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黄花倒水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花倒水莲 原图链接

黄花倒水莲 黄花倒水莲别称黄花参、鸡仔树、吊吊黄等,根粗大,肥厚多肉,直径0.6-3cm,有分枝,表面淡黄色,味甜略苦。单叶互生,具柄;叶片质薄,多皱缩,完整叶呈窄长方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20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渐窄或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两面无毛或疏生短柔毛。为远志科植物黄花倒水莲的根或茎、叶,入药具有补虚健脾、散瘀通络的功效,对劳倦乏力、子宫脱垂、小儿疳积、脾虚水肿、带下清稀、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等症有治疗作用。[1]

形态特征

黄花倒水莲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根粗壮,多分枝,表皮淡黄色。枝灰绿色,密被长而平展的短柔毛。黄花倒水莲单叶互生,叶片膜质,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8-17(-20)厘米,宽4-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钝圆,全缘,叶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均被短柔毛,主脉上面凹陷,背面隆起,侧脉8-9对,背面突起,于边缘网结,细脉网状,明显;叶柄长9-14毫米,上面具槽,被短柔毛。黄花倒水莲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0-15厘米,直立,花后延长达30厘米,下垂,被短柔毛;花梗基部具线状长圆形小苞片,早落;萼片5,早落,具缘毛,外面3枚小,不等大,上面1枚盔状,长6-7毫米,其余2枚卵形至椭圆形,长3毫米,里面2枚大,花瓣状,斜倒卵形,长1.5厘米,宽7-8毫米,先端圆形,基部渐狭;花瓣正黄色,3枚,侧生花瓣长圆形,长约10毫米,2/3以上与龙骨瓣合生,先端几截形,基部向上盔状延长,内侧无毛,龙骨瓣盔状,长约12毫米,鸡冠状附属物具柄,流苏状,长约3毫米;雄蕊8,长10-11毫米,花丝2/3以下连合成鞘,花药卵形;子房圆形,压扁,径3-4毫米,具缘毛,基部具环状花盘,花柱细,长8-9毫米,先端略呈2浅裂的喇叭形,柱头具短柄。黄花倒水莲蒴果阔倒心形至圆形,绿黄色,径10-14毫米,具半同心圆状凸起的棱,无翅及缘毛,顶端具喙状短尖头,具短柄。黄花倒水莲种子圆形,径约4毫米,棕黑色至黑色,密被白色短柔毛,种阜盔状,顶端突起。花期5-8月,果期8-10月。[2]

生境分布

黄花倒水莲生长于山谷林下水旁荫湿处,海拔360-1650m的山谷林下、喜亚热带温暖湿润的气候。忌干旱及强光。土壤以土层深厚,质地潮湿疏松、腐殖质丰富的壤土为宜。分布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3]

功效与作用

黄花倒水莲补虚健脾,散瘀通络,劳倦乏力,子宫脱垂,小儿疳积,脾虚水肿,带下清稀,风湿痹痛,腰痛,月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4]

配伍

  • 治急慢性肝炎:黄花倒水莲根三至五钱,或鲜叶二至五两,水煎服。
  • 治营养不良性水肿:黄花倒水莲、绵毛旋覆花根、何首乌、黄精、土党参,水煎服。
  • 治贫血:黄花倒水莲、土党参、鸡血藤各一两,水煎服。
  • 治外伤出血:黄花倒水莲鲜叶,捣烂敷患处。
  • 治妇女产后虚弱:黄花倒水莲30g,鸡肉60g。水煎服。[5]

种殖技术

黄花倒水莲秋后采收成熟种子,放通风处晾干后,放入布袋置通风凉爽处贮藏。翌年3月播种。点播,行距20cm,种子株距5cm,覆土盖草,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幼苗出土时,立即揭草并搭棚或插芒萁遮荫。当苗高30cm左右时,选阴雨天气移植。[6]

猪尾汤

食材:猪尾2根,姜片适量,葱片适量,黄花倒水莲50克,食盐2茶匙。
将猪尾清理干净,然后剁成小块,再放入锅中,加入姜片和葱片,加入2汤匙的料酒,大火煮开,煮开之后会有浮沫,用汤勺撇去浮沫,然后捞出,过凉水清洗干净,再控干水分备用。再将黄花倒水莲清洗干净,再放入锅中,然后加入猪尾3倍量的清水,再盖上锅盖,煲40分钟。加入2茶匙食盐,就可以盛碗开吃了!这道汤呢,滋补养身,清热祛湿,经常喝对身体非常的好。
[7]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