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M103重型坦克

增加 217 位元組, 1 年前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M103重型坦克'''是[[美国]]第一款(也是最后一款)正式服役的制式重型坦克,研制于1945 - 1950年间。它 设计 思想 之初是用于 [[ 美国 ]] [[ 日本 ]] 登岛作战。登岛计划流产后, [[ 苏联 的IS]]的[[IS-3重型坦克 ]] 又给了其设计的动力。虽然这种坦克装备的数量不多,并且未曾参加实战,但其历史地位非常重要。现代化改装后的M103A2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基本做到了对火力,防护和机动性的兼顾,能称得上是战后第一代坦克中的佼佼者。正是从M103等坦克开始, [[ 美国 ]] 坦克工业开始真正发展出自己的特点,显现出赶超 [[ 欧洲 ]] 坦克强国的趋势。M103重型坦克于1976年从 [[ 美国 ]] 海军陆战队退役。该坦克也被称为“美国最后的巨龙”。
===研制背景===
对于经历过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欧陆战场上装甲作战洗礼的盟军部队而言,德军精锐装甲部队的 [[ 虎式坦克 ]] [[ 虎王重型坦克 ]] 可谓梦魇一般的存在。这些标志着当时最强作战能力,同样也是最强大的装甲武器可以轻松击毁任何一辆盟军装甲车辆还能全身而退,然而盟军作战部队想要打击他们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最后,盟军在击败德军后对其装甲武器发展资料进行了深刻地研究,以期待战胜之道。<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6435496151_17f95e0d700100f71u.html 美国M103重型坦克非常庞大,实战性能却不尽人意,沦为鸡肋!]2019年01月09日 12:45</ref>
1945年,美国计划了对日登岛作战, 那么 坦克便是重中之重,能抵御火炮的重型坦克当然更好,但结果是两颗 [[ 原子弹 ]] 促使了 [[ 日本 ]] 的投降。然而,1945年5月9日,在庆祝击败 [[ 德国 ]] [[ 柏林 ]] 大阅兵上面, [[ 苏联 ]] 军队展示了一款之前从来没有过的新式坦克— —IS—[[IS-3重型坦克 ]] 。IS-3坦克前卫的箭簇型装甲、威武的122毫米炮,科幻的卵型炮塔,低矮的、隐蔽的车身以及迅捷的机动性,都给当时的西方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了应对这个大冲击,美国决定启动了重型坦克研制计划。
克莱斯勒还打算在K型坦克上采用电传动系统并搭配一台1200马力的发动机,发动机采用横置布局,主减速齿轮组和主动轮全部前置。车身装甲采用轧制钢板焊接而成,正面装甲倾角30°/178毫米,侧面则是76.2毫米。车宽约为3.91米。但如果要进行铁路运输需要拆除履带,突出的机枪塔和部分负重轮。炮塔内的武装包括一挺12.7毫米并列机枪和主炮,主炮备弹100发放置在炮塔内的环装弹药架中。车体前部的左右两角配备有两挺7.62毫米航向机枪,而后部的两个角落则为两个12.7毫米遥控机枪座。这些机枪由炮塔内乘员通过一种类 似B29 似[[B29 轰炸机 ]] 遥控机枪塔的装置进行遥控。由于战后的军费削减,再加上电传动系统在当时不成熟,K型坦克方案并未得到军方的后续支持,但是K坦克所展现的许多理念都在后来的部分主战坦克项目中有所应用。
[[File:M103zxtk3.jpg|360px|缩略图|右|'''早期M103重型坦克四视图'''[https://www.duozhuai.com/article/2018/1203/25827.html 图片来自多拽网]]]
