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黔东南州太阳鼓苗侗服饰博物馆

黔东南州太阳鼓苗侗服饰博物馆创建于2012年,馆址位于贵州省凯里经济开发区凯开大道1009号(黔东南职院内),是以贵州苗族、侗族服饰收藏、展示、研究为主的非国有博物馆。

目录

馆藏资源

博物馆建筑面积约1640平方米,展陈面积约1480平方米,馆藏文物10000余件,主要陈列苗、侗服饰80余件(套),以及其他与服饰相关的剪纸和纺织器具。该馆除了展出苗族、侗族等民族服饰外,更是倾力于苗绣的传承,通过创办苗绣工作室,推动民族服饰的收藏、保护、展示、培训、研发和销售,打造富有生命力的苗绣文化传承[1]基地。

贵州省黔东南州被称为“苗侗文化的大本营”,是世界上苗族、侗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刺绣是苗、侗民族历史文化中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2006年,苗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阳鼓”是苗族神圣的祭器,被苗族视为神灵的化身。而今,以“太阳鼓”命名的黔东南州太阳鼓苗侗服饰博物馆,已成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聚集区富有影响力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展示窗口。

传习基地

博物馆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代表性保护项目“苗绣”传习基地、贵州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贵州省妇联“女大中专生实践创业基地”。

近年来,在国家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力量积极推动下,我国非国有博物馆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截至2018年底,全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达5354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1600余家,占比达29%。

非国有博物馆作为我国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诸多领域弥补了国有博物馆的空白,在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明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民间收藏从“私家珍藏”到“社会共享”的文化自觉和境界提升。

中国博物馆协会非国有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作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的下属专业委员会,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间的沟通协作与资源整合,促进非国有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在文博事业的发展道路上,专委会将积极发挥桥梁、纽带、协调作用,团结广大非国有博物馆,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视频

黔东南州太阳鼓苗侗服饰博物馆 相关视频

非国有博物馆:民间藏品露“秀颜”
苗侗服饰展示 剑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