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黄草石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草石斛兰科植物束花石斛的茎,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材,更是一种养生保健佳品,其为铁皮石斛罗河石斛广东石斛细茎石斛等的加工品。

  • 别名:束花石斛、水打棒、金兰、大黄草,水马棒(《贵州植物志》)。
  • 来源:为兰科植物束花石斛 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et Lindl的茎。
  • 采集加工: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
  • 化学成分:为兰科植物黄草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ex Lindl的茎。含生物碱,主要含石斛黄碱(dendrochrysine)。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500~1500m的山地林中树干上或阴湿的岩石上。

分布

分布于贵州、广西、云南、湖北神农架等地。黄草石斛性微寒、味甘,含生物碱,主要含石斛黄碱,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之效,适用于治疗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其全年均可采收,以春末夏初和秋季采者为好,煮蒸透或烤软后,晒干、烘干或鲜用皆可。[1]

植物形态

多年生附生草本。茎圆柱形,无毛,不分枝,长0.5~2m,直径5~15mm,节间长3~4cm。单叶互生,生于茎上端或散生于整个茎上;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12cm,宽1.2~2.5cm,顶端尖,两面均无毛,边缘全缘;叶鞘膜质,无毛。花金黄色;伞形花序近于无总梗而呈束生状,有花2~6朵,通常3~4朵,花苞片小,膜质;花被片6片,排成2轮,均花瓣状,外轮3片称萼片;

内轮2片称花瓣,中间1片称唇瓣;中萼片长圆形,长1.5~1.8cm,宽约lcm,顶端钝,侧萼片近镰形,比中萼片长;萼囊短圆锥形;花瓣倒卵状长圆形;比萼片宽,近顶端边缘常有齿;唇瓣横长圆形;两面密生短绒毛,唇盘上表面有2个红紫色圆形斑块,边缘有短流苏;发育雄蕊1枚,与花柱、柱头合生成蕊柱。蒴果,内有多数细小种子,种皮两端常延伸成翅状。花果期秋季。

表面呈金黄色或棕黄色,具粗细均匀的纵节上有椭圆形花序柄痕及残存叶鞘,有的具紫红色斑点。质轻;易折断;断面灰绿色,昭呈纤维状。气微,味稍苦,嚼之有黏性。[2]

功能主治

性味,性微寒,味甘。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用量6~12g,鲜品15~30g。

药理作用

对半乳糖所致的白内障晶状体中醛糖还原酶、多元醇脱氢酶的活性异常变化有抑制或纠正作用;石斛多糖具有增强T细胞及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作用;能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从而起到降低脂质过氧化物(LPO)的作用。

  • 热病津伤,低热烦渴:鲜石斛配鲜地黄、麦冬。
  • 胃阴不足,津亏口渴:配沙参、麦冬、玉竹。
  • 目暗不明:配菊花、菟丝子、枸杞子、熟地黄等。[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