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1885年澎湖之役

1885年澎湖之役属于清法战争一部分,也是台湾战区(西仔反)其中一役。

战役为期三日,以1885年3月29日(光绪11年2月13日)法国将领孤拔率领远东舰队炮轰澎湖厅妈宫澳(今马公港)、金龟头、蛇头、四角仔屿等炮台,拨派另一兵团登陆嵵里占据纱帽山揭起战争序幕;3月31日(旧历2月15日),尽先副将陈得胜、澎湖水师协副将周善初、候补同知关镇岳等接连兵败,最后周善初北遁至大赤崁(今白沙乡赤崁村)搜船逃亡,此后法军顺利攻占妈宫港、控制澎湖本岛全境[1],以击退清军获胜告终。

目录

背景

清法战争后期,法国海军战场转辟东南沿海一带,自1884年8月起(光绪九年七月)法军正式入侵台湾北部(鸡笼、沪尾),一度封攻占基隆港占据煤矿,但却于沪尾之役受挫清军(刘铭传领导的淮军[2]),尔后,法军指挥孤拔鉴于台湾北部久攻不下,便改为锁台湾沿海的战略,于是将目标转往占据台湾西部的澎湖群岛,做为与清廷交涉的中继和补给据点。

澎湖守军的部署

1883年(光绪九年)清法战事起,清廷便令沿海诸省防范戒备,台湾兵备道刘璈置台湾府、台北府以及澎湖厅为重点防御地区。澎湖位于台湾门户,战略位置重要,排订驻军3000名,却迟至1885年(光绪11年正月)才从福州调派兵勇1100名,搭配原有驻军700名、炮勇百余人,除澎湖水师协副将自辖二营兵勇(果毅营)与绥靖营,澎湖通判郑膺杰另募水勇400名,尚不足1000名,朝廷乃谕令当地绅士郭鹗翔、蔡玉成与黄济时举办民团,共卫乡里。但当1885年3月底(光绪11年春二月)孤拔率军来犯之前,原澎湖水师协副将苏吉良(闽籍)先于光绪10年(1884年)被钦差大臣刘铭传撤换,改由浙江籍的周善初出任副将一职。

澎湖守军战败原因

清军战力不齐、配备不足:澎湖水师既无得力炮位、炮台,又无兵轮、水雷,完全无力牵制法舰炮轰妈宫澳。

清军炮兵数量、训练不足:美籍军官Nelson曾语出抱怨,炮兵训练效果不彰。此外,渔翁岛外堑、内堑虽有架设炮台,竟无配一兵卒在此,形同虚设。

清军将帅不协、军令不申:闽籍的苏吉良自1879年(光绪五年)起便担任澎湖水师协副将,清法战争前夕被撤换,1884年(光绪十年正月)改由周善初新任水师协副将。周善初仅上任年余,便担负应付此大型战事的重任,委实勉强。此外,周氏乃浙江人士,并不黯澎湖通行的漳泉话,与属下相处的情形并不佳;周军与法军交战期间,澎湖通判郑膺杰、梁岳英多名统领第一时间袖手旁观,救援姗姗来迟。

清军兵勇来源庞杂、素质低落:澎湖地区因自有守军不足,乃从各地调派兵勇来援,举凡浙江台州广东粤勇以及来自台湾本岛的台勇兵团等等,惟可惜数量虽众,彼此互有倾轧,磨和时间亦有限,自然无法同心戮力。此外,清法前线短兵相交期间,驻守妈宫澳的台州勇、粤勇竟然打劫当地店家房舍、甚至放火焚烧妈宫街。兵勇素质低落至此,落败亦是不足为奇。

法军将领指挥得当、战术正确:孤拔攻略澎湖群岛之前,先派船舰勘查澎湖地形,确认澎湖守军部署之后,先集中火力、摧毁妈宫内湾炮台等防御设施,再派步兵队登陆上岸,从大后方包抄后防薄弱的守军,进而击退对方。

视频

1885年澎湖之役 相关视频

澎湖海战打响,两军接战,郑军大溃,刘国轩败归台湾
纪录片-1969年澎湖街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