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母文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龙母是战国时期南方百越民族中的一位女首领,有"利泽天下"的德行,备受人们的爱戴和拥护。 龙母文化的发源地最初源于广西环大明山地区。得出这个结论以后,有关专家相继在武鸣、上林等其它地方发现了不同版本但大同小异的龙母文化。
珠江和西江流域的重要人文始祖之――龙母,是壮族乃至珠江流域民族至高无上的女神。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她曾经对壮族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民间习俗、妇女的地位等都打下深深的烙印。在全国乃东南亚各国,及海外华人都有广泛的影响。两广地区的一些市、县、甚至港澳特区,都有其庙宇,甚至香火鼎盛,成为旅游胜地。
传说
石门村前有一个深不可测的深潭,当地人叫做石南海。相传有一个穷苦的寡妇,无儿无女,孤苦零丁。一天清早,她到石南海去挑水,汲水时有一条小蛇游进她水桶来。她忙将水倒回潭中再行汲水。哪知那条小蛇三番五次地游进她水桶来,她只得挑回家,养在水缸中。
当她孤独愁闷的时候,小蛇很懂人意,总绕在她脚下,亲热得象她儿子。一次,她正在切猪菜,小蛇一边在旁边玩,一边用尾巴帮她把散出去的猪菜扫回来,寡妇一不小心就将小蛇的尾巴砍断了。从此,她叫小蛇做特掘("特"壮话指未婚的男子,"掘"指没有尾巴)当作儿子来疼爱他。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特掘"渐渐长大,长得同桩柱子一般粗了,他先是到村前的水塘里,然后到石南海里生活。他看见"母亲"生活得太清苦,便从石南海里打鱼回来赡养他"母亲"。
后来寡妇死了,"特掘"往北方飞去,一个时辰后他刮回一个红棺材,收殓好"母亲",顿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雷电交加,"特掘"随风把棺材送上石门村后面的一座高山上的山洞里,挂在山洞前上方的峭壁上。因为寡妇死的那天是农历的三月三,所以在石门,每年的三月三都会有一阵风刮回来,相传是"特掘"回来给他母亲扫墓了。后来,人们把葬"持掘""母亲"的那座山叫"岜仙",那个山洞叫"敢仙"。人们也自发从山脚修起一条石阶路到山洞里,并在山洞里设了"特掘"和他"母亲"的神坛,每逢初一十五都来朝拜,求雨乞福,每求必应。因为"特掘"在人世问的时候爱吃他"母亲"做的糯米饭,为了纪念"特掘",所以当地人都按照"特掘"身上的花纹做成了"五色饭"。
相关文物
1972年,因天旱抽水,从石南海打捞上来的石锛、石斧、杵、等石器和铜刀、铜锹等青铜器(这些文物现有4件石器和5片动物遗骨还留在上林县文物管理所,其余的保存在区博物馆)。这表明,石门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人类。石门是桂中地区人类出现比较早的地方之一。从塘红出土的一个铜鼓,比壮族一个大首领韦厥墓里陪葬的铜鼓还大。晋人裴渊在《广州记》中所说:"俚僚(古代壮族人的称谓)铸铜为鼓,鼓惟高大为贵"。甚至有的壮族首领在生前占有铜鼓,死后还将铜鼓带入坟墓以便在阴间也显示其权力和富有。所以,铜鼓是一个首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此,从塘红出土的铜鼓表明,在塘红很可能就出现过一个比韦厥影响力还大的首领。另外,从现存于上林县文物所的铜鼓工艺上看,这些出现于东汉的铜鼓,工艺之精细实属罕见,这说明,早在东汉以至秦朝以前,石门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已经十分先进,这就为龙母文化奠定了深远的历史基础。不论是汉版还是壮版的龙母文化,大部分都认为龙母出现的时代是在秦朝时期,石门文化的早期性也和这些说法吻合。
