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黑果山姜

黑果山姜

中文名称:黑果山姜

拉丁学名 Alpinia nigra (Gaertn.) Burtt

界属:植物界、山姜属

门纲: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

目科:芭蕉目、姜科

亚科种:姜亚科、黑果山姜种

分布区域:西藏、云南、印度、尼泊尔

族:姜族

命名者及年代:(Gaertn.) Burtt,1977

黑果山姜(学名:Alpinia nigra (Gaertn.) Burtt)是姜科山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70cm。根茎横生,分枝。叶片近无柄,叶舌2裂,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密生绒毛;总苞片披针形,花通常2朵聚生,花萼棒状,花冠裂片长圆形,白色而具红色脉纹,果球形或椭圆形,种子多角形,有樟脑味,花果期4~12月。

产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生于密林中荫湿之地;海拔900-1,100米。印度至斯里兰卡亦有分布。

目录

形态特征

直立草本,高1.5—3米。

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5—40厘米,宽6—8厘米,先端及基部急尖,两面无毛;无柄或近于无柄;叶舌长4—6毫米,无毛。

圆锥花序直立,长20—30厘米,分枝较稀疏,长2—8厘米,花序轴与分枝密被柔毛;苞片卵形,长约5毫米;小苞片漏斗状,宿存,被柔毛;花粉红色,在分枝上成近伞形花序式排列,小花梗长3—5毫米;花萼管状,长5—10毫米,顶端具2—3齿,侧裂达2/3处,被短柔毛;花冠管长约8毫米,裂片长圆形,长约1.2厘米,被短柔毛,背裂片较宽,兜状;侧生退化雄蕊钻状,长约3毫米;具柄唇瓣长达2.5厘米,倒卵形,3裂,中裂片先端分裂成2枚三角状齿,侧裂片先端圆形;雄蕊比唇瓣短,花丝线形,长约8毫米,花药长约5毫米;上位腺体长1—2毫米。

蒴果圆球形,直径1.2—1.5厘米,疏被短柔毛,熟时黑色,中部不收缩,先端冠以宿存的花萼,不规则开裂,果梗长5—10毫米;种子宽约5毫米,黑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1]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产云南南部(西双版纳)。 国外分布:印度至斯里兰卡亦有分布。[2]生于海拔600—900米的林下沟箐或田硬与水沟中。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也有。[3]

生长习性

山姜喜温暖湿润环境,选择疏林下、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疏松的地块作为圃地,定植前将圃地进行深翻25~30厘米,清楚杂草及草根,然后耙细整平,施入腐熟肥做基肥与土壤拌匀备用。  

繁殖方法

种子的采集与处理:山姜种子成熟多在11月中下旬,党种子有青变红时,选取生长红袜套的植株作为采种母株,剪下果序,摘下红色球果,置清水中浸泡,搓洗去除红色果皮和白色种衣,于阴凉处用筛子沥干种子表面水分,最后将种子均匀播于室外疏林下沙坑中,覆沙1~2厘米,种子间距1厘米保持沙子湿润。

移栽定植:沙播种子约4个月后出苗,出苗率大于90%,且出苗整齐。出苗后2个月左右(翌年5~6月)、当幼苗长出2片约4厘米的叶片后,及时移栽至有散射光的疏林下,株行距50厘米×50厘米,栽后覆土压实,浇足定根水,移栽及易成活。

分株繁殖:成年山姜植株长势健,蓬径大,根茎处萌芽数量多,适于分株繁殖,全年可进行。

主要价值

根茎供药用,有行气解毒的功能。用于食滞及蛇、虫咬伤。

【药 名】:黑果山姜

【拼 音】:HEIGUOSHANJIANG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姜科山姜属植物黑果山姜的根茎。

【功 效】:行气消滞,解毒消肿。

【主 治】:用于食滞中脘,虫、蛇咬伤。

【性味归经】:辛、甘,平。入肝、脾、胃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一15克。外用:研成细粉,敷于患处。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

【拉丁名】:原植物黑果山姜 Alpinia nigra (Gaertn) Burtt

【考 证】: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4]

参考资料

  1. 黑果山姜,园林网
  2. 黑果山姜,.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 2013-09-19
  3. 黑果山姜,植物网
  4. 黑果山姜Alpinia nigra (Gaertn.) Burtt,植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