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SFO模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SFO模型是中國的一個特定術語。

漢字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展台上一顆無可取代、熠熠閃光的明珠[1]。漢字之美,美在莊重典雅,形神兼具。她承載的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厚重歷史與燦爛文化[2]。她的美,是無與倫比的。

名詞解釋

SFO,即戰略中心型組織(Strategy-Focused Organization,SFO)的概念是平衡計分卡創始人哈佛商學院卡普蘭教授與諾頓博士於2000年正式提出的。SFO是以平衡計分卡為核心、以五項實施原則為指導的高績效組織管理形式。

這五項原則是:

1)高層領導積極推動變革;

2)戰略的有效傳達;

3)組織的整合和統一;

4)把戰略轉化為每個員工的日常工作;

5)使戰略成為一個持續的流程。

這些組織的執行官們通過運用平衡計分卡把各業務單位、職能部門、團隊、個人與企業戰略目標緊密聯繫起來,使他們關注於有關戰略的關鍵管理流程—基於戰略的計劃、資源分配、預算、定期報告以及戰略性管理會議,從而獲得突破性的業績。

2005年8月,卡普蘭教授與諾頓博士及其諮詢機構在對原SFO的核心流程進行改進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戰略中心型組織模型(見圖1)。同時在SFO的實施方法、工具等方面提出了更為有效的方法,並且充分整合了最新的IT 技術,將其全面融入了新的SFO模型中。

SFO模型主要內涵

SFO模型包括三個部分:

一個核心管理流程。建立以戰略為中心、以目標為導向的計劃-整合-學習-改進的閉環績效管理流程; 一套組合實施工具。包括實施方法、模版、流程,促使組織能將戰略執行落到實處; 一個先進IT平台。包含支持核心管理流程高效運營的不同應用組件。

1.一個核心管理流程

新SFO的核心管理流程更加提升了平衡計分卡的戰略管理優勢並吸收了戴明PDCA經典績效管理模型,形成了以戰略管理為中心,以目標導向的集成計劃、組織整合、人力資本整合、報告與分析、持續提高為過程控制的計劃-整合-學習-改進的閉環績效管理流程。

戰略管理:幫助企業形成以戰略為中心的管理流程,建立具有競爭優勢的戰略管理核心能力。

集成計劃:在戰略計劃、財務計劃、營運計劃間建立連接形成集成計劃,為企業建立一個達成業務戰略、高效部署資源的框架。

組織整合:確保企業戰略能有效分解到業務單位與職能部門,保持戰略執行的縱向一致與橫向協同。

人力資本整合:明確員工的學習與成長戰略,確保員工個人的目標、發展規劃與企業戰略得到有效整合,從而使企業戰略最終落實到每個員工身上,成為員工的日常工作。

報告&分析:建立一個對關鍵業績驅動因素進行監控、評估與分析的體系,使得企業各層級能迅速理解關鍵業績驅動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持續提高:確保組織能夠高效利用流程與工具識別問題根源,並有針對性的實施提高企業績效的解決方案。

2.一套組合實施工具

針對核心管理流程中的每個階段,卡普蘭教授與諾頓博士及其諮詢機構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與開發了系列的實施工具與方法。同時在計劃、滾動預測、業績分析等多個方面也進行了方法的開發與補充。

3.一個先進IT平台

IT平台是新的戰略中心型組織着力強化的部分。新的SFO 對基於企業戰略整合IT系統、評估IT系統戰略準備度、整合企業級商業智能與數據架構、應用績效管理組件以及數據呈現提出了指導性框架。

SFO的實施

SFO作為企業績效管理的全球最佳實踐之一 ,其建設涉及企業的各個層面,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各個組織可根據自身的管理基礎、亟待解決的問題、期望建立的核心能力等,在SFO的整體框架規劃指導下,從三個不同層面切入。

1.從戰略管理切入

通常通過實施平衡計分卡達到描述、評價與管理戰略的目的。

2.從營運管理切入

計劃預算在企業績效管理中是比較常見的切入點。計劃預算事實上就是一套數字化了的戰略目標體系,並通過將其分解到組織各層次、各個項目、各項活動中而將戰略目標轉化為了具體的經營目標,因此計劃預算作為企業戰略與運營的銜接系統,比較容易成為企業績效管理實施的基礎和出發點。另外,對於包括多個分支機構的大型企業集團,尤其是境外分支機構需要處理不同會計準則與不同法律約束背景下的財務數據的企業也常可從合併報表環節切入。

3.從IT平台切入

包括數據管理與分析功能的IT平台在確保管理流程成功執行企業戰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對於已實施ERP具有大量數據資源的企業,商業智能系統BI也往往稱為企業建立BPM的常見切入點。

SFO的管理與CFO角色的轉變

2005年5月卡普蘭教授與諾頓博士在「戰略管理辦公室宣言」中指出,戰略中心型組織一般都在總部設置了一個全新的機構,即戰略管理辦公室,負責監督所有與戰略相關的活動。並指出戰略管理辦公室一般有兩種運作模式,一種是建立一個由CEO直接領導的機構,另一種模式是由CEO與CFO雙重領導的模式。後一種模式突出體現了IBM在2003年全球CFO調查報告中所指出的CFO角色轉變的特徵,同時也是海波龍(Hyperion)在大力推行BPM與BI應用時所預言的一種趨勢。IBM在報告中指出,CFO的職責正在快速擴展。CFO的重心正在從「企業運營者」向「企業績效的管理者和戰略優化者」轉變。傳統上僅僅作為財務信息管理者的 CFO們,將在所有的關鍵性信息(諸如,客戶、供應鏈、員工等)上擔任類似的角色以確保這些信息的一致性、精確性和實效性,而這正是監測和推進企業績效管理的關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