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齐桓公」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Emperorcn box|图像= |名称=齐桓公 |名=小白 |谥号=桓 |陵墓= |政权=春秋战国 |在世=?—前643年 |在位=前685年—前…”)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5 次修訂)
行 1: 行 1:
<!--{{Emperorcn box|图像=
+
[[File: 齐桓公.jpg| 缩略图|[http://history.people.com.cn/GB/205396/18220516.html 原圖連結]]]
|名称=齐桓公
 
|名=小白
 
|谥号=桓
 
|陵墓=
 
|政权=[[ 春秋战国]][[姜齐|齐]]
 
|在世=?—前643年
 
|在位=前685年—前643年
 
}}-->
 
{{Eranamebox|年号=  齐桓公
 
| 起讫时间= 前685年—前643年<ref>《二十五史新编·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360页</ref>
 
| 政权= [[ 姜齐|齐国]]
 
|帝王= '''齐桓公'''小白
 
|历时= 43年
 
|timeline= <timeline>
 
ImageSize  = width:200 height:50
 
PlotArea  = width:180 height:30 left:10 bottom:20
 
TimeAxis  = orientation:horizontal
 
DateFormat = yyyy
 
Period    = from:-722 till:-479
 
AlignBars  = early
 
ScaleMajor = increment:243 start:-722
 
Colors =
 
  id:canvas value:rgb(1,1,0.85)
 
BackgroundColors = canvas:canvas
 
PlotData =
 
  width:15 color:black
 
  bar:era from:start till:end
 
  bar:era from:-685 till:-643 color:red
 
</timeline>
 
|说明= 齐桓公在位年在《春秋》经时代的位置
 
}}
 
  
'''齐桓公'''({{bd|?||前643年|10月7日|catIdx=Q齐}})<ref>《二十五史新编·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01页</ref>,[[春秋时期|春秋时代]][[姜齐|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齊'''氏(其祖先原為'''呂'''氏)<ref>《春秋·庄公九年》:夏,公伐齐纳子纠。齐小白入于齐。</ref><ref>齊太公[[呂尚]]為姜姓呂氏。[[先秦]]时期“姓”与“氏”不同,男子称氏。姓一般来说是不变的,子子孙孙相沿,而氏则不同,可能改變,父子兄弟的氏可能也不相同。姜姓的氏有高氏、庆氏、齐氏、申氏、吕氏等。从[[战国]]后期开始姓与氏逐渐混同。 </ref>,名'''小白'''。<ref>{{Wikisource history|史記|032|齊太公世家}},本文大部内容参考史记,以下参考《史记》处不再另行标明</ref>[[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ref> 在小說《[[東周列國志]]》中,為齊襄公的兒子</ref>。[[春秋五霸]]之首。[[齐襄公]]和[[公孫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79年在甄(今山東[[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春秋五霸|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桓公晚年昏庸,信用[[易牙]]、[[豎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餓死。
+
'''齐桓公'''('''譯音: Qí huángōng''' ) {{bd|?||前643年|10月7日|catIdx=Q齐}})<ref>《二十五史新编·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01页</ref>,[[春秋时期|春秋时代]][[姜齐|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齊'''氏(其祖先原為'''呂'''氏)<ref>《春秋·庄公九年》:夏,公伐齐纳子纠。齐小白入于齐。</ref><ref>齊太公[[呂尚]]為姜姓呂氏。[[先秦]]时期“姓”与“氏”不同,男子称氏。姓一般来说是不变的,子子孙孙相沿,而氏则不同,可能改變,父子兄弟的氏可能也不相同。姜姓的氏有高氏、庆氏、齐氏、申氏、吕氏等。从[[战国]]后期开始姓与氏逐渐混同。 </ref>,名'''小白'''。在小說《[[東周列國志]]》中,為齊襄公的兒子</ref>。[[春秋五霸]]之首。[[齐襄公]]和[[公孫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79年在甄(今山東[[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春秋五霸|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桓公晚年昏庸,信用[[易牙]]、[[豎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餓死。
  
