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TE1型柴油机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TE1型柴油机车(俄语:ТЭ1)是苏联铁路第一代柴油机车车型之一,由位于乌克兰的马雷舍夫工厂设计制造,1947年至1950年间生产了近300台。

苏联卫国战争结束后,为了满足铁路运输需要,苏联开始在总结以前试制柴油机车经验的基础上,研制新一代电力传动柴油机车。1947年,马雷舍夫工厂通过参考美国出口苏联的Da型柴油机车,研制了TE1型柴油机车。TE1型机车采用直—直流电传动,动力装置为一台6气缸直立式柴油机,柴油机装车功率1000马力,轴式Co-Co[1]

背景

俄罗斯内燃机车发展史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末,当时俄罗斯的铁路工程师已经开始计划试制内燃机车。至1900年代初,柴油机开始作为船舰动力并获得普及,并有许多以柴油机为动力的潜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与作战,有力地证明了柴油机用作运输工具发动机的优点。柴油机车的研制也在一步步的向前摸索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1922年成立后,苏联劳动国防会议作出了建立内燃机车制造工业的决议,奠定了苏联内燃机车发展史的起点。1924年,列宁格勒的波罗的海造船厂、红色普季洛夫工人工厂等工厂合作试制了世界上第一台用于牵引列车的干线柴油机车,称为GE1型(ГЭ1)。1927年,苏联成立了交通人民委员部内燃机车局,此后苏联又试制了多种类型的柴油机车原型车,以客观选择适合苏联铁路的柴油机车类型。1931年,苏联成功研制了Eel型柴油机车(Ээл),并投入小批量生产;同时,苏联在土库曼斯坦境内的外里海铁路(中亚铁路)建立了世界上首个内燃牵引区段,并在阿什哈巴德建立了首个内燃机务段。

美国的内燃机车发展虽然略晚于苏联,但从1930年代后期开始迅速发展,柴油机车产量快速增长,甚至超过了蒸汽机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波斯湾港口出发、直抵达巴库里海的伊朗纵贯铁路成为盟国向苏联提供援助物资的主要通道,为了满足伊朗纵贯铁路的运输需求,由美国陆军新设立的波斯湾后勤司令部于1942年9月接管之前英国控制的伊朗运输事宜,美国陆军并向美国机车公司(ALCO)订购了大批RSD-1型柴油机车投入伊朗使用。鉴于RSD-1型柴油机车在伊朗纵贯铁路的良好表现,这种机车也吸引了苏联方面的兴趣。1943年,苏联人民委员会开始讨论从美国引进柴油机车的计划。1944年,苏联交通人民委员部向美国方面提出了援助柴油机车的请求,同年美国批准向苏联提供100台柴油机车,由美国机车公司和鲍尔温机车厂分别提供50台轴式为1Bo-Bo1(1-2о-0—0-2о-1)的柴油机车,苏联考虑有关建议后,决定改为引进100台轴式为Co-Co(0-3о-0—0-3о-0)的柴油机车,美国机车公司和鲍尔温机车厂分别提供70台Da型机车(Да)及30台Db型机车(Дб)[2]

视频

TE1型柴油机车 相关视频

俄罗斯内燃机调机车1686号 苏联经典涂装
柴油机车列车时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