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叶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革叶槭(学名:Acer coriaceifolium Lévl.)是槭树科、槭属常绿乔木,高约10米。树皮粗糙,深褐色或深灰色。小枝近于圆柱形,当年生嫩枝淡紫色,有淡黄色绒毛,多年生老枝褐色或深褐色。冬芽圆锥状,褐色,鳞片卵形。叶革质,长圆披针形或披针形;叶柄淡紫色,嫩时有绒毛,老时无毛。花序伞房状,有黄绿色绒毛。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小坚果浅褐色,凸起,卵圆形。花期3月,果期8月。
分布于中国四川东南部、湖北西南部、贵州及广西北部。生于海拔1500-2500米的疏林中。[1]
革叶槭可作庭荫树、行道树,花是蜜源。木材坚韧细致,是良好的建筑、家具和细木工用材。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无危(LC)。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约10米。树皮粗糙,深褐色或深灰色。小枝近于圆柱形,当年生嫩枝淡紫色,有淡黄色绒毛,多年生老枝褐色或深褐色,近于无毛,皮孔稀少,淡黄色,近于圆形或长椭圆形。冬芽圆锥状,褐色,鳞片卵形,边缘纤毛状。叶革质,长圆披针形或披针形,稀长圆卵形,长8-11厘米,宽2.5-3.5厘米,基部阔楔形或楔形,稀钝形,先端渐尖或锐尖,全缘,上面绿色,无毛,干后淡黄绿色,下面淡绿色,嫩时密被淡黄色绒毛,老时毛渐稀少或近于无毛状;主脉在上面微凹下,在下面凸起,侧脉5-6对,以30度的角与主脉叉分,几达于边缘,基部1对侧脉约达于叶片的中段,均在上面微显著,在卞面稍凸起,小叶脉显著;叶柄淡紫色,嫩时有绒毛,老时无毛,长1.5-3厘米。
花序伞房状,连同长1厘米的总花梗在内共长2厘米,有黄绿色绒毛。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萼片5,淡绿色,长圆形,长4毫米;花瓣5,淡黄色,倒卵形,与萼片近于等长;雄蕊8,长于花瓣;花盘位于雄蕊外侧,被淡白色长柔毛;子房有淡白色长柔毛,花柱2裂,柱头反卷。小坚果浅褐色,凸起,卵圆形,长7毫米,宽5毫米,翅镰刀形,宽7毫米,连同小坚果长3-3.5厘米,张开成钝角。花期3月,果期8月。
育植技术
革叶槭主要用种子播种法繁殖。秋季采种,干藏入冬。播前用40-50℃的温水浸种,拌沙2倍,堆置催芽10-15天,于3月下旬平垄或高垄条播。覆土厚度2-3厘米,同时覆盖干草,15-20天发芽出土。苗出齐4-5天后须将覆草撤除,幼苗出土20天以后开始间苗。
春、秋两季皆可栽植,应每穴施腐熟堆肥,栽后灌透水,隔3天再灌1次水。在生长期松土除草2-4次,遇旱浇水。
植物学史
樟叶槭学名原为Acer cinnamomifolium,《中国植物志》(修订版)将两者做了归并,接受名为革叶槭。 在1861年的《中国植物志》中,小果革叶槭(Acer coriaceifolium var. microcarpum Fang et S.S.Chang)为革叶槭的变种;而在植物智网站显示,小果革叶槭名称已修订,归并入了革叶槭(Acer coriaceifolium Lévl.)。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四川东南部、湖北西南部、贵州及广西北部。生于海拔1500-2500米的疏林中。 喜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稍耐干旱,喜光,在钙质土和其他土壤上均能生长。
主要价值
革叶槭可作庭荫树、行道树,花是蜜源。木材坚韧细致,是良好的建筑、家具和细木工用材。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无危(LC)。
列入中国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名录》——三级保护植物。
种群现状
革叶槭在中国贵州的分布区范围狭窄,在其分布区内星散分布,种群数量稀少,随着森林植被遭砍伐破坏以及放火烧山等影响,革叶械的生境亦随之受到破坏,不认真加以保护,有处于渐危状态的危险。
保护建议
可在中国贵州省册亭县冗贝至木社、瓮安的朱家山一带建立保护点,委托当地林业部门采种进行繁殖育苗试验。用种子栽培,因种子寿命短,应即采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