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青岛中山公园的综合性规划建设由此开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于1901年在太平山造林,1904年迁走会前村,同时建植物试验场,引种各种植物。1914年日本战胜德国侵占青岛,将这里改称“旭公园”。继续补种植物,并增植樱花,逐步形成一条樱花大路。[1]
德日侵占期间,虽大量引进林木花草,但因该处地貌甚广,又缺乏其他辅助性开发,故虽有公园之名,但无综合性公园之实。
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设直属北洋政府的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公园亦由胶澳商埠督办公署接收。胶澳商埠督办公署下设的林务局与青岛农事试验场合并成立胶澳商埠农林事务所,全面管理青岛的农林事务。
1923年3月,日占青岛时期的“旭公园”被定名为“第一公园”。同年,胶澳商埠农林事务所开始对第一公园开始进行系统化的规划建设。
1924年4月,胶澳商埠农林事务所编印《青岛第一公园概览》一书。对接收青岛后的第一公园的规划建设作了一个系统的概述,今日编译分享该文本,读后,百年前的中山公园大致景貌情形跃然纸上,也对早期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实用的资料。
第一公园概况
一、绪言
青岛负山环海风景天然,自经德人租借后,广植森林、培养花木,于是青岛之美遂益为中外人士所称赞。无论青岛市内外之森林,自本埠以迄崂山,无一而不含有公园性质,有人以美国黄石公园拟之询有相似之处,故胶澳商埠全区实即一大公园也,若仅指一部分而名之曰某某公园,尙未免有自限之诮。
然于风景最佳之处、街市冲要之区建以亭池花架,置以木橙及游戏之具,加人工以为之点缀俾游客儿童可以休憩娱乐,是亦不可少者。
第一公园大门
接收以来市内外公园之大者分为八处,小者分为十处,均新订界址更立名目,就中尤以第一公园为最大,亦以第一公园为最美,乃吾人所急欲补足德日人之所不及扩充而整顿之,藉以发扬国人建设之能力幷垂为接收靑岛之纪念者也,惟时日有限,一切计划见诸实施者尙十未一二,若得循序渐进,则吾人敢断定,第一公园之美及其科学上之价值,必有为世界注目之一日也。特先将其大概情形择要述之,井将已经竣工及正在工作之部分给印略图伻易明瞭,尙望海内人士园艺专家加以教正,不第此园为之生色,亦胶澳商埠之光荣也。
二、沿革
第一公园地址原为一渔村,名会前,今称为会泉者,实会前之讹。当日村中居民共三百六十户,其中约三百户以渔业为生,近村各山地,南至海,东至仲家洼、二耶庙湛山一带,北至曹家楼,西至旧万年兵营德人占据青岛后三年(即清光绪二十七年)先收买该村附近各山(即今之太平山)造林,又三年复收买该村耕地房屋,乃令居民迁徙。当时山地每中亩(三百六十方步)给价七元,耕地三十元,房屋每间三十元,现本所办公处东旁之旧墙及槐枣、杜梨诸大树,即系以前村民郭姓旧物也。德人收买该村土地房屋后,遂建筑房舍、修治道路、栽植树木花卉,然亦无造成公园之计划,不过利用平垣之地蕃殖秧苗培养果树及扩充办公处所而巳。
第一公园办公处前
及民国三年,日人据有青岛,其第一年以军事倥偬未暇顾及林业,至翌年设林务所,后遂定此园为旭公园,亦称日森林公园。然亦未改旧观,是亦仅加以公园之名耳,本所接收后,以此地风致最佳,中外人士多来游览,始勘定界址按经营公园之方法设计整理,而所谓第一公园者至此始具有一定之规模云。
三、植物
第一公园内之植物种类颇繁,多来自欧洲及日本,德、日人亦无详细之记载,接收以来本所始着手研究,对于各植物之芽叶花果等,均按时考察井采取种种标本,计一年内已确定者有百三十五种,各种之详细说明及图谱须另行汇编绘印,今先将已经考订各种植物之学名列下,以备植物学家之参考。
四、区划
第一公园初无一定区划,前已述之矣。接收后始勘定界址,全面积计千二百二十七亩,依各部形势及布置之不同,特划为六区详见附图。而各区内之道路、桥梁、沟渠、花木及建筑物,或仍德日人之旧贯加以整理,补植或另行改造,从新设施其改造之主要部分,特附以略图俾阅者易于明瞭,兹将各区之概况简述之如下
第一区
本区位于公园之西区之南部,排水不利,故旧时栽植花木多半枯死,无甚可观,本所因其距市最近、且为公园之入口,特别注意。现入口处已从新栽植,幷沿牟平路新植行道树。