人文基础
在上林、来宾市的忻城县、兴宾区、合山市及和上林县相邻的部分马山地区,上了年纪的老人都听说过特掘的故事,并且都知道这个故事的源头就在上林县的石门村,这就为石门的龙母文化提供了一个人文基础。另外,唐代在桂中南地区有一个壮族大首领叫韦厥,他持节压服生蛮,开拓化外,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因此功诏领澄州刺史,有不少专家说特掘就是韦厥。此人史书上罕见记载,传说韦厥最后隐居于现上林县覃排乡的智城峒。因此,特掘故事即壮版的龙母文化发源于上林县,这也是一个参考佐证。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蓝多民在《广西民族研究》(1996年第4期)的《蛇图腾·三月三·崖棺葬》也对石门的特掘故事和龙母岩(敢仙)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从光绪版的《上林县志》开始,每版都记载特掘的故事。《大龙洞的传说》等相关刊物也都收集有特掘的故事。从清末到上个世纪50年代,石门及上林的文人墨客也相继以龙母、特掘、岜仙和敢仙为题材写了大量的诗词。上个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上林县歌舞团也多次把特掘的故事编排成壮族歌舞,在上林县内外演出。
龙母文化,中国壮族母系氏族流传下来的一种文化和传说,主要反映了壮族人民对神的崇拜,以及当时壮族母系氏族的一种口头相传而流传至今形成的一种壮族文化,全中国多个壮族聚集区都建有龙母庙一祭奠先人,江浙地区,广西梧州地区,广州悦城等有建有龙母庙。而壮族龙母文化的发源地经专家考证位于右江流域环大明山地区。
龙母传说
相传在大明山正北部约二十公里处的上林县石门村前有一个深不可测的深潭,当地人叫做石南海。村里有一个穷苦的寡妇,无儿无女,孤苦零丁。一天清早,她到石南海去挑水,汲水时有一条小蛇游进她水桶来。她忙将水倒回潭中再行汲水。哪知那条小蛇三番五次地游进她水桶来,她只得挑回家,养在水缸中。
当她孤独愁闷的时候,小蛇很懂人意,总绕在她脚下,亲热得象她儿子。一次,她正在切猪菜,小蛇一边在旁边玩,一边用尾巴帮她把散出去的猪菜扫回来,寡妇一不小心就将小蛇的尾巴砍断了。从此,她叫小蛇做特掘("特"壮话指未婚的男子,"掘"指没有尾巴)当作儿子来疼爱他。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特掘"渐渐长大,长得同桩柱子一般粗了,他先是到村前的水塘里,然后到石南海里生活。他看见"母亲"生活得太清苦,便从石南海里打鱼回来赡养他"母亲"。
后来寡妇死了,"特掘"往北方飞去,一个时辰后他刮回一个红棺材,收殓好"母亲",顿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雷电交加,"特掘"随风把棺材送上石门村后面的一座高山上的山洞里,挂在山洞前上方的峭壁上。因为寡妇死的那天是农历的三月三,所以在石门,每年的三月三都会有一阵风刮回来,相传是"特掘"回来给他母亲扫墓了。后来,人们把葬"持掘""母亲"的那座山叫"岜仙",那个山洞叫"敢仙"。人们也自发从山脚修起一条石阶路到山洞里,并在山洞里设了"特掘"和他"母亲"的神坛,每逢初一十五都来朝拜,求雨乞福,每求必应。因为"特掘"在人世问的时候爱吃他"母亲"做的糯米饭,为了纪念"特掘",所以当地人都按照"特掘"身上的花纹做成了"五色饭"。
这就是大明山周边壮族居民口口相传的龙母传说,它深刻体现了古代母系氏族的生活方式。[1]
龙母文化影响
龙母