亚瑟·斯图尔特 [[ 中校 ]] 曾在1944年9月在太平洋战场目睹过这样一场战斗。当海军陆战队按部就班地在某个岛屿进行登陆作战时,意外遭遇了日军某轻型坦克连的滩头反冲击。虽然日军的反击部队很快就被消灭,但斯图尔特中校任心有余悸。他认为眼下陆战队的反装甲能力远远没有到能沾沾自喜的时候。如果上述这场战斗中日军投入了更多更现代化的装备的话,那么滩头的美军很可能会遭受难以估量的损失。斯图尔特中校不久后便加入了军械技术委员会。
到了1947年随着东西方意识形态愈发地割裂,美军开始着手预备一年半内可能与 [[ 苏联 ]] 发生的全面武装冲突。 [[ 大西洋公 组织]] 军队人数占相对劣势,但却需要驻守诸多战略要地,例如伊比利亚半岛,西西里岛,中东地区, [[ 日本 ]] 本土,甚至还有 [[ 冰岛 ]] [[ 格陵兰 ]] 和亚速尔群岛这些人迹罕至的地区。而他们面对的对手可是一支饱受战火洗礼,经验丰富且规模庞大的武装力量。更令美国担忧的是不断开下生产线 的IS的[[IS-3重型坦克 和T54]]和[[T-54/55中型坦克 ]] ,1948年美军立即启动T41,42,43坦克项目,这个项目囊括了轻,中,重三种吨位以满足不同作战需求。
===险些流产===
[[File:M103zxtk3M103zxtk12.jpg|360px|缩略图|右|''' 早期M103 M103 重型坦克 视图'''[https://www.duozhuai.com/article/2018/1203/25827.html 图片来自多拽网]]]
到了1950年中旬正当 [[ 朝鲜 ]] 人民军大举南下之时,美军注意到了这场局部战争有诱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但是他们连一辆像样的重型坦克都拿不出来。由于情况紧急,陆军根据二战 时M4 时[[M4谢尔曼 坦克 ]] 的经验,哪怕设计中的坦克性能不足也必须立即投入生产,并持续改进弥补不足。因此,同时开展的T41,42,43项目中,T42项目最惨,仅有炮塔留下来和M46的车体结合成为了M47坦克。T41坦克则未经测试便获得了首批1000辆的大订单,只好临时简化设计以提高产量。而T43坦克还停留在木制模型阶段,此时军中再次出现了以约瑟夫·柯林斯 [[ 上将 ]] 为代表的坦克无用论 ,时任陆军参谋长的柯林斯上将曾在太平洋和欧洲战区指挥第25步兵师和第七军,作战经验丰富的他却发表声明称中型和重型坦克早已过时
海军陆战队的斯图尔特和理查德森中校再次站了出来。理查德森中校的报告指出,军方寄予厚望的实验型90毫米炮所依赖的破甲弹,其可靠性未能得到验证。试验型90毫米破甲弹的低初速使其1000米外的精度无法保证,传统破甲弹的自旋会一定程度低削弱其穿甲威力,这些缺点导致其无法对现役和在研苏联重坦的间隙装甲构成足够的威胁。因此,能够发射大口径动能穿甲弹的重型坦克才能有效对付 [[ 苏联 ]] 坦克。最终1950年12月,陆军订购了80辆T43,而海军陆战队更是动用了下一财年的预算,采购220辆T43重型坦克。
就在这段时间, [[ 朝鲜战争 ]] 的实战经验逐步改变了陆军对重型坦克的想法,比起早早下马T42项目,T43可以说是非常幸运了。历经了M47坦克的过渡,T48项目替换了T42,并吸收了部分来自T43坦克的设计经验, 让M48 让[[M48 中型坦克 ]] 成为了陆军眼中的红人。朝鲜战争的结束使陆军的注意力重新返回欧洲大陆,而核武军备竞赛使陆军用在重型坦克上的预算进一步削减。
[[File:M103zxtk2.jpg|360px|缩略图|右|'''M103重型坦克可用弹药之一——M469 尾翼稳定破甲弹'''[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00421 图片来自gamecores]]]
着M60 着[[M60 主战坦克 ]] 的服役,陆军以M60为标准同时也展开了对M48坦克的现代化升级,不仅动力全面柴油化,还改进了火控系统性能。本身就对载具可靠性和续航能力有较高要求的海军陆战队自然也坐不住,计划将自身的主力坦克升级到M48A3,喷火坦克升级为M67A2,并且在1961年6月下令将两辆M103A1重型坦克改造为M103A1E1样车,4个月后又追加了一辆样车的预算。
===正式服役===
