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7月27日 (三) 10:26 由 紫若冰仙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ed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using HotCat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的圖片

宣(拼音:xuān)是漢語常用字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宣本義是帝王接見臣民的大廳,又稱宣室。宣室是頒布詔令的地方,故"宣"又引申有普遍、傳播、宣揚等意義。由公開說出又引申為疏導,如宣洩。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宣

漢語拼音; xuān

注音字母; ㄒㄩㄢ

平水韻目; 下平一先

部首; 宀

筆畫數; 3+6

五筆; PGJG

倉頡碼 JAMA

四角碼; 3010 6

統一碼; CJK 統一漢字-5BA3

造字法; 形聲字

結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字級; 一級(1695)

異體字 ࠖ�、ࡨ�、ࡩ�、ࡪ�

文字溯源

形聲字。"宣"在甲骨文(圖1)中已經出現,外部為"宀",意指這個字的本義與建築、居室等有關;中間為"亘(xuān)",其字形像迴旋的水流,於此作表示讀音的聲旁,卻也能讓人聯想到殿宇的幽深、聲音迴旋之狀。周代金文(圖2、3)構型與甲骨文相同,但是中間出現了兩個漩渦形,其上面或下面加上了一個裝飾性的筆畫。到戰國秦代文字(圖4)中則在上面和下面各加一個裝飾性的筆畫,或把原像旋渦形的筆畫變成"日"形,以便於書寫。小篆(圖5)保留了漩渦形。漢代隸書(圖6)又將漩渦形寫作"日",結構也由篆書的半包圍結構變為上下結構,為楷書所沿襲。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七】【宀部】須緣切(xuān)

天子宣室也。從宀Ģ聲。

說文解字注 天子宣室也。

段注:蓋謂大室,如璧大謂之瑄也。《賈誼傳》:孝文受厘坐宣室。蘇林曰:宣室,未央前正室也。天子宣室。蓋禮家相傳古語,引伸為布也,明也,徧也,通也,緩也,散也。

從宀,Ģ聲。

段注:須緣切。十四部。

廣韻 須緣切,平仙心 ‖亘聲元3部(xuān)

宣,布也。明也。徧也。通也。緩也。散也。須緣切。九。

康熙字典 【寅集上】【宀部】 宣·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6

古文:ᩦ

《唐韻》須緣切。《集韻》《韻會》荀緣切。《正韻》息緣切,並音瑄。《說文》:天子宣室也。從宀Ģ聲。徐鉉曰:從回,風迴轉,所以宣陰陽也。

又《爾雅·釋言》:徧也。《詩·大雅》:既順乃宣。注:順,安。宣,徧也。

又《左傳·賈注》:通也。《詩·周頌》:宣哲維人。注:宣,通。哲,智也。

又布也,散也。《書·皋陶謨》:日宣三德。《禮·月令》:季秋,會天地之藏,無有宣出。注:物皆收斂,無有宣露出散也。

又《增韻》:召也。《包佶詩》:隔屛初聽玉音宣。

又《爾雅·釋言》:緩也。

又盡也,明也,示也。《周語》: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

又《左傳·成十三年》:是用宣之,以懲不壹。

又《詔書別錄》:唐故事,中書舍人掌詔誥,皆寫兩本,一為底,一為宣,在中書可檢覆,謂之正宣。

又《諡法》:善聞周達曰宣。一曰聖善周聞曰宣。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車人之事,半矩謂之宣。

又《爾雅·釋器》:璧大六寸,謂之宣。郭璞注:《漢書》瑄玉是也。瑄宣同。

又州名。吳宣城郡,唐改宣州。

又姓。《正字通》:東漢人宣秉。

又頭髮皓落也。《易·說卦》:巽為宣發。注:發早白也。今文訛作寡發。《釋文》:寡本作宣。

又葉相倫切,音荀。徐幹《齊都賦》:日不遷晷,玄澤普宣。鶉火南飛,我後來巡。

《集韻》:本作ᨈ。

字形書法

【筆順】①丶(點)②丶(點)③㇖(橫鈎)④一(橫)⑤丨(豎)⑥㇕(橫折)⑦一(橫)⑧一(橫)⑨一(橫)

【寫法】❶"宀""亘"寬窄相當。❷"宀"首筆點在豎中線上端。❸"亘",上橫在橫中線上側;"日"略扁,上寬下窄,㇕(橫折)的橫段在橫中線下側;末筆橫與"宀"等寬。[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