珠江和西江流域的重要人文始祖之――龙母,是壮族至高无上的女神。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她曾经对壮族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民间习俗、妇女的地位等都打下深深的烙印。在全国乃东南亚各国,及海外华人都有广泛的影响。两广地区的一些市、县、甚至港澳特区,都有其庙宇,甚至香火鼎盛,成为旅游胜地。
在广西大明山周边几个县的老百姓,历代都以不同名称和称呼,为其立庙,塑其神像,昭示其神圣。由于历史原因,壮家人的村村寨寨,也都为其立个小庙,其名"社坛庙",神坛上大书:"天王地母之位",把龙母与天神雷王平起平坐,作为村落的保护神。三月三各家各户蒸好五色饭,先给社坛庙进供,可见龙母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于原始社会的某个阶段,出现过母系社会。当时妇女在社会氏族中居支配地位。她们从事采集食物,男人渔猎,实行氏族外群婚,子女只认其母而不识其父。这个历史时段,女人婚期不入住男方住所。在1949年以前,农村的壮族妇女新婚多有"不落夫家"的习俗,可能是母系社会留下来的模糊的脚印吧。
女神是母系社会留下的影子,寡妇抚养蛇,没提到其夫,就连其妹上山哭丧遭五雷轰,也未出现其夫。说明这个故事是反映母系社会的事,传到父系社会时,由于时代久远,人们不理解母系社会的事,认为扶养蛇的女人就是个寡妇。
女神也是部落首领的影子,只有首领这样的头面人物,才有可能把所做的事传下来。在部落时代,每个部落都有图腾崇拜,用图腾物作自己的保护神,而部落首领往往都以图腾物自居。以蛇为图腾就称为蛇部,牛为图腾就叫牛部,以鳄为图腾就称为蛟部,以蛙为图腾就称为蛙部等等。梁庭望教授认为,寡妇是跤部,特掘是蛇部。寡妇收养蛇,反映出蛇部有难受到蛟部救助,这就是部落和部落首领的影子。
文化的发现
大明山原生态龙母文化的发现,是继田阳敢壮山布洛陀圣山之后壮族原生态文化的又一重大发现,是2005年壮学最辉煌的成果。从《(女乜)(短乞)·岜(山取)--大明山龙母揭秘》一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成果凝聚了壮学界许多专家学者的心血。龙母文化发祥地的发现,早在1980年,在北京的壮族同胞就发起将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议定为壮族歌节,这是根据千百年来壮人纪念龙母和她辛勤抚育长大的特掘(壮话Daeggud,"断尾蛇"之意)的感人故事传说而形成的传统节日定的。
龙图腾
民族学田野调查表明,龙母传说中的那条龙在大明山麓壮人的意识中是一条断尾的五花蛇,是大明山下蛇部落的图腾,在这一带它并没有龙的身份。图腾是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就与氏族社会共生的,是氏族的标志,是原始宗教最重要的特征,历史久远。断尾蛇在大明山下处处显示出其图腾身份:
凡图腾都被供为氏族部落的"祖先",该氏族部落的人们在意识上都认为与它有"亲缘"关系。断尾五花蛇就是这样,在环大明山地区的故事传说中,这条蛇被娅蒲抚养,实认为"子",因而取得了跟任何一个壮族小伙子都会得到的地位:"特"(Daeg)--男青年的冠词,它被承认为"人"了。民间传说,特掘需要断尾,才能变为人,因而有蛇郎一类异类结亲繁衍后代的传说。这正是图腾的最主要标志。
凡图腾都有相应的节日,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纪念特掘和他母亲娅蒲的日子,也就是蛇图腾节日,是日人们把他当祖先来敬奉,也就是承认特掘和娅蒲是祖先。祭过特掘母子,人们才能扫墓。显然在三月祭祖的神谱里他们居于显要的地位。
凡图腾都加以保护,禁止捕杀,全世界都如此。在岭南粤系菜里的"龙虎斗",蛇是美味佳肴。但环大明山地区的壮族人是不吃蛇的,因为那是他们的"祖先"。下地遇蛇,必"打草惊蛇",让它一走了之。
