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鼠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鼠婦
shu fu

中文學名:鼠婦

拉丁學名:Armadillidium vulgare Latreille

門:節肢動物門

綱:軟甲綱

目:等足目

科:鼠婦科

鼠婦屬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甲殼綱潮蟲亞目。鼠婦的種類較多,它們身體大多呈長卵形,成體長9~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顯著,呈灰褐色、灰藍色;常能捲曲成團,是草食的陸棲類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為甲殼動物中唯一完全適應於陸地生活的動物,從海邊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們的分布。第一觸角短小,後7對胸肢變成步足。但它們都需生活在潮濕、溫暖以及有遮蔽的場所,晝伏夜出,具負趨光性,對光、觸碰等刺激會產生運動或蜷曲成球的反應。不像昆蟲和蜘蛛那樣高度適應於陸地上生活,在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分布,在田間,主要危害黃瓜西紅柿油菜等常見的種類有潮蟲科、鼠婦科、球鼠婦科等代表動物。[1]

原生形態

平甲蟲體長橢圓形,稍扁,長約10毫米;表面灰色,有光澤。頭部前緣中央及其左右側角突起顯著。有眼1對,觸角2對,第一對觸角微小。共3節;第二對觸角呈鞭狀,共6節。胸部分7個環節,每節有同形等長的足1對;第一胸節前緣延向頭部前邊,後側隅向後突出,第二至第七各節側突不顯著。腹部小,分為5個環節,第一及第二腹節狹,第三至第五腹節側緣整齊而圓。尾肢扁平,外肢與第五腹節嵌合齊平。常集居於朽木、枯葉、石塊等下面。分布地區很廣。

生活環境

鼠婦喜棲息於朽木、腐葉、石塊等下面,有時也會出現在房屋、庭院內。鼠婦在20---25度之間生活較為正常。若室內外溫度在25度左右,在房前屋後的石塊、瓦礫下面、盆里、壇內均可以找到;溫度低於25度,需要選擇溫暖的花窖、庭院的下水道旁邊進行採集,也可在平房條件的廚房地磚下面進行收集。我們在學校園裡採集時發現,鼠婦的數量較少,個體也較小,以一些個體小的為主。在花盆底下可以採集得到,但數量少,如果花盆是放在水泥地上則其數量會很少,而且水分過多數量也會大大減少。為了採集的方便,我們經過一番努力後發現,如果把台灣草連根鏟起,倒蓋在牆邊的草坪上(可蓋兩到三層),開始幾天不要澆水,等草幹了之後,三天左右澆少量的水,只要保護相對潮濕就可以。一個月左右開始採集,則可得到個體較大,數量較多的鼠婦。而且,採集過程非常方便,只要把草皮拿走就是。在鼠婦的收集過程中,必須小心地保護,收集後,容器內應帶一些濕土和注意通風。濕土最好是富含有機質,顏色以黑色最佳,同時可放幾片爛樹葉或一些植物的小根。

飼養

在實驗室飼養鼠婦可用大的盆子如塑料水槽、也可用月餅的盒子。在盆子內放一些經過篩選後的鬆軟的土壤,土壤以富含有機質為好,特別是黑色的土壤則效果更佳,同時可放一些爛樹葉。土壤的含水量不宜太大,每天可向土壤中噴灑少量的清水,水滴入過多,土壤容易形成泥塊或泥漿,這樣會使鼠婦的活動減慢,甚至造成死亡。可以用手進行小測,用手抓起一把泥土,用力捏,沒有水從指縫流出,鬆開手,輕輕一碰,泥土疏鬆,表明土壤的濕度適中。同時每3天換一次土,最長不要超過一周,換土也不要全部換,可放一半留一半。鼠婦的密度不宜過大,大概每1000毫升的容器內可飼養25---30隻左右的鼠婦,密度過大,鼠婦容易死亡。盆子上可用黑布遮蓋,保證有充足的空氣,同時用橡皮圈套住黑布,防止鼠婦逃跑。也可在晚上開燈,也能起到防止鼠婦逃跑的效果。