 
 在位期間執政為[[國懿仲]]、[[高傒]]、[[管夷吾]]、[[仲孫湫]]、[[隰朋]]。
 
 在位期間執政為[[國懿仲]]、[[高傒]]、[[管夷吾]]、[[仲孫湫]]、[[隰朋]]。
 +
 +
==生平==
 +
齐桓公本是一代雄杰,在贤相管仲和鲍叔牙的辅佐下,成为春秋时期各诸侯的第一位霸主。而至晚年则意志衰退,宠妾用奸,好色起佞。他有六个儿子,均从庶出,也都有资格继承君位。齐桓公先是立昭为太子,而竖刁、易牙等人却欲谋立无诡为太子,并对管仲极为不满,利用近臣身份多次诽谤他。当管仲告诫桓公,要远离这三个人时,他很有些舍不得。才离开几天,便觉得日子很不好过,因为其他人都不及这三个人办事合乎他的心意。于是,又把这三人召回身边。
 +
 +
管仲病危时,桓公曾问他群臣谁能做相国,管仲没有正面回答。桓公问易牙怎么样,管仲说这种人是靠不住的。桓公又问开方如何,管仲说这种人是不忠诚的。桓公再问竖刁怎么样,管仲说这种人并不是真的忠心,管仲对这三位近臣都作了揭露,认为他们都另有所图,不可委以重任。等到桓公一病不起的时候,易牙、竖刁便趁机发动,管仲死后,齐桓公年事已高,又多内宠,身体难支,于是朝中大权便落宫廷政变,把桓公囚于宫中。他们先是假传圣旨,不准桓公诸子和大臣入宫探病,后又断了桓公的饮食,只有一宫女晏娥从洞中爬入前来侍奉。桓公问她,自己饥渴交加,怎么无人送水送饭。晏娥告诉他,易牙、竖刁在外作乱,封锁宫廷已经很久了。桓公至死才领悟,但为时已晚,最后含恨而死,晏娥也撞柱而亡。
 +
 +
桓公被饿死以后,易牙、竖刁秘不外宣,并对聚集宫门口的朝廷官员大下毒手。接着长公子无诡即位,其他诸公子争相占据了左宫、右宫及其他重要据点,使整个齐国成了一座人间地狱。而桓公的尸体却一直无人理睬。第二年,宋襄公联合其他诸侯军兵伐齐,易牙、竖刁等乱党贼子或被杀、或潜逃。齐国在经历这场动乱之后,国力已经远非桓公为霸主时可比。如果齐桓公能够听取管仲等贤臣的劝告,远离易牙等佞臣,也不会落得那样一个悲惨的下场,齐国的兴盛还可以持续更长时间。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
 +
[[Category:东周軍政人物]]
 +
[[Category:春秋战国时期人物]]
 +
[[Category:齐国君主]]

於 2022年8月29日 (一) 08:08 的最新修訂

齊桓公(譯音: Qí huángōng )(,?-前643年10月7日)[1]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姓,氏(其祖先原為氏)[2][3],名小白。在小說《東周列國志》中,為齊襄公的兒子</ref>。春秋五霸之首。齊襄公公孫無知相繼死於內亂後,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為齊桓公。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桓公於前679年在甄(今山東鄄城)召集等四國諸侯會盟,齊桓公是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當時中原華夏各諸侯苦於戎狄等部落的攻擊,於是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桓公成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桓公晚年昏庸,信用易牙豎刁等小人,最終在內亂中餓死。

在位期間執政為國懿仲高傒管夷吾仲孫湫隰朋

生平

齊桓公本是一代雄傑,在賢相管仲和鮑叔牙的輔佐下,成為春秋時期各諸侯的第一位霸主。而至晚年則意志衰退,寵妾用奸,好色起佞。他有六個兒子,均從庶出,也都有資格繼承君位。齊桓公先是立昭為太子,而豎刁、易牙等人卻欲謀立無詭為太子,並對管仲極為不滿,利用近臣身份多次誹謗他。當管仲告誡桓公,要遠離這三個人時,他很有些捨不得。才離開幾天,便覺得日子很不好過,因為其他人都不及這三個人辦事合乎他的心意。於是,又把這三人召回身邊。

管仲病危時,桓公曾問他群臣誰能做相國,管仲沒有正面回答。桓公問易牙怎麼樣,管仲說這種人是靠不住的。桓公又問開方如何,管仲說這種人是不忠誠的。桓公再問豎刁怎麼樣,管仲說這種人並不是真的忠心,管仲對這三位近臣都作了揭露,認為他們都另有所圖,不可委以重任。等到桓公一病不起的時候,易牙、豎刁便趁機發動,管仲死後,齊桓公年事已高,又多內寵,身體難支,於是朝中大權便落宮廷政變,把桓公囚於宮中。他們先是假傳聖旨,不准桓公諸子和大臣入宮探病,後又斷了桓公的飲食,只有一宮女晏娥從洞中爬入前來侍奉。桓公問她,自己饑渴交加,怎麼無人送水送飯。晏娥告訴他,易牙、豎刁在外作亂,封鎖宮廷已經很久了。桓公至死才領悟,但為時已晚,最後含恨而死,晏娥也撞柱而亡。

桓公被餓死以後,易牙、豎刁秘不外宣,並對聚集宮門口的朝廷官員大下毒手。接着長公子無詭即位,其他諸公子爭相占據了左宮、右宮及其他重要據點,使整個齊國成了一座人間地獄。而桓公的屍體卻一直無人理睬。第二年,宋襄公聯合其他諸侯軍兵伐齊,易牙、豎刁等亂黨賊子或被殺、或潛逃。齊國在經歷這場動亂之後,國力已經遠非桓公為霸主時可比。如果齊桓公能夠聽取管仲等賢臣的勸告,遠離易牙等佞臣,也不會落得那樣一個悲慘的下場,齊國的興盛還可以持續更長時間。

參考文獻

  1. 《二十五史新編·史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01頁
  2. 《春秋·莊公九年》:夏,公伐齊納子糾。齊小白入於齊。
  3. 齊太公呂尚為姜姓呂氏。先秦時期「姓」與「氏」不同,男子稱氏。姓一般來說是不變的,子子孫孫相沿,而氏則不同,可能改變,父子兄弟的氏可能也不相同。姜姓的氏有高氏、慶氏、齊氏、申氏、呂氏等。從戰國後期開始姓與氏逐漸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