凡图腾都被夸大神力,奉为保护神灵。广西面临南海,春末常有强台风,每当三月三季风一来,大明山周围的壮族老人就会说:"特掘来扫墓了。"认为断尾蛇有掀起狂风暴雨的神力;又说它能驱鱼让人们满舱;武鸣冯村的人们说,因为有断尾蛇保佑,这里不受暴风雨和冰雹袭击……类似夸大神力的故事传说是很多的。
因有保护功能,故凡是图腾,该群体的人们总是以绘画、雕刻等形式使之伴随自己的日常生活,汉族的龙凤就无处不在。断尾蛇也是一样,其形象被雕刻在青铜器皿上,庙宇里,石范上,还有蛇形玉片饰物……在武鸣县两江乡龙英村,还出土了一米多高的蛇首石雕。
凡图腾的产生地,必有相应的地名。环大明山就有许多相关的地名。如山下西南一侧武鸣的陆斡、两江、马头、罗波等乡镇,就有不少河流、村庄、水潭、溪流、山峰、庙宇的名称与龙母文化相关。从这里可以看出,特掘确是环大明山壮族先民蛇氏族或部落的图腾。抚育特掘长大的龙母"温媪"或"蒲媪"或"娅蒲",民间又传为"娅王",应是母系氏族时代的代码,实际是壮族渔猎时代鳄部女首领的代码,可见源远流长。
语言
从语言上看,环大明山的龙母传说中,没有"龙母"一词,也没有"龙"的说法。"龙"和"龙母"是在流传过程中受汉文化影响而产生的。在环大明山的壮语中,这条特殊的蛇叫做Daeggud,汉语音译为"特掘",意思是"断尾蛇变成的小伙子"。抚养他的老妇人通常叫Yahmaiq,音译"娅蒲",也就是高祖母;与此相关的还有Mohmehgud(特掘母亲坟墓)、Dahyah(祖母河)、Babuz(祖母山,也译作布山)等地名。这些反映原生态龙母文化的壮语词,流传至今也没有变化。"龙母"、"龙母庙"这些命名,显然是特掘故事传说后来沿西江东传北传,受汉文化影响而产生的。到南朝刘宋(420~479年)时的《南越志》里,传到广东端溪的故事,蛇变成了龙子,但还保留"掘尾龙"的部分原意,"掘"字即断尾之意。但音译加意译有误,因为"掘"即断尾,已包括尾字,称"掘龙"即可,"掘"后加"尾"字便多余了。说明此故事流传到西江下游汉族地区时,并没有弄清原意。到唐昭宗(889~904年)时的《岭表录异》里,故事在广东康州悦城流传,蛇变成龙,拾菜妇人被尊为龙母,蛇的壮语原来音意尽失。只有壮族中(特别是大明山四周)完整保留至今,这是原生态有力的明证。
文化层次
从文化的层次和厚度上看,大明山周围的龙母文化表象最为繁复深厚,举凡语言称谓、
壮族铜鼓
村名、河名、溪名、潭名、山名、庙宇、节日、雕塑、碑刻、绘画、神话、传说、民歌、饮食(五色饭)、驯养习俗、丧葬、禁忌,等等,无不有龙母文化的广泛而深刻的遗存,显示出发祥地的特征。这些表象由原生文化和次生文化叠加而成,如图腾崇拜和语言是原生文化,从里面化生出文学艺术、民俗、地名、庙宇等等次生文化来,积累深厚。
从这里可以看出,大明山麓是龙母文化的发源地,自此沿着西江流布,发生再变异,被称为龙和龙母,这更是次生文化了。大明山成为龙母文化的发祥地,绝不是偶然的。在桂中即今南宁市各县范围,奇峰林立,丘陵遍布,但只有大明山鹤立鸡群,突兀而起,直插九霄,最高的龙头山高达1760米,为桂中南第一高峰。大明山逶迤百里,宽二三十公里,平面总面积在2500平方公里以上,峰峦簇聚,原始森林密布,百灵麇集,是南宁市一大天然氧吧。大明山又是多雨地区,年降雨达2000毫米左右,从山中不断升腾而上的饱含水汽的暖流,与高空冷气流互相缠绕,凝为水珠,聚为浓云,降为骤雨,灌足了30多条河流和众多小溪。
这些溪河的流水,带着山上厚厚腐叶的腐殖质,流向四方,滋润着大明山周围的田野,世世代代养育着周围的壮民。这些溪河在山里曲曲折折,沿途多有石缝石窍,正是蛇类孳生的好地方。这些生灵不时顺山蠕动,随水下山,人们以为是它们带来流水,带来鱼虾,带来水稻丰收,奉为图腾是理所当然的。正如武鸣两江龙母村壮族龙母歌所唱的:"特掘在我村,龙母在天上。众人敬龙母,子孙都兴旺。""敬天上龙母,长寿三百年。子孙都勤劳,发财过他乡。"大明山西南坡下是武鸣广阔的田野,得山上流水的滋润,孕育了辉煌的骆越文明,但凡看过马头春秋战国七百多墓葬,看过出土的牛首提梁卣和薄如蝉翼的几万片玉片,人们毫不怀疑,附近定有一个繁荣的骆越古都,而陆斡壮语不就是"骆越"吗?