小西湖及附近设计图(民国十二年六月制)
本区之中部旧有大土坑广阔而深,为德人以前掘土蓄水之地,遂利用之建造小湖,湖中土堆平之建一草亭幷通一天然木桥,湖中试植莲花,去岁亦有开者。特以初栽时水不足用尙未蕃盛,湖水夏季最深曾造小船一双以备游人之用。湖水冬春甚浅,特将德人旧设风车从新修理吸水入湖,井搜寻土中旧水管若干,拟导入湖之中央设一喷水池。青岛无泉源、无池湖,有此大足助游人兴趣。湖周围已插垂柳,附近各部均就形势所宜从新设施,补植花木,要使游人得游湖赏景之乐。湖之上流有山溪,溪东岸地现充苗圃蕃殖花木,西岸为竹林,扩充之将另造一种风景。故本区尙应进行者,即溪之西岸至西山路之一段耳。
第二区
本区即第一区小湖之上游,为一最幽静之深谷,中通山溪蓄水池。凡三夏季水声潺潺,两涧森林均系旧植,为赤松及刺槐之混交林。相拟另植以柳杉、冷杉、青杉、枞枪之属,幷常绿槠栲等俾成一带常绿茂林纵贯此谷,另辟新路出。谷之上端以接西山路而通台东镇及太平山炮台,惟此区改造颇需时日,现仅可述其大概而已。
第三区
本区分三部。
第一公园樱花大路
一为总办公处附近,东傍樱花大路,每当四、五月樱花盛开,游人络绎不绝。接收后又新植中国海棠、芍药、牡丹诸花,均可与樱花争艳,此春景之最佳部分也。
二为拟改设之动物园地,因前已有熊、猴、鹿、羊、鹤、鸭等动物之设置,拟将此部扩而充之,多置禽鸟、野兽,成一较完全动物园。
第一公园游艺场
三为游戏场所,即连接跑马场一带之地,旧有游艺场一处,去岁复于樱花路入口处、文登路南辟一憩园,以便游人纳凉。内设茶社一、网球场二、木球场一,逐渐竣工,游人均可得茶点运动之便(附设计略图)。游戏场之西拟筹设一跑冰场地尙足用也。
第四区
本区有果园二处,大部旧为移植苗木之地,荒芜空旷,惟土壤颇佳,地势则高原、平地、斜坡、溪谷兼而有之,且各成段落,幷已建有温室。去年又辟有培养草花、蔬菜之地,最宜设一植物园,供中外植物家之研究及本埠学者之考证。计划先从乔木、灌木起,依据W.Y.Chen氏之中国树木学所分类而增加之。
计本年所搜求者,先自科以下之属始,其属中之各种俟翌年分类增加,此等科学建设本难草草,尤望中外专家协助之,或可早成其布置大概(另附略图)。区之东北房舍,为当日德人最初造林时所建筑之办公处,其附近各地均成片段,将来即改植为林相标本从事于科学之研究。
第五区
本区西南多樱花,而玉兰花园、桃花园均相接连,春季花开时极可玩赏。中有果园凡五,多西洋名产。
接收后第一年清明植树节植树地(民国十二年四月五日)
接收后第二年清明植树节植树地(民国十三年四月五日)
去岁第七号果园新植葡萄多种,复布置两小花园,为接收后十二年及十三年清明植树节,本埠官绅所手植(附略图于后)此均系就以前空旷之地随时利用改造者也。
第六区
本区除果园之处外,余为大片森林,多岩山,有瀑布林中。前德人殖养之鹿,时三五成群,其他兔、狐等野兽,鸡鸭等禽鸟,亦多能引起游人之特别兴致,与他区实有大不相同之处也。
初建后的中山公园小西湖(源自1932年编印《青岛农林》)
初建后的中山公园赏温室(源自1932年编印《青岛农林》)
初建后的中山公园喷水池(源自1932年编印《青岛农林》)
1924年《青岛第一公园概览》对于公园的实质性规划建设是具有历史意义的,1931年的《青岛指南》中又有所述:
我国接收后,即以此园为接收纪念物,故计划设备,不遗余力,前后八九年间,顿改旧观。现在园中之花卉布置,林木栽培,均井然有序,尤以樱花为最多,每当三四月间,纷缤夹道,宛若红霞,美景良辰,游人若织。
100年前,重回祖国怀抱并被命名为“第一公园”,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开发建设。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第一公园更名为“中山公园”。时光荏苒,岁月沧桑,经过几代园林奉献者的努力,使之成为岛城历史最长、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的综合性公园。
本组图文编译出处:民国十三年四月,胶澳商埠农林事务所编印之《青岛第一公园概览》
其他参考:1931年《青岛指南》、1932年青岛市农林事务所编印《青岛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