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牙毛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齿牙毛蕨(学名:Cyclosorus dentatus (Forssk.) Ching)是金星蕨科、毛蕨属蕨类植物。植株高40-60厘米。[1]根状茎短而直立,先端及叶柄基部密被披针形鳞片及锈棕色短毛。叶簇生;叶柄长10-35厘米,基部粗1.5-2毫米;叶片长25-30厘米,中部宽12-14厘米,二回羽裂;羽片11-13对。孢子囊群小,生于侧脉中部以上,每裂片2-5对;囊群盖中等大,厚膜质,深棕色,有短毛,宿存。孢子褐色,单裂缝,极面观为长椭圆形,赤道面观为半圆形。具有周壁,周壁两层,外层向外隆起形成孢子纹饰,呈翅状。
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阿拉伯、热带非洲、大西洋沿岸岛屿及热带美洲。生长于海拔1250-2850米的山谷疏林下或路旁水池边。
齿牙毛蕨根茎可以入药,性味微苦,平。舒筋活络,散寒。用于风湿筋骨痛、手指麻木、跌打损伤、颈淋巴结核、块等症。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无危(LC)。
形态特征
植株高40-6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先端及叶柄基部密被披针形鳞片及锈棕色短毛。叶簇生;叶柄长10-35厘米,基部粗1.5-2毫米,褐色,向上禾秆色,有短毛密生;叶片长25-30厘米,中部宽12-14厘米,披针形,先端具一深羽裂的披针形长尾头,基部略变狭,二回羽裂;羽片11-13对,近开展,下部2-3对略缩短,近互生,相距2-4厘米,基部一对长约5厘米,中部羽片长6-8厘米,基部宽1.2-1.5厘米,披针形,渐尖头,基部圆截形,羽裂达1/2;裂片13-15对,斜展,长约4毫米,基部上侧一片略较长,基部宽3-4毫米,长方形,圆钝头,全缘。叶脉两面可见,侧脉斜上,每裂片5-6对(基部上侧一片有7对),下部1 1/2 对结合,基部一对出自主脉基部以上,其先端交结成钝三角形网眼,并自交结点向缺刻伸出一条外行小脉和第二对的上侧一脉连接成斜长方形网眼,第二对的下侧一脉伸达缺刻底部。叶干后草质或纸质,淡褐绿色,上面密生短刚毛,沿叶脉有一二针状毛,下面密被短柔毛。孢子囊群小,生于侧脉中部以上,每裂片2-5对;囊群盖中等大,厚膜质,深棕色,有短毛,宿存。 [2] 孢子褐色,大小为24微米×35微米(取10个孢子大小的平均值),左右对称,单裂缝,极面观为长椭圆形,赤道面观为半圆形。具有周壁,周壁两层,外层向外隆起形成孢子纹饰,呈翅状。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阿拉伯、热带非洲、大西洋沿岸岛屿及热带美洲。在中国分布于福建(厦门、漳州)、台湾(台北、台中、高雄、屏东)、广东、海南(琼山)、云南东部,江西(赣县)、广西(百色、梧州、大瑶山)。生长于海拔1250-2850米的山谷疏林下或路旁水池边。
生长习性
孢子萌发:播种4天左右,从孢子单裂缝处伸出一条无色透明的初生假根,标志着孢子的萌发。此后在与假根相对的位置,出现一个绿色细胞,即原叶体母细胞。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Vittaria-type)。
丝状体:孢子内原叶体母细胞出现后,进行不断的横分裂,成为单列丝状体,长为3-10个细胞。细胞呈长圆筒形,壁薄。
片状体:孢子播种2周左右,丝状体的第2-10个细胞开始纵分裂,由一维生长转为二维生长,此后细胞连续分裂形成片状体。
原叶体:幼原叶体时期,生长点偏向一侧。成熟原叶体墨绿色,呈片状心型,两侧对称,体薄柔软,细胞壁薄。随着原叶体的生长,其两翼变得近乎重叠。原叶体上某些边缘细胞外侧向内凹陷,少数边缘细胞较长,有2个以上凹陷。
毛状体:毛状体仅分布于某些原叶体的边缘,且数量极少,为单细胞,由营养细胞外突形成,呈乳头状短棒形,有分泌物。毛状体单独生长于基细胞之上。
假根:初生假根从孢子壁内伸出,无色透明。幼原叶体的假根发生在基部,由营养细胞外突分裂形成,大部分发生弯曲,直径30微米左右。
主要价值
齿牙毛蕨根茎可以入药,性味微苦,平。舒筋活络,散寒。用于风湿筋骨痛、手指麻木、跌打损伤、颈淋巴结核、块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