习俗发展
三月三歌节
龙母文化是旧时先民对自然的不了解以及对天时的崇拜产生的,也反映了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如今龙母文化已成为了我们探索母系氏族文化的一种途径。也成为了壮族人民感怀先人的方式,如今壮族人民举办的三月三歌节也是由此发展而来。
在武鸣县两江镇和龙母村,灵感庙,罗波镇吉罗波庙当问及三月三节时,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农历三月三日是特掘给老母扫墓的日子";而为什么是三月三扫墓,就众说纷纭了,最有代表的是:"三月三是清明节,特掘回来拜山扫墓";当提及寡妇的墓地何处,多数人说,特掘把其母的棺材送上龙头山安葬,因山太高无法找坟穴。但也有例外,守罗波庙那位护庙老人,却振振有词,说乜掘那口棺材在庙前那汪汪的罗波潭中、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有几个人同时看见,那口黑乎乎的棺材浮上来又沉下去。我有点纳闷,此地有相当浓厚的龙母文化遗迹,而三月三的来历又说得如此简单,连死期也众说纷纭。当然,今人不该去追求神话传说故事中的细节,但必须注意故事情节的逻辑性,既反映时代的特征。否则就会陷入虚无缥缈、子虚乌有的境地,武鸣马头镇一带有一座庙,曾供奉过上州纣王和王妃妲己。专家分析断定,妲己是壮名,又因在马头镇发现商周时代的文物,认定此地曾有方国,国王把壮族美女献给商王,这合乎推力逻辑。也因此推断有个方国,才流传下来美丽的人文传说故事。
龙母文化的传承,及古老的、有民族特色的三月三节,不得不在提及两个人,一时韦厥。韦厥自称岭南大首领,其实它是壮族地区一个地方首领。民族图腾做自己的政治灵魂,在封建社会是十分正常的。所以祭龙母和祭祖宗的三月三得到官方首肯,是大明山周边的壮家人加深了图腾崇拜,立特掘的蛇神庙和蛇母庙,给人们在三月三顶礼膜拜,但韦氏好景不长,到了第三代就败落了,到宋代就把羁靡州改成土司制,进入元朝这些土官成了"土皇帝",不断兼并土地,农民变成了农奴,迫使上林县北部农奴起义,朝廷动用重兵镇压,少则几万兵,多则十几万,来"蹂平十寨",但几百年也蹂不平十寨。到明朝的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亲临上林县督战。他采用捣毁蛇神庙、扼杀壮家人的理念,打垮信仰,瓦解斗志,指挥官军先偷袭三月三节的发祥地石门村,杀人放火烧了庙宇,令起义军土崩瓦解。后来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围攻北京前,是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先攻下明十三陵,放了把火,烧了明祖坟,使明军土崩瓦解。
三月歌圩
从王守仁开始,明朝将领一旦进军十寨,就先烧庙宇。因此上林的蛇神庙和龙母庙,都在县南区,北区只有石门村那个"庙公周",是因为被毁一次,石门村村民又重修一次。其他地方的蛇神庙都转移到山洞里了,特掘变成了"真武神",也无人敢画龙母了,就用画凤来代替,因而上林多为画凤,而无龙,祖宗神龛上画的都是凤,这也成壮家人的一大特色。但村民都在三月三节去敬龙母,而非敬凤。在武鸣县,蛇神庙、龙母庙就得到"优厚的待遇了",其原因与芩氏家族几支系的土官所为有关。芩氏的女首领以龙母自居,男土官以蛇神自居。他们历来与朝廷一条心,也曾听朝廷调遣,多次派兵攻打十寨。所以芩瑛统治下的武鸣县,龙母文化得以保存,龙母村的龙母庙是在"文革"中被拆除的,说明这座庙已有几百年历史了。
韦厥在1000多年前,把民间的传统节日三月三节,纳入官方的民族节日。之后,有芩氏家族传承了蛇神这个民族图腾,三月三节仍得到土官们的敬重。到了明末清初,朝廷完成了改土归流。"三月三"这个传统的民族节日,就散落在民间,官方不予承认。到了民国时期,不仅石门村的"庙公周"被拆掉,就连隐藏在各村寨的龙母庙,也都被毁掉。然而村民们不理那一套政论,三月三节照样蒸五色饭,照样上神仙洞敬乜掘,青年男女照样在三月三节去赶歌圩。
梧州龙母庙
