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铁时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下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黑铁时代》作者王小波似乎对颜色特别敏感,作品中几个时代系列分别冠以黑铁、白银、黄金、青铜等。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逝世多年了,近年来他的作品倍受瞩目,不论是小说还是杂文,争议很大,本集中收录有王小波早年未发表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功力不如后期的作品深厚,风格有些不够统一,但也十分可以,值得我们翻一翻。 古代诗人赫西俄德说到人类世纪的传说时曾慨叹道:“唉,假如我不是生在现今第五代的话,那该多好啊!因为现在正是黑铁的世纪。这些人完全堕落了。神不断地给他们增添新的烦恼,而最大的烦恼却是他们自己带来的。父亲不爱儿子,儿子仇视父亲,主人不愿款待他们的朋友,朋友之间也互相憎恨。从前美满和尊严女神还常来地上,如今也伤心地用白袍裹住美丽的身体,回到永恒的神世界去了。留给人类的只有悲惨,而且这种悲惨的状况却看不到尽头。” 《黑铁时代)》是王小波作品系列之一,是王小波作品系列小说精编,是最新典藏插图本。看小波的书,不必正襟危坐,躺着读,最好。而且,小波的文字,你可以在任何时候,阅读——以最自由的最放松的姿势——你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笑声,你也会怅然若失地笑不出来。他不是哲学家,但却可以打开你许多迷惑,他不是老师,但却可以告诉你很多道理,更重要的是,他从不板着脸说教,他极擅长于反讽。小波的文字,是透明的也是朦胧的,是本份的也是狡猾的。迷宫一般的文字,可以让你想到博尔赫斯,他兜起圈子来,比出租车司机还要出租车司机……总之,你可以读到无限的可能或者不可能、无限的确定或者不确定。 黑铁时代读王小波不是一种时髦,而是一种需要。王小波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标签,一个让人只看一眼就知道瓶里装什么酒的标签,往往贴有这种标签的酒都会非常畅销,原因很简单:有一种文字的确具有精神鸦片的力量。《黑铁时代》是一个比 “青铜”、“黄金”、“白银”还要古远的时代,日后那个辛辣的、大智若愚、笔下毫不留情的王小波在这一时期渐渐浮出水面…… 《黑铁时代》的作者王小波给叙事文学带来生动和智慧的革新,而那种健康、诚实、勇敢的精神在轻风般自在穿行的想象力当中燃烧着、闪耀着,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无法抗拒那样的魅力:唾弃庸常、虚假、病变的生活,转而相信并创造自然而不乏幽默的欢乐。我们不敢说,小波看重文学超过世上的一切,但我们敢说,尽管他嘲讽过许多事情,但他嘲讽的锋芒从未对准过文学本身。寓言是理解小波的钥匙,当然,也将是他的误解之源。不过我们并不知道,对一个诚实、心性和悟性极高的写作者来说,别人的理解或误解到底有没有用。

作者简介

王小波(19521997),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于北京。他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同年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年仅45岁。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于北京一个革命知识分子家庭。此时正值三反运动期间,家庭境况突发变故,父亲被错划为阶级异己分子。这一突变对王小波是个很大的打击。1957年4月11日与周谷城等人一起受到毛泽东的接见。这件事对王小波的家庭状况、成长环境有一定影响。1958年, 大跃进运动给王小波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可以从他的一些杂文和小说中看到。 1959年9月入北京市二龙路小学读书。

内容预览

  一、人妖  “我与那个杨素瑶的相识还要上溯到十二年以前。”老陈从嘴上取下烟斗,在一团蒙眬的烟雾里看着我。这时候我们正一同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我可以把这段经历完全告诉你,因为你是我唯一的朋友,除了那个现在在太平洋海底的她。我敢凭良心保证,这是真的;当然了,信不信还是由你。”老陈在我的脸上发现了一个怀疑的微笑,就这样添上一句说。  十二年前,我是二个五年级的小学生。我可以毫不吹牛地说,我在当初被认为有超人的聪明,因为可以毫不费力看出同班同学都在想什么,哪怕是心底最细微的思想。因此,我经常惹得那班孩子笑。我经常把老师最宠爱的学生心里那些不好见人的小小的虚荣、嫉妒统统揭发出来,弄得他们求死不得,因此老师们很恨我。就是老师们的念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