危害

卷球鼠婦主要危害西紅柿、油菜、黃瓜等。

成、幼蟲為害葉片,造成缺刻,重者可食光葉肉,僅剩葉脈、葉柄。成體長9~15毫米,從褐色、灰藍色,各背甲邊緣為黃白色,受觸動體能捲成球形,又叫糰子蟲或西瓜蟲。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多發生在沿海地區,在大連二年發生1代,以成體或幼體在地下越冬,翌年3月大量出現,此時正值菜苗階段。晝伏夜出,具負趨光性。

防治要點

①施毒土,用2.3%溴氰菊酯、或20%速滅殺丁拌土撒於地面,每畝用藥50~100克對土上10~20公斤。

②地面噴藥,用50%敵敵畏500倍液噴霧;若施藥後在地面蓋上中簾或其他覆蓋物,因蟲怕光躲蔽其內中毒而死。

培養事項

1、每次換土時,最好保留一部分原來的土壤;對換出的土壤要細心檢查,以免因個別鼠婦「假死」或鑽在土壤中而丟掉。

2、在實驗室放置鼠婦時,要留心周圍是否有其它動物如老鼠蟑螂等的危害。

3、土壤中水分不宜過多,保持濕潤即可。如果不小心加入的水太多,可用細沙進行調節。

4、為了保證實驗的效果,在飼養鼠婦時儘可能給它提供適宜的溫度。

5、不要將飼養的鼠婦放在太亮的地方,儘可能給它提供較為黑暗的環境。

中藥屬性

【出處】 《本經》

【拼音名】 Shǔ Fù

【別名】 伊威(《詩經》),蟠、鼠負(《爾雅》),負蟠、蛜蜮(《本經》),委黍(《說文》),負蠜(《廣雅》),蜲黍(《別錄》),鼠姑(陶弘景),鼠粘(《蜀本草》),鼠賴蟲、濕生蟲(《聖惠方》),地雞(《壽域神方》),地虱(《綱目》),肥蛀蚋(《本草求原》),西瓜蟲、蒲鞋頭蟲(《蘇州本產藥材》),潮濕蟲(《中藥志》),地虱婆(《四川中藥志》),豌豆蟲、瓢蟲、潮蟲子(《藥材學》),土孵(《泉州本草》),暗板蟲(《全展選編·外科》),鞋板蟲(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來源】 為鼠婦科動物平甲蟲的乾燥全體。一般多在4~9月間捕捉,捕得後用沸水燙死,曬乾或炒干。

【原形態】 體長橢圓形,稍扁,長約10毫米;表面灰色,有光澤。頭部前緣中央及其左右側角突起顯着。有眼1對,觸角2對,第一對觸角微小。共3節;第二對觸角呈鞭狀,共6節。胸部分7個環節,每節有同形等長的足1對;第一胸節前緣延向頭部前邊,後側隅向後突出,第二至第七各節側突不顯着。腹部小,分為5個環節,第一及第二腹節狹,第三至第五腹節側緣整齊而圓。尾肢扁平,外肢與第五腹節嵌合齊平。

【生境分布】 常集居於朽木、枯葉、石塊等下面。分布江蘇、浙江等地。

【性狀】 乾燥的蟲體,多捲曲成球形或半圓形,長約7毫米,寬約6毫米;背平滑,腹向內陷。體灰白色,有光澤。質脆易碎。氣腥臭。以乾燥、完整、灰白色、無霉蛀者為佳。

主產江蘇。

一般文獻多以Porcellio scaber Latreille作鼠婦,但在目前商品中,很少使用。

藥用價值

1、產婦尿秘。用鼠婦七個,熬過,研為末,酒送服。

2、撮口臍風。用鼠婦搗爛,絞取汁少許灌取。

3、風牙疼痛。用鼠婦、巴豆仁、胡椒各一枚,共研為末,加飯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棉裹一丸咬住,涎出吐去。有奇效。

此外還能用於利咽止痛,破瘀利水。用於慢性氣管炎,術後疼痛,牙痛,口腔炎,鵝口瘡,咽喉腫痛,小便不利,閉經。

視頻

鼠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