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E小调第7号交响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e小调第7号交响曲古斯塔夫·马勒所创作,于1904年至1906年完成。本首有时又冠以“夜之歌”(德语:Nachtmusik)的标题,然而马勒却不甚同意此译名,亦从曾在他的文件中表示接受这个名称。

《第7号交响曲》可以算是马勒所有交响曲中演奏次数最少的一首[1]。事实上,在1908年的首演时,不论是观众或演奏者,都对这首曲的反应并不理想,原因是全曲中的各乐章未能达到互相连贯的效果。近年随者学者指挥家对乐曲有较多的认识后,本曲的演奏次数才稍为有所增加。

创作背景

1904年,马勒不但指挥事业如日中天,名震欧美,其作品更终于开始为人赏识;同年六月,已有一女的他更再添千金。一如以往,到了夏天马勒就离开维也纳,跑到麦尔尼格渡假。麦尔尼格位处风景优美的卡林西亚山区,马勒在那儿有一幢建于湖边的别墅。完成第六交响曲前,第七交响曲之第二、四乐章(该两乐章涉及“夜之歌”)就在此时写成,而乐曲其他部分也大致构思好。翌年夏季,马勒继续埋首写作,声称只花四星期就要完成第一、三、五乐章。

全曲在1905年8月15日脱稿,而配器法亦于1906年完成;然而当时的马勒尚未完成第六交响曲,遂将第七交响曲搁在一旁,在排练期间偶然略作修改,直至1908年9月19日,当布拉格正在进行一个为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登基金禧纪念志庆而设之庆典场合,此首交响曲方才首演[2]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由脱稿到首演这三年间,马勒无论生活,事业皆急转直下。1907年3月他被迫辞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指挥职位、遭维也纳乐迷唾弃(所以马勒选择在布拉格市首演第七交响曲)、7月5日长女更死于猩红热。祸不单行,就在女儿弥留之际,马勒也发现自己患上晚期心脏病。无怪乎马勒所作的修订细微,但却举足轻重,淡化了乐曲原本乐观、开朗的情调。

视频

小调第7号交响曲 相关视频

古斯塔夫·马勒《e小调第七交响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