1959年3月11日,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达成协议租借了72辆坦克并于五月和六月分批派往 [[ 欧洲 ]] 。租借协议的条款包括陆军有义务将这批坦克以良好的保养状态于1963年前归还,此外还有追加条款表示陆军需在有作战需求的条件下向陆战队提供72辆全新的M60主战坦克。
1964年10月至11月期间,陆战队的重型坦克参与了和平年代最大规模的两栖作战演习——Steel Pike演习,内容主要包括了横跨 [[ 大西洋 ]] 的调动以及在 [[ 西班牙 ]] 某处海滩进行的模拟登陆。8辆M103A1与友军中型坦克乘坐相同型号的登陆艇在韦尔瓦的滩头完成登陆,对21辆已经上岸的中型坦克进行支援。
===海外部署===
[[File:M103zxtk13.jpg|360px|缩略图|右|'''在炮手为感受M103重型坦克内部'''[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00421 图片来自gamecores]]]
M103重型坦克最重要的海外部署任务发生在 [[ 古巴导弹危机 ]] 期间,从1962年10月开始,美军在 [[ 古巴 ]] 周围部署了大量部队和舰队,不过陆战队第二师其实早已将部署在关塔那摩湾海军基地的守备部队扩充到一个步兵连,一个中型坦克排和一个炮兵连。直到古巴危机结束后,这个配置甚至有增无减,最终的方案为步兵营级编制的6个月轮换制部署,而重型坦克也作为直射火力支援力量编入部队。首批的第二坦克营将2个中型坦克连在战舰上待命,而装备了M103的C连则加入基地的守备部队。
[[ 越南 ]] 战争期间部署在太平洋海域的陆战一师,陆战三师和陆战五师某部所属的装甲部队都开赴 [[ 越南 ]] 之前将重型坦克留在了基地里,还有一些在 [[ 美国 ]] 本土的部队比如第一坦克营的C连,在基地里将自己的重型坦克移交给了兄弟部队第五坦克营D连,然后换装中型坦克赶赴战场。
[[File:M103zxtk11.jpg|360px|缩略图|右|'''绘画:演习阻击敌军的M103重型坦克'''[https://www.duozhuai.com/article/2018/1203/25827.html 图片来自多拽网]]]
M103重型坦克是 [[ 美国 ]] 为了应对 [[ 苏联 ]] “IS-3危机”而诞生的产物。虽然美国在重型坦克上的发展不如 [[ 苏联 ]] ,但M103重型坦克的研制成功还是在 [[ 美国 ]] 坦克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总体来说,M103重型坦克有一种生不逢时之感,当该坦克改成了M103A2型,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时,美国 的M60 的[[M60 主战坦克 ]] 已经即将服役了,M103的光环彻底被掩盖,最后也只能选择解甲归田。但它同样是幸运的,因为从这款坦克开始,美国设计的坦克开始有了自己国家的风格。<ref>[https://www.sohu.com/a/135855172_701548 生不逢时的带头大哥,美国M103重型坦克 ]2017-04-23 10:18</ref>
120毫米60倍径的M58坦克炮凭借高初速和尾翼稳定破甲弹,加上较为先进的测距仪及火控系统,能在较远的距离 对IS对[[IS-3重型坦克 和T]]和[[T-54/55中型坦克 ]] 造成很大威胁。虽然性能上足够完成其本职工作,但由于数量稀少并且不适合参加地形复杂的局部战争,M103重型坦克未能在战场上一试身手,缺乏实战检验这一点 [[ 征服者 和T重型坦克]]和[[T-10重型坦克 ]] 也是如此(T-10参加过一次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局部冲突)。
岁月如梭,随着1976年 [[ 国M103 国]]M103 重型坦克和1993年 [[ 俄罗 斯T斯]][[T-10重型坦克 ]] 的退役,重型坦克的发展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39,1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