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黎川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黎川县位于江西省中偏东部,抚州市东南部,东经116°42′-117°10′,北纬26°59′-27°35′。西毗南丰县,北接资溪县,西北接壤南城县,东与福建省光泽县、邵武市交界,南和福建省建宁县、泰宁县为邻。东西宽约49千米,南北长约68千米,总面积1736.73平方千米(一说1729平方千米)。总人口24.3万人。

全县辖6个镇、8个乡[1],1垦殖场:日峰镇、宏村镇、洵口镇、熊村镇、龙安镇、德胜镇、潭溪乡、湖坊乡、荷源乡、厚村乡、社苹乡、樟溪乡、西城乡、中田乡;华山垦殖场。共有16个居委会、108个行政村。县政府驻日峰镇,距抚州市公路里程110千米,距省会南昌市公路176千米。

地处武夷山脉中段西麓,黎滩水上游。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隅杨家岭海拔1513米,为县内最高山。黎滩河纵贯南北纳龙安河、资福河流经县境。有洪门、燎原等大、中型水库。年均气温17.5℃,年降水量1751毫米。资源有瓷土、花岗石、铁、金、银、钨、锡、铜、石英等。

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速生丰产林基地县、瘦肉型生猪基地县、优质水产基地县、食用菌生产基地县。京福高速、杉(关)南(丰)、黎(川)泰(宁)等公路过境。名胜古迹有岩泉自然保护区、龙头寨水库、洲湖百年“船宅”、会仙峰、新丰桥、资福塔等。纪念地有闽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历史沿革

宋绍兴八年(1138年)析南城县的东南五乡(丰义、旌善、礼教、东兴、德安)置新城县,属建昌军。辟域内主河黎滩河水流经的最大集镇——黎滩镇为县治。因而,新城县在当时已别称“黎川”。元属建昌路,明、清属建昌府。

民国三年(1914年),因江西、河北、浙江、贵州等四省都有新城县,故江西省新城县奉命改称黎川县,因黎滩水得名,属豫章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黎川县直属省辖。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第七行政区。民国21年(1932年),属第八行政区。民国24年(1935年)属第七行政区。

1931年6月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解放黎川,建立黎川县临时革命委员会,隶属中央革命根据地。同年7月21日,红军根据战略需要主动撤出黎川。1932年10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次进入黎川,解放黎川全境。同年12月,成立了黎川县革命委员会,隶属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江西省;1933年5月上旬,黎川隶属苏区闽赣省。1933年7月至1934年2月,在黎川与福建的光泽县、邵武县(当时均属闽赣省)交界地区设立过东方县;1934年1月至7月,又在黎川与福建的泰宁、建宁两县(当时亦属闽赣省)交界地区成立过黎南县。该两县均属闽赣省所辖。

1949年5月18日县城解放,5月28日全境解放;7月20日,成立黎川县人民政府。先后属抚州专区、抚州地区、抚州市。

1958年乡改为人民公社,全县共13个公社,(后改为7个),下辖101个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建制,设乡(镇)、村和村民小组。1985年3月15日,撤销宏村乡,设置宏村镇(赣府厅字[1985]160号)。1993年1月3日,撤销洵口乡、熊村乡,设立洵口镇(赣民字[1993]1号批复)。

1997年,全县面积1729平方千米,人口21.8万。辖4个镇、13个乡:日峰镇、洵口镇、熊村镇、宏村镇、厚村乡、荷源乡、湖坊乡、中田乡、裘坊乡、潭溪乡、栗塘乡、坊坪乡、龙安乡、东堡乡、社苹乡、西城乡、樟溪乡。县政府驻日峰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全县总人口217914人,其中:日峰镇43802人、宏村镇14176人、洵口镇11477人、熊村镇9668人、潭溪乡17718人、栗塘乡10586人、裘坊乡8230人、荷源乡9573人、厚村乡9836人、坊坪乡5936人、湖坊乡8843人、龙安乡10219人、东堡乡3536人、中田乡12303人、樟溪乡7051人、西城乡9700人、社苹乡8621人、德胜关垦殖场16639人。

2002年底,黎川县总面积1729平方千米,人口23.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4万人。辖6个镇、8个乡,15个居委会、117个行政村。县政府驻日峰镇。

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23.7万人,辖6镇8乡。

视频

黎川县 相关视频

黎川县城市宣传片201504_高清
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人文旅游宣传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