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霉身裸胸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霉身裸胸鳝
原图链接


霉身裸胸鳝,又名霉身裸胸鯙壮体裸胸鳝,俗名薯鳗、钱鳗、花鳗,为辐鳍鱼纲鳗鲡目鯙亚目鯙科的一个。主要栖息于珊瑚礁平台和斜坡深度 1-15 m 处。喜欢捕食鱼类。体腔中、皮肤下层及肠系膜上经常可发现有多量线虫寄生。成熟卵巢呈黄色。

分布

本鱼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热带海域,包括南非留尼旺马达加斯加模里西斯台湾日本巴布亚纽几内亚澳洲新喀里多尼亚纽西兰夏威夷群岛法属波里尼西亚复活节岛哥斯大黎加智利等海域。

深度

水深1-15公尺。

型态特征

本鱼身体延长,呈圆柱状,体色为暗紫棕色,并装饰著许多白点;头部白点十分稠密,致使许多较大的紫黑圆斑形成;尾部的斑点较为疏。嘴内和体色相同。表皮厚且光滑无鳞片,能分泌粘液,背鳍、臀鳍与尾鳍相连成皮膜状,尾部侧扁,体长可达38公分[1],具有锐利牙齿,须注意咬伤。体延长而呈圆柱状[2],尾部侧扁。吻圆;上、下颌略呈钩状。尖牙;上、下颌齿单列,颌间齿单列,锄骨齿在大型个体上由前向后由单列逐渐变为双列。脊椎骨数139-143。本种体色由白、灰白至灰褐色;体表具许多圆黑斑点,斑点的直径随著鱼体成长并不显著地增大,而是斑点数量增加;头部斑点密度较高,且常形成类似蜂巢状的斑纹。斑点数量和斑点间隔有相当大的变异。体呈蛇状,口大具利齿,表皮厚且光滑无鳞片,能分泌黏液。鱼体为紫褐色,布满黄白色小斑点,吻端略黄。无胸鳍,背鳍、臀鳍与尾鳍相连成皮膜状,尾部侧扁。体延长而呈圆柱状,尾部侧扁。吻圆;上、下颌略呈钩状。牙齿皆为尖牙状,牙略弯勾;颌齿2-3列,颌间齿3列,锄骨齿单列,下颌前侧颌齿双列。脊椎骨数124-127。体色暗紫褐色;鱼体表有许多黄白色斑点,愈靠近头部黄白斑点愈稠密,尾部的黄白斑点分布较疏;躯干有3-4列头尾方向规则排列的较大紫黑圆斑;口内的斑点形式和体表类似;眼虹彩橘黄色;尾部末端略呈白色。

生态

本鱼栖息在珊瑚礁平台和斜坡深度不深处,以其他鱼类甲壳类为食。夜间出外觅食,白天则仅将头部露出礁隙或洞穴外,威吓入侵领域者。

经济利用

可食用或当作观赏鱼观赏。

外部连结

参考文献

  1. 霉身裸胸鳝简介. 百度百科. 
  2. 霉身裸胸鳝简介. 台湾鱼类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