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黑龙关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黑龙关镇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蒲县,地处蒲县东南部,东、南与尧都区一平垣、河底乡山岭相接,西与蒲城镇相连,北与太林乡、乔家湾乡毗邻。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约30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226.42平方千米。

1958年,设黑龙关公社。1984年3月,黑龙关公社改黑龙关镇。截至2018年末,黑龙关镇户籍人口为18887人。截至2020年6月,黑龙关镇辖1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新兴路中3排1号。

2018年,黑龙关镇有工业企业58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1]

历史沿革

1949年,属蒲县第二区。

1953年,分属黑龙关、辗沟2乡。

1958年,设黑龙关公社。

1984年3月,黑龙关公社改黑龙关镇。

2001年3月,化乐乡并入黑龙关镇。

区划沿革

1961年,菩沙窑生产大队更名蒲沙窑生产大队。

1962年,辖西沟、黑龙关、邱家窑、刘家庄、蒲沙窑、寨志、碳沟、黄家庄8生产大队。

1984年3月,辖8村民委员会。

2001年3月,增设化乐、肖家沟宋家沟、前庄、黎掌、中躲、武家沟7村民委员会,蒲沙窑村民委员会更名蒲沙凹村民委员会,寨志村民委员更名寨子村民委员,改辖15村民委员会。

2011年末,辖黑龙关、寨子、西沟、娠沟、黄家庄、刘家庄、蒲沙凹、邱家窑、黎掌、宋家沟、中跺、武家沟、化乐、肖家沟、前庄15个村民委员会。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黑龙关镇下辖11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新兴路中3排1号。[2]

地理环境

境域位置

黑龙关镇地处蒲县东南部,东、南接尧都区一平垣、河底乡山岭,西与蒲城镇接壤,北靠太林乡、乔家湾乡。镇人民政府驻地新兴路中3排1号距县城约30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4.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8.7千米, 行政区域总面积218.65平方千米。

地势地貌

黑龙关镇地势东部高,西部低。地形为土石山区。主要山脉有姑射山、太山,境内最高峰位千北部的太山,海拔1704米;最低点位于洛阳村,海拔1100米。

水文

黑龙关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昕水河1条,从东南至西流经境内碾沟、黑龙关、化乐等村,长约30 千米。

气候状况

黑龙关镇气候为高寒湿区,气温年平均6.8℃,无霜期仅为155天;平均降水量600-650毫米。

自然灾害

黑龙关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等。旱灾年均发生2次,主要发生在4-7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1年5-6月化乐、前庄、肖家沟3个村委,受灾人口800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000亩,减产3成,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

自然资源

黑龙关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铁铝矿等。其中煤储量19.88亿吨,已经开发的有6家企业,矿区面积67.3平方千米,年产量585万吨。辖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土石山区,乔、灌、草丛生,覆盖度为0.4以上。

人口

2011年末,黑龙关镇辖区总人口1980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950人,城镇化率14.89%。另有流动人口528人。总人口中,男性10293人,占52%;女性9514人,占48%;14岁以下7100人,占36%;15~64岁11321人,占57%;65岁以上1386人,占7%。总人口全部为汉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9.1‰,人口死亡率3.3‰,人口自然增长率5.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0.6人。

2017年末,黑龙关镇常住人口为16164人。

截至2018年末,黑龙关镇户籍人口为18887人。[3]

经济

综述

2011年,黑龙关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150元。

截至2018年末,黑龙关镇共有工业企业58个,其中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有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

农业

2011年,黑龙关镇有耕地面积1.88万亩,人均0.9亩;可利用草地面积9200亩,有林地面积17.46万亩。农业总产值1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5%。粮食作物以玉米、谷子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472吨,人均225.8于克。土要经济作物有豆类、马铃薯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鸡为主。生产肉类312吨;畜牧业总产值57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3%。截至2011年末,有林地面积13.1万亩,其中防护林11.88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2万株,林木覆盖率69%。有大型农业机械85台(辆)。

工业

2011年,黑龙关镇工业总产值达到30.5亿元,比上年增长2.5%;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51%。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职工398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

商业

2011年末,黑龙关镇有商业网点289个,职工347人。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0万元,比上年增长3%;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700万元,比上年增长5.4%。

邮政业

2011年,黑龙关镇全年邮政业务收入13万元。

电信业

2011年,黑龙关镇全年电信业务收入72万元。[4]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黑龙关镇有各类文化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15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5人。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黑龙关村龙灯表演、化乐村威风锣鼓和秧歌队等。有中央、省、市、县等40多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19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黑龙关镇有小学11所,在校生1380人,专任教师13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356人,专任教师9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技事业

2011年末,黑龙关镇有各类科技人才36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96人,经营管理人才12人,技能人才35人,农村实用人才25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黑龙关镇有各级各类疾疗卫生机构14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4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3张。专业卫生人员5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5人。有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600人次,住院手术36台次,出院病人655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7%,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6100人,参合率95%。

体育事业

2011年末,黑龙关镇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5%。

社会保障

2011年,黑龙关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9户,人数500人,支出82.2万元,比上年增长0.5%,月入均137元,比上年增长0.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32户,人数1218人,支出180万元,比上年增长1.5%, 月人均88元,比上年增长 2.7%;农村五保集中供养9人,支出4万元,比上年增长0.4%;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6人,支出9万元,比上年增长0.7%;农村医疗救助1600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5人次,共支出1750元,比上年增长3.2%;农村临时救助600人次,支出8万元,比上年增长20%。[5]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黑龙关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40于米,投递点450个,乡村通邮率90%;征订报纸2.3万份、期刊1万册。有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4个;固定电话用户2000户,移动电话用户15000户。

园林绿化

2011年末,黑龙关镇有镇区公园2个,面积500平方米,园林绿化面积4000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10公顷,绿化覆盖率17.3%,人均绿地3平方米。

供电

2011年末,黑龙关镇有镇区23.4兆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180台。综合电压合格率90%,供电可靠率95%。

交通运输

2011年末,黑龙关镇镇区道路总长度1.25千米;有桥梁1座,总长度0.4千米。329省道(临汾-大宁)过境。有县乡级公路8条,总长约88千米。镇区开通公交汽车线路2条。

风景名胜

峡村峡谷自然风景区位于黑龙关镇峡村,北为太山,海拔1732米;南为明山,海拔1615米。峡谷相对高差约300余米,长约3500米,宽约200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