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門上貼着封條的日子(張引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門上貼着封條的日子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門上貼着封條的日子》中國當代作家張引娣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門上貼着封條的日子

眼看金牛歸去,寅虎來到,沒有料到,單元樓門貼了一張薄薄的紙條。

那是周日下午,經過前兩天申請檢測,老公終於能去高速路上接將要歸家的兒子。兒子在外上學,放了寒假,遇上疫情肆虐,歸家需要一系列手續。

「啪啪」兩聲,林子忙去開門,忙碌的我也忙出來,準備讓父子倆消毒洗漱。可林子悻悻退回,「不是哥哥,門開不了。」我一愣,忙去開門,誰知門根本開不了。我一急,用力拉門,門還是開不了,外邊好像有人拉着。我問:「誰呀,幹啥呢?」

「家裡有外省回來的。"

「沒有,還沒有回來。」我邊說邊開門,門還是緊緊的。

我就說:「進來看看,有外省回來的嗎,人還在路上呢。」門這才鬆了,外邊三個人,不相信的神情。雖然戴着口罩,可明顯感覺他們半信半疑。我連忙戴好口罩,也催促林子戴好,請他們進屋檢查,三個人據說是社區的,他們互相看看,終究沒有進來,只留了一句話:「外省回來的要隔離。」

晚上,兒子回來吃了,我要往外扔垃圾,一開門,一道白色的封條橫在門上。我啞然而笑,虧我沒有用力,不然這道封條會「啪」的斷開,這樣,我就算居家隔離了。

這段時間病毒鋪天蓋地而來。一下子,我們的十三朝古都被迫迎戰,同在這方黃土地的小城也如臨大敵。上級果斷髮令,學生回家,教學改為線上。對於這個決定,大家絲毫也不陌生。前年的武漢疫情,去年小城的一例確診,再到近期省會的病毒,我們每個人都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兒子所在地,屬於低風險區。可回來,還是要注意防範,按照小城的疫情防控政策。

其實想想也好,成天忙忙碌碌,難得在家。現在放寒假了,一家人居家,既保護了自己,也保護了別人。雖有些憋屈,可安排好了,不失為一種快樂。我就簡單分配了一下,南邊臥室,我的主戰場;北邊是老大的;客廳大,歸老二,搬張桌子,寫字打鬧就開了;老公,就剩下餐廳和陽台了。老二大聲說:「不行,不要我爸,他愛聽戲,這離我太近,影響我哩。」我只好說:「你爸,我收留算了。」然後,大體作息時間一安排,早上最遲八點半必須全部起床,晚上十點老二睡覺,十一點其他人全部睡覺,就安心居家了。我打算做好飼養員的同時,好好看兩本書。莫言的《晚熟的人》,還有余華新出的《文城》一直都沒看,爭取趁着這幾天看看。

誰知,居家的前幾日,一點也不安生。第一天,一會兒,修改航天夢的徵文;一會兒,老二老大就要讓評理;一會兒,就到做飯的時間了……吃飯時,我宣布,一頓飯保證三個菜就行,不准挑剔,特殊時期,特殊對待。後來就看到通知,開全乾會,我忙給領導打電話請假說明情況。

第二天,給同事修改了篇隨筆,寫了份推薦詞。中午時分,舅忽然打來電話,說在家門口,大門鐵將軍把守,不見爸媽的人。我又坐機、手機打了一通,都沒有人接。看着外邊凜冽的寒風,我忍不住埋怨爸媽,三九天這麼冷,何況刮着北風,還去幹啥呢?我正一愁莫展,舅說,媽回來了。誰知,媽接過電話,又是一通質問:「昨天晚上咱村群里發通知了,今天打疫苗,你怎麼不給我說。我剛才緊趕慢趕,到衛生院人家都走了。」

我忙解釋了一通:「你的時間沒有到,我昨天看到了,人家沒有你的名字,就沒有給你打電話。你第二針是八月底打的,六個月後才能打第三針。你先好好招呼我舅。」安撫好老媽。我長吁一口氣,爸媽年紀大了,我一直關注群里的動靜,村上有什麼事,都是第一時間告知爸媽。這不,媽剛才肯定是聽別人打針回來說的。

緊接着,單位要課後服務的總結,文字不擔心,實實在在上課了,好總結。可圖片呢,備課、作業都在辦公室,後來的活動因為改成線上教學,又沒有舉行,我是抓耳撓腮,翻遍家裡的資料,終於找到幾張能證明的照片,大半天時間就過去了。

晚上,又看到值班的安排,自己明天早晨值班,我一下傻眼了,前思後想還是給主管領導開口。非常時期,也不知他人情況,和別人調換不好意思。還好,領導調整了一下,後邊多值一晌。

忽然,手機響了,接通才知,一個姐們的娘家父親走了,自己束手無策,啥忙也幫不上,只能是忙發去慰問,用紅包表達自己的心意。處理完一切,自己這該死的鼻子又堵得慌,半個月來,鼻子時不時就出個難題,我只好又忍住按摩了幾分鐘。稍稍緩解了,我坐到書桌前,準備完成總結的美篇。老二又吼開了:「媽,我要洗臉,刷牙——」,「爸給你倒水。」還好,老公去了。自己總算在十一點鐘完成了總結的草稿。

臨睡時,忽然想起明天晚上,市小說群要點評小說《影子》,自己忙得根本沒有顧上看。還是違反規定,延長一會兒吧。

第三天,給孩子們包了一頓餃子。不用說,剩下的時間又是打仗滅火的了,老的小的,家裡家外,熟人朋友,反正還是沒有看到自己想看的書上。

門上貼着封條的前三日,依然煙火瀰漫,忙碌充實。看來居家隔離這半個月時間,根本不用因為寂寞難熬而想着出去,也好,志願者們奔赴前沿,自己宅家隔離,都是共同的目的,萬眾一心,防疫抗疫。 [1]

作者簡介

張引娣 渭南市作協會員,江山文學小說編輯, 中學語文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