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水國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黑水國遺址位於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明永鄉下崖村,距張掖12.5公里處,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10公里,是新石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內有漢代墓葬群,約4平方公里。此次發掘對研究黑水國遺址歷史文化價值有重要作用[1]

基本簡介

黑水國遺址位於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明永鄉下崖村(張掖市西北12.5公里處)。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10公里,是新石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內有漢代墓葬群,約4平方公里。多數墓葬已被沙埋沒,凡未被沙漠埋沒者,大部分已在解放前被盜掘。1956年國家地質勘查隊進行勘查後,認定遺址底下有古城一座。

千百年來,黑水國幾經變化,早已湮滅,只留下殘垣新壁,神秘的傳說給洲人無盡遐思。黑河從其旁靜靜流過。黑河古稱「弱水」發源於祁連山,是河西走廊最大的河流。因發洪時挾帶黑沙滾滾而來而得名。黑河水量充足,自古就是河西農田灌溉的主要水源。

黑水國因黑河而得名,也因黑河而盛衰。黑水國遺址很早以前是個很大的湖泊,後來逐漸乾涸,形成了一塊巨大的川地。

相傳西漢以前匈奴移居這裡,劃疆為小月氏國國都。因當地人稱匈奴為「黑匈」,故稱為「黑水國」。按《天下郡國利病書》引《杜氏通典》說,其地系漢時張掖古城。《甘州府志》稱:其地在唐為鞏筆繹,元為西城驛,明則稱小沙河驛,當地人呼之為「老甘州」或「黑水國」。《擾新記程》載:「隋朝韓世龍守黑水國駐此,有古壘四,去後一夕為風沙所掩」。

遺址發掘

1945年9月間,北京大學閆文儒教授來河西考古,據他的《河西考古雜記·張掖發掘記》載:「南古城,城垣尚未大毀,南、北、西各300米,其東北角之錐諜完整,磚俱作子母形者。僅有一東門,其瓮垣為斷磚砌成。城內滿布殘磚。有灰陶片及帶黑色釉之瓷片。城垣以板築,土中雜以碎磚塊,足證此城為元、明後所築,故將漢磚及碎塊等摻入垣內。 「北古城在南古城北,中間距離近1公里,南北長約230米,東西長近270米,有南門,門上有漢子母磚及較小之五株錢,小銅扁針,繩紋陶片,青瓷片,黑釉瓷片等。又於其南隅碎石陶片處得王莽圓形『泉貨』錢一枚,唐『開元通寶』半枚,五株錢五枚。以城中遺物言之,此城之築,最晚應起於漢,直至唐時仍未廢。又於附近拾得仰韶馬廠式陶片及新石器數件,則此於史前期已有人跡,非自漢時始也。 「自叢葬處掘漢墓一處。墓深2.7米,券門亦以磚砌成者。其前為外墓室,長6米,室內為殉葬品放置處,其外仍有一券門,門外因時間所限未續掘。墓道西南向,墓長3.7米,寬1.9米,墓內充填黑土,已為前人所盜發。人骨架零亂,仍置南牆下,殉葬品頗多,有散亂者,有原位置不動者。「以墓室及殉葬品言之,墓頂起券磚為子母形,殉葬品中,除鋼刀及小銅器外,俱系冥器,無正常之日用品,又陶壺有刀削紋,則此墓時期可能為漢代之後期墓葬。按漢張掖郡治斛得縣,《寰宇記》云:「故城在今城西四十里」,以北古城及所掘漢墓言,此地即漢張掖郡治之斛得縣」。閆文儒教授的考釋,為研究古城提供了線索;最後結論有待以後繼續考查。 黑水國遺址遭到了風沙的侵襲,同時也遭到了人為的破壞。解放前,駐軍師長韓起功派兵挖掘,大肆掠奪,珍貴文物所剩無幾,就是人為破壞的最突出的一例。

2013年7月上旬至9月底,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張掖黑水國遺址開展了為期80天的年度發掘工作,獲得諸多新的發現。特別是出土的一個帶有圓雕羊頭的環首銅刀證明黑水國遺址存在着早期的冶煉活動,這為探討區域文化間的交流及區域性的技術創新提供了新資料。

記者8日從甘肅省文物部門獲悉,本年度發掘面積625平方米,均為黑水國三期——四壩文化遺存。此次發掘共出土陶器骨器石器銅器等一批器物,其中銅器4件(銅錐2件、銅刀1件、銅泡1枚)。

2013年,黑水國遺址發現遺蹟單位41處[2],其中墓葬3座、房址15座、獨立牆體1段、灰坑16處、灰溝6處,這揭示了當時的聚落形態,為了解A區房址的發展演變特別是土坯建築的構築方式提供了直接證據。

黑水國遺址位於甘肅張掖西北12.5公里處,南北長15公里,東西長10公里,是新石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內有漢代墓葬群,約4平方公里。

視頻

黑水國遺址 相關視頻

張掖黑水國遺址
航拍甘肅張掖甘州區黑水國北城(漢)遺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