梧州龙母庙位于梧州城北桂江东岸,桂林路北端,始建于北宋初年,明万历、清康熙、雍正年间曾重修,是一座广西少有保存至今的,具有宋代建筑风格的文物古迹,有很高的历史、旅游价值。 龙母庙依山面水,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由牌坊、前殿、中殿、后宫、行宫、龟池、商场等组成。正殿雄伟庄严、雕梁画栋,前座正殿中供奉着龙母像。
肇庆悦城龙母庙
悦城龙母祖庙始建于秦汉时代,现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龙的传人"寻根问祖的圣地,以优美的风水环境和独有的"龙母文化"而名播海内外,是广东省内香火最旺、鞭炮最多、最富神奇色彩的庙宇。
龙母祖庙位于德庆县悦城镇五龙山下,悦城河与西江交汇处,秦汉期间兴建。历代相传悦城龙母乐善好施,能 消灾解难,一千多年来香火不断,尤其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到初八的龙母诞期,来朝拜的人更是人山人海,数 以万计,香港来的人也不在少数,成为一大奇观。
龙母曾得到历代皇帝的册封,现在庙中还完整地保存着明代开国皇帝的洪武诏书碑。一千多年来龙母祖庙重修了13次。在公元1905年(清光绪31年)曾集中两广的能工巧匠,耗费巨资,花了七年的时间重建了这座龙母祖庙。 1985年,社会公众和港澳同胞集资300多万元,又进行了全面的整修。
岑溪市龙母庙
岑溪市现有龙母庙两座:一座是大竹村龙母庙,位于岑溪市糯垌镇大竹村龙母盎的父老河与糯垌河交汇处,建于何年不详,遗址已毁,1990年重建恢复原貌。另一座在三堡镇糯垌河与义昌江交汇点的三堡街上,建于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年),还有道光年间的和光绪年间的石刻碑文和古鼎。这两座龙母庙都是民间自发筹款建设的,规模不算大,占地面积约有五六百平方米,供奉主要有龙母,也有关公及道教等,宗教文化繁杂。一年四季香火不断,每年也有龙母诞活动,占地规模比德庆和梧州小。
大明山龙母庙
清代编撰的《武缘县图经》卷三记载:"龙母庙,县境多有之。"经初步考察,环大明山有龙母庙约20多座,均供奉龙母。重要的庙宇有:
武鸣县马头镇全曾村庙口屯的大明山"佬仆"庙(即龙母庙、骆越祖母王庙)。"佬仆"庙是环大明山地区历史上最大、最古老的壮族龙母庙,也是广西有文物遗存的最古老的龙母庙之一。所供奉的龙母神,壮语叫"佬仆"。神像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被毁,庙宇建筑在1950年被拆,遗址上只剩下4个唐代的石柱础和散落遍地的唐砖和唐瓦。 武鸣县罗波镇"庙佬仆",也称"罗波庙"。罗波庙壮语叫"佬仆"即汉语的"龙母",也是环大明山地区最著名的壮族龙母庙。该庙位于风光奇异的罗波潭边,现存的主建筑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现在的神像是1999年群众自发捐资重塑的。供奉的神只有"佬仆"(龙母)、神农、观音、关公、岳飞、土地等。
扶溪龙母庙
龙母庙这座唐代古庙座落在仁化县扶溪镇厚塘村,距世界红石公园丹霞山32公里。整座庙宇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主殿建筑约700平方米,为三间三进砖木结构。第一进为南台祠,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布筒瓦屋面硬山顶,上饰双龙戏珠陶饰,镬耳封火山墙。大门前原有一对石狮,门前设廊台,中间四根石柱顶檐饰,檐饰塑双龙戏珠图,上托一匾额,匾书"护国庇民"四个大字,檐饰高突,非常精美、气派。墙上绘有壁画,内容多姿多彩,有山水画、历史人物故事、神话传说、民间生活图景等,色彩华丽,栩栩如生;第二进为五龙祠,裹陇瓦屋面,硬山建筑,铃铛排山,陶塑和灰塑脊饰;第三进为显德殿,中间楼阁二层砖木结构,二层阁楼喙檐翘角。整座建筑古色古香,斗拱飞檐,浑然一体,雄伟壮观。[2]
相关视频
德庆龙母文化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