦褐色爛斑,病株的葉子發黃、脫落。地上部枯萎,根部完全腐爛。防治方法:不在酸性土壤上種植,不在低洼地栽培,不重茬。可用5%石灰水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灌澆病穴。 [4]  

=蟲害

小象鼻蟲:黃耆小象鼻蟲的成蟲和幼蟲為害黃耆幼苗和幼根,嚴重時吃光地上部分,造成缺苗斷壟。防治方法:出苗後,隔10天用敵百蟲2000倍液噴霧,以殺死成蟲。 [4]  = 食心蟲:黃耆食心蟲以幼蟲鑽入莢內蛀食種子,為害嚴重時,種子失去發芽能力。防治方法:在成蟲孵化期,用燈光誘殺幼蟲或在花期用敵敵畏或敵殺死按用量每隔7天噴施1次,連續噴施3-4次,直到種子成熟為止。 [4]  


主要價值

黃耆其根入藥,藥用歷史悠久。中國最早的《神農本草經》把黃耆列為「上品」。《藥性歌訣》云:「黃耆入藥,為強壯劑,具有益正氣,壯脾胃,排膿止痛,活血醫危的功效。對表虛自汗、氣虛內傷、精神萎靡、四肢無力、脾虛泄瀉、體虛多汗、氣虛脫肛、子官脫垂、浮腫及癰疽等疾病療效顯著」。《名醫別錄》、《本草綱目》等古藥書均認為它有益氣補虛的作用。 [5] 藥理研究發現,黃耆含有膽鹼、豆香素、葉酸、氨基酸、甜菜鹼、皂甙、糖類、蛋白質、核黃素、黃烷化合物、鐵、鈣、磷及硒、鋅、銅、錳等多種微量無素。味甘,性微溫,具補氣固表、利尿、強心、降壓、抗菌、托毒、排膿、生肌、加強毛細血管抵抗力、止汗和類性激素的功效,治表虛自汗、氣虛內傷、脾虛泄瀉、浮腫及癰疽等。由於黃耆能防止肝糖減少,對肝臟有保護作用,並能促進人體血液中白細胞的增加,可抵抗化學物質、放射線或其它原因引起的人體白細胞減少,顯著提高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和白細胞的吞噬功能。但黃耆最主要的仍是補中益氣,利水消腫,對虛胖虛腫症最為適宜。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