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年教宗选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1130年教宗选举是在教宗洪诺留二世离世后于1130年2月14日或2月15日举行的教宗选举。这次选举是自1061年举行教宗选举以来枢机团首次分裂成2个阵营,而每个阵营各自选出1位教宗。原本选举是由艾默里克·德·拉·渣达枢机带领的一部分枢机选出额我略·巴巴拉斯基枢机为教宗意诺增爵二世。不过,其他参与选举的枢机不满意该结果而自行选出伯多禄·比亚尼枢机为教宗克雷二世。虽然克雷二世得到更多枢机支持,但是天主教会将意诺增爵二世视为合法教宗,而克雷二世则为对立教宗。
简介
教宗加里斯都二世签订的《沃尔姆斯宗教协定》令这次选举选出了两位教宗。《沃尔姆斯宗教协定》解决了叙任权斗争,而于签订该宗教协定后枢机团就圣座对神圣罗马帝国的政策出现很大分歧。有几位较年老的枢机认为《沃尔姆斯宗教协定》是放弃额我略改革中所提倡的原则,并倾向接受它只是一个象征式协定。这些枢机支持教宗跟于意大利南部居住的诺曼人成为联盟。这些诺曼人有些是跟如卡西诺山的修道院有联系,而他们的其中一个领袖是伯多禄·比亚尼枢机。比亚尼枢机是当时其中1个在罗马最有影响力的家族的代表。
在上述问题上持相反立场的枢机则由艾默里克·德·拉·渣达枢机领导。他在加里斯都二世签订《沃尔姆斯宗教协定》后即被册封为枢机及委任为圣座总理,而他也是新政策的其中一个推动者。他跟他的支持者认为该协定对教会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关系会变得更好,而他们并不信任跟圣座有关系和主张扩张主义的诺曼人。除此之外,有部分主要代表或许跟“新灵性”有密切关系(意指由律修会司祭组成的新宗教组织)。另外,他们跟罗马的弗兰吉潘尼家族结成联盟,而弗兰吉潘尼家族跟比亚尼家族是敌对的。
为防枢机团就新教宗的人选而处于分裂状态,枢机在教宗洪诺留二世离世前数星期制订1份协议。协议中订明新教宗会在2位主教级枢机、3位司铎级枢机及3位执事级枢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同意下选出。
圣经
基督教的《圣经》又名《新旧约全书》,由《旧约[1]》《新约》组成。《旧约》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来文(含亚兰文)写成,由犹太教教士依据犹太教的教义编纂而成,囊括了犹太及邻近民族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的人文历史资料。《新约》一共27卷。《旧约全书》即犹太教的圣经,是基督教承自犹太教的,但《旧约全书》和《希伯来圣经》有所差异,书目的顺序也不同[2]。
视频
1130年教宗选举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三分钟读完《圣经·旧约》,搜狐,2015-12-08
- ↑ 浅谈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搜狐,202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