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拉伊奇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薩拉伊奇克Saraychik,古老的居民區位於Zhayk河右岸,距離現代城市阿特勞有55公里。它始建於十三世紀中葉,由Batu khan(1227-1256)創建,位於歐洲和亞洲之間的戰略位置。 眾多歷史資料提到,這座城市是絲綢之路[1]上的重要商業中心,也是金帳汗國、Mangyt Urt和Nogai Hodre等州的政治中心。 1580年,這座城被哈薩克軍隊摧毀,這是其結束的開始。城市[2]的城市風格顯示其與鹹海和錫爾河地區的城市中心的聯繫。
相關諮詢
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狹義的「絲綢之路」是指起始於古代中國長安或洛陽,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絲綢之路起點是以國都為準的,西漢時期起點在長安(今西安);東漢時期起點在洛陽,期間絲綢之路第一次延伸到歐洲。魏晉南北朝有洛陽、長安、平城、鄴城等多個起點,還一度以建康為起點;隋唐為大唐西市、開遠門和隋唐洛陽城;北宋為開封。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1877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把「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並正式運用。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元、明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的陸上絲綢之路的東段「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首例跨國合作而成功申遺的項目。
2013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
參考文獻
- ↑ 絲綢之路到底是怎樣的一條「路」?,搜狐,2024-08-13
- ↑ 中國十大城市標誌性建築,你去過幾個? ,搜狐,2017-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