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黄雪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雪光又名肖雪光,株幅10cm或更大,有50-60条具疣突的棱;顶端有刺;周刺约有50枚,浅黄或金黄色;中刺5-6枚,长约2-3cm;花颜色浅黄,长约2cm,萼片黄色。原产巴西南部。喜温暖稍有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较耐寒,耐干旱和耐强光。喜含腐殖质丰富的排水良好的腐叶土。冬季温度不低10℃。

简介

黄雪光为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球体扁圆形,茎粗10-15厘米,密生细黄刺,花径1.5-2厘米。春季顶生金黄色钟形花。

植株呈多分枝的灌木状,茎明显,圆形,表皮绿色或者黄褐色,叶片上有小点点。肉质叶对生,在茎或分枝顶端密生长,肉质叶长卵形,稍内弯,轻微有叶尖,叶色黄绿至金黄色,有光泽,冬季温差大的时候叶片的边缘呈红色,叶心金黄色,非常美丽,控水和强光照下整个植株呈现非常漂亮的黄红色,一般养殖的颜色为黄绿色。[1]

形态特征

黄雪光株幅10cm或更大,有50-60条具疣突的棱;顶端有刺;周刺约有50枚,浅黄或金黄色;中刺5-6枚,长约2-3cm;花颜色浅黄,长约2cm,萼片黄色。常用播种和嫁接繁殖。播种,以春季室内盆播为主,播后约8-10天发芽,实生苗生长快。嫁接,以5-6月为好。用量天尺作砧木,接穗可用2年生实苗或2-3年生截顶后萌生的子球均可,嫁接球生长更快。[2]

生长环境

喜温暖稍有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较耐寒,耐干旱和耐强光。喜含腐殖质丰富的排水良好的腐叶土。冬季温度不低10℃。

盆栽用排水良好、肥沃的腐叶土或泥炭土加粗沙。生长期可适当浇水,但盆土不能过湿。全年施肥3-4次,以春、秋季为主。盛夏适当遮阴,但若长期光线不足,黄雪光开花少,花色不鲜艳,黄刺暗淡无光不挺拔,观赏价值欠佳。冬季放室内养护,保持盆土干燥。

黄雪光的作用

黄雪光球体扁圆形,茎粗10-15厘米,密生细黄刺,顶开黄绿色小花。栽培容易,花期长。盆栽适用于室内的窗台、茶几和书桌上摆设,装饰效果极佳。

黄雪光叶形叶色较美,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每年的三月,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其一年当中叶色最美的时节。

黄雪光非常适合单独栽培,由于自身后期会生长得非常大,占据大部分空间,不适合和与他多肉植物组合。日照充足整株变为红色,非常抢眼。南方地区温度不低,比较适合栽于庭院中。

黄雪光盆栽可放置于电视、电脑旁,可吸收辐射,亦可栽植于室内以吸收甲醒等物质,净化空气。[3]

主要价值

黄雪乐球体扁圆形,茎粗10-15厘米,密生细黄刺,顶开黄绿色小花。栽培容易,花期长。盆栽适用于室内的窗台、茶几和书桌上摆设,装饰效果极佳。

病虫害

常发生根腐病和软腐病危害,用10%抗菌剂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喷洒。虫害有红蜘蛛、介壳虫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溶液喷杀。

多图

栽培要点

黄雪光是仙人掌的品种之一,不但外形独特,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还有一定的抗辐射的功效。很多花友都会将黄雪光摆放在家中,对净化室内空气有很大的作用。

繁殖要点要点

黄雪光是原产于巴西境内的特有植物,后来被引入中国境内。由于黄雪光的普及度并不高,所以很多花友对于黄雪光并不了解。

黄雪光常用播种和嫁接繁殖。播种,以春季室内盆播为主,播后约8-10天发芽,实生苗生长快。嫁接,以5-6月为好。用量天尺(详情介绍)作砧木,接穗可用2年生实苗或2-3年生截顶后萌生的子球均可,嫁接球生长更奎。[4]

养殖方法

土壤的选择

要想养出健康的植株其实不难。只要你用心养护,实际上是很容易的。养护条件很关键,而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选择适合植株生长的土壤。黄雪光喜欢营养丰富的土壤,因此腐叶土就是一个极好的选择,这种花土不但排水良好,而且富含大量的腐殖质,对于栽培多肉黄雪光来说再适合不过了。除了这种花土,适量的粗砂加上泥炭土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哦!

光照

黄雪光这种仙人球喜欢相对温暖,且光照充分的生长环境,它是一种极为耐光的植物,除了实在是光线灼热的夏季需要偶尔遮阴外,其他时间,均可全天享受日照。如果长时间缺少光照,它就会萎靡不振,花色变差,刺也不坚挺,甚至会开不出花来,可见光照对于它来说可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记得一定保持充足的光照哦!

水肥管理

作为仙人球科的一员,相信不少花友应该已经猜到了,黄雪光是一种很耐干旱的多肉,因此,在浇水的时候,千万注意不要过量过频,生长期可以适量浇水,最好一次少量,千万不可产生积水。黄雪光也同样无需很多的花肥,一年之内只要施上三到四次肥就足够满足其生长了,是不是很省事呢?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施肥的时间最好选择春秋这两季,这两季正是黄雪光快速生长的时期,这样就刚好满足需要,帮助其更好的生长,促进开花。

特别提醒

冬季在室内养护时,尤其要注意保持土壤的干燥,这样不但能防止各种疾病,而且能让第二年的植株发育的更好。[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