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3D裸视技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Evo58813140讨论 | 贡献2020年12月11日 (五) 12:57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3D裸視技術 | 圖像 = File:3D裸視技術.jpg|thumb||350px|缩略图|3D裸視技術[https://www.ithome.com.tw/news/107359 照片來…”)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3D裸视技术
3D裸视技术照片来自

3D裸视技术即是利用双眼视差的原理,透过各种光学技术,让左眼及右眼分别接收到不同的视角,使观看者对画面产生立体视觉。早期是以佩戴眼镜的方式,例如红蓝双色的滤色眼镜、偏光式眼镜。透过眼镜的滤光,让双眼分别看到不同的画面,产生立体视觉的效果。[1]由于人的双眼在看物件的角度不同,两眼所接收的的影像会有些微的差异,此差异称为“视差”,大脑会根据视差的角度,来判定物件的远近,建立每个物件的相对距离,产生所谓的“立体视觉”。


3D裸视的主要技术包括 光栅式(lenticular)与屏障 式(Parallax Barriers)两种 ° 业界也一直将这两种技术进行 优缺点的比较。光栅式优点在 于不会有光线的损失,因为光 线本身就是直接透过光栅,透 光率是依据光栅的材质而定, 不会造成严重的亮度衰减。至 于屏障 式,由于是利用遮光台湾大学电机资讯学院副院长陈良基说,3D 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要把所有2D画面都能变 成3D影像中,这对面板产业成熟的台湾 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制造优势 与利基点。另外,使用者可直 接对面板进行电子式的开关切 换控制,也就是2D与3D的切 换。对于只能单看3D画面的 光栅式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优 点。[2]尽管目前有业者宣称可让 光栅式进行2D/3D切换,然而 其所必须付出的高成本,以及 转换效果不彰,都是造成市场 怯步的主因。因此,未来的3D裸视,大 尺寸将走光栅式,小尺寸则是 屏障式的天下。大尺寸面板使 用光栅式的优点,在其不会有 亮度衰减的问题。但在小尺寸 面板上,光栅式不能做2D/3D 切换,尤其小尺寸面板原本就 小,若再使用光栅式,则字体 根本看不清楚。也因此,在小 尺寸3D裸视面板上,屏障式有 非常大的发挥空间,几乎是最 好的选择。屏障式另外一个优 点在于,其view的数量是可以 选择的,例如只做2个view, 如此一来,其亮度便只会降低 1/2。例如任天堂的3DS便是采 用2个view,画面清晰,可进 行2D/3D切换,且亮度只降一 半,将影响降至最低。


为什么可以不用戴眼镜了?

我们都对3D技术并不陌生,戴上特制的眼镜,眼前的平面影像瞬间变得更为立体,马上就可以开始一场视觉飨宴。但眼镜难免还是有点累赘,而且眼镜族通常得多戴一副变成“六眼田鸡”。那么为什么可以不用戴眼镜了?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们之所以感觉到这个世界是个三维空间,是因为我们的左右眼各看到的影像有些微的不同,即所谓的“视差”,大脑则将这个差异解读成深度(depth),并产生立体的视觉。在2D萤幕上播放的影片或游戏并没有包含这种深度的资讯,所以我们看起来会觉得是平面的。传统3D萤幕会借由同时展示或快速转换两种影像的方式,将深度的资讯嵌入其后,并且需要眼镜来让左右眼看到个别的影像。[3]早期的红色和青绿色滤镜早已被现在用于电影的偏光系统(polarised light systems),或3D电视的主动快门式眼镜(active shutter glasses)给取代了。虽然技术有所演进,原理其实都还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想要把这些3D眼镜拿掉,这也是萤幕制造商千方百计想要探寻其他两种技术的原因。视差屏障式(parallax barriers)在萤幕前面增加了有沟槽的屏障:每个沟槽让每只眼睛看到萤幕上的一个细条,但相邻的屏障则遮蔽使另一只眼睛看不到。因此所有的沟槽集合在一起可以让左右眼看到个别的画面。另一种柱状透镜式(Lenticular Lenses)技术,也是透过坑坑洼洼的透镜圆柱,将光线重新导向到每只眼睛,来达成同样的效果—你可能也拥有过这种可以产生移动感或3D影像的尺,这其实就是运用了这种原理的非常基础版本。


影片

3D裸视技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