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黑荆 |
中文名称 黑荆 拉丁学名 Acacia mearnsii De Wild. 别称 澳洲金合欢 界 植物界 种 黑荆 分布区域 原产澳大利亚、中国 命名者及年代 De Wild. ,1925 |
黑荆,乔木,高达15米。二回羽状复叶,嫩叶被金黄色短绒毛,成长叶被灰色短柔毛;头状花序圆球形,花淡黄或白色。荚果长圆形,种子卵圆形,黑色,有光泽。花期6月,果期8月。[1]
信息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蔷薇目
亚目 蔷薇亚目
科 豆科
亚科 含羞草亚科
族 金合欢族
属 金合欢属
简介
黑荆(学名:Acacia mearnsii De Wilde):豆科乔木,高9-15米;小枝有棱,被灰白色短绒毛。二回羽状复叶,嫩叶被金黄色短绒毛,成长叶被灰色短柔毛;小叶30-40对,排列紧密,线形,长2-3毫米,宽0.8-1毫米,边缘、下面,有时两面均被短柔毛。头状花序圆球形,直径6-7毫米,在叶腋排成总状花序或在枝顶排成圆锥花序。花淡黄或白色。荚果长圆形,扁压,老时黑色;种子卵圆形,黑色,有光泽。花期6月;果期8月。
该种是世界著名的速生、高产、优质的鞣料树种。树皮含单宁30-45%,供硝皮和作染料用;木材坚韧,可作坑木、枕木、电杆、船板、农具、家具、建筑等用材;亦为蜜源、绿化树种。原产澳大利亚。中国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区有引种。[2]
形态特征
生活型: 乔木;
株: 高达15米;
枝: 小枝有棱,被灰白色短绒毛;
叶: 二回羽状复叶,嫩叶被金黄色短绒毛,成长叶被灰色短柔毛;羽片8-20对,长2-7厘米,每对羽片着生处之间及叶轴的其它部位均有腺体;小叶30-40对,排列紧密,线形,长2-3毫米,宽0.8-1毫米,边缘、下面、有时两面均被短柔毛;
花: 头状花序圆球形,径6-7毫米,在叶腋排成总状花序或在枝顶排成圆锥花序;花序梗长0.7-1厘米;花序轴密被黄色短绒毛;花淡黄或白色;
果: 荚果长圆形,压扁,长5-10厘米,宽4-5毫米,种子之间略收窄,被短柔毛,老时黑色;
生长环境
黑荆树是强阳性树种,适宜于冬无严寒、夏无酷热的湿润气候区栽培。要求年均温为15-21℃。1月份平均气温>5℃。绝对最低温度>-6℃。无霜期>280天。据观测,幼苗在-4℃时开始受冻。在平均温>22℃的地区,生产不良,流胶病严重。年生长一般有2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5月-6月和9月-10月。这与适宜的气温(15-21℃)和雨量分配有直接关系。因根系发达,根部具有根瘤菌,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通透性好、少石砾,pH值在4.5-8.0的堆积土和沙质壤土为佳,而在瘠薄粘质土上则生长不良。要求年降水量为470-1910毫米。光照对黑荆树生长的影响较大,在纯林或混交林中,自然稀疏和林木分化现象严重,宜选择阳坡的山腰、山脚地带种植。适生海拔为120-1800米。最佳海拔为200-500米。
分布范围
原产澳大利亚。中国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区有引种。
主要价值
黑荆是速生树种;且根系发达。具根瘤,是改良山地红壤的肥料树种。繁殖力极强,适应性强,防护效应好,是优良的防护树种。花期长,常绿。是很好的绿化树种和蜜源植物。木材可制人造纤维。供造纸和人造板的原料。树皮是拷胶原料,叶子可制配合饲料,是优良的工业原料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