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龙琴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龙琴舫
前排中间为龙琴舫。1954年于成都
英文名 QinFang Long
出生 1889年

四川成都
逝世 1959年
国籍 中国
职业 古琴表演艺术家
知名作品 《捣衣》
《南平沙》
《醉渔唱晚》等

龙琴舫

(1889—1959) 四川省成都市人。古琴表演艺术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古琴特约演奏员

人物生平

龙琴舫(1889—1959) 四川省成都市人。古琴表演艺术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古琴特约演奏员。

幼年在青城道士杨紫东门下学习古琴,并长期与清末琴家钱绶詹之子切磋琴艺。其后,在成都地区与卓希钟自成一派,奠定“坝派”分支。民国时期,曾在军界任书记官,后辞职,长期以教私塾及教古琴为生。1916年,与谢云生一道开设“长啸琴馆”教授琴艺,为保存、发扬琴学遗产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返乡务农。1956年,聘为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古琴特约演奏员,加入中国音乐家协会。

1959年,龙琴舫逝世,终年70岁。[1]

艺术成就

龙琴舫在继承蜀派传统的同时,又有自己独特艺术个性,推崇虞山派琴学,在全国古琴调查总结文献中被列为当代泛川派代表,龙琴舫在演奏中开拓出“坝派”分支,也称“霸派”。龙琴舫的演奏不注重外在的华丽,而追求内涵境界的开拓,韵味浓厚,意境深邃,节奏挺拔、苍劲而幽远,为查阜西、管平湖、吴景略等诸派琴家所推崇。中国唱片上海公司灌制其演奏著名古曲有《捣衣》《汉宫秋月》《墨子》《苍海龙吟》《岳阳三醉》《庄周梦蝶》《阳春》《平沙》等。尤以《南平沙》和《醉渔唱晚》为蜀派代表性琴曲。

龙琴舫的弟子中,以俞伯荪最为著名。

艺术赏析

龙琴舫,师承川派名家杨紫东,是现代川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琴风稳健炼达,象形感强,具有明显的川地风格。龙琴舫的《捣衣》录音,被收录在《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卷八中。

《捣衣》,汉族古琴曲。传为唐代潘庭坚作。秋凉时节,家家妇女都为亲人赶制冬衣,为此需要捣衣,故又名《秋杵弄》、《秋院捣衣》。乐曲表现了妇女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杨抡《太古遗音》分析其乐曲内容是:"始则感秋风而捣衣","继则伤鱼雁之杏然","终则飞梦魂于塞北"。

捣衣声不仅是一种劳作的声音,更是一种悱恻缠绵的人文音乐,撩发人们思人怀乡的情感。

视频

《捣衣》龙琴舫

参考资料

  1. 龙琴舫——古琴表演艺术家 人物春秋—成都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