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皮卡汀尼導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STANAG 2324导轨)
前往: 導覽搜尋

皮卡汀尼導軌(英文:Picatinny rail /ˈpɪkətɪni/或/ˌpɪkəˈtɪni/),簡稱皮軌(Pic rail),又稱MIL-STD-1913導軌、STANAG 2324導軌,是一種槍械上的導軌界面系統。與類似的韋弗式導軌(Weaver rail)一樣,用來為戰術附件提供標準化的安裝平台[1]

歷史

由於特種警察特種部隊開始在他們的武器上裝備一些越來越大的戰術附件,例如手電筒紅點瞄準鏡以至提把,接口組件的標準化與通用化以提高安裝選項,日漸的成為必要處理的事項。這也就是後來用來提供多兼容的標準化附件平台的導軌界面系統(rail interface system,簡稱RIS)概念。

首先在1950年代,W·R·韋弗公司(即後來的韋弗光學公司 Weaver Optics)的創始人威廉·拉爾夫·韋弗(William Ralph Weaver,1905~1975)推出了一款新的導軌設計,將舊式燕尾槽加寬並把原來的銳角邊棱改成了下傾斜面以增加有效附着面積。新導軌上方開有橫槽,以便附件可以用橫向螺絲加緊輔助固定。這種設計優於燕尾槽,很快就被各大廠家相繼模仿,同時也被命名為韋弗式導軌(Weaver rail)。但是韋弗導軌缺乏市場統一標準,各大廠家根據自己喜好設計出的尺寸不一,加上橫槽間距沒有標準化,槽寬較窄導致即使有橫向螺絲也會因為太粗或者和橫槽位置不匹配而無法使用,使得附件固定質量時好時壞。1980年代之後,市面上規格不統一的韋弗導軌已經無法滿足軍方的要求,改進導軌系統迫在眉睫。

1992年,美國陸軍部指派長期負責輕重武器彈藥研發和生產的新澤西州皮卡汀尼兵工廠(Picatinny Arsenal)進行標準化輕武器配件平台的研究工作,由資深機械設計師加里·胡茨馬(Gary Houtsma)為項目總負責人。胡茨馬團隊隨即收集了武裝部隊庫存和市面上銷售的20多種不同規格的韋弗類導軌,在仔細比較後總結出了規格平均值,並且確定了45度側傾的斜面標準。隨後胡茨馬命令廠房拿出一份最易於生產檢驗的設計方案,車間以105毫米M119榴彈炮的滑軌設計為參照加以縮小設計了一款新的導軌系統。之後,胡茨馬團隊將成品帶往伊利諾州的岩島兵工廠(Rock Island Arsenal)進行審批和試用,最終定為軍方標準,編號MIL-STD-1913(軍用標準1913號)。1995年2月3日,美國軍方正式批准通過2324號標準化協議(STANAG 2324),將1913導軌指定為北約國家制式單兵輕武器附件平台,並以其設計團隊所屬單位命名為皮卡汀尼式導軌。相比韋弗式導軌,皮卡汀尼導軌的橫槽寬度和間距都有非常嚴格的尺寸和公差標準,使得韋弗導軌的配件大部分都能反向兼容順利轉換到皮軌上,同時也考慮到了之前沒有解決的受槍管熱量影響而膨脹的問題。2014年,胡茨馬本人因為帶領團隊研製皮軌而被美國陸軍頒發聖莫里斯獎章(Order of Saint Maurice)。

1994年8月,隨陸軍ACR計劃的經驗,皮卡汀尼導軌於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改良的M4上獲得採用。1994年12月,M16A2E4步槍和M4E1卡賓槍的規格得到通用類型分類。這兩個型號是以M16A2步槍M4卡賓槍為基礎,並且將上機匣修改為新型「平頂式」機匣,原AR-10槍族的攜帶提把以導軌取代[2]

視頻

皮卡汀尼導軌 相關視頻

>為什麼我國的輕武器抵制皮卡汀尼導軌?
外國公司爆改中國出口的97,加了皮卡汀尼導軌,快認不出來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