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笨」到極致就是「聰明」(齊瑞珍)

「笨」到極致就是「聰明」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笨」到極致就是「聰明」》中國當代作家齊瑞珍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笨」到極致就是「聰明」

笨」到極致就是「聰明」

———讀張宏傑《曾國藩傳》有感

最近讀張宏傑著《曾國藩傳》頗有感觸和收穫,最初我對曾國藩的印象只停留在他是「晚清中興第一名臣」,平定了太平天國和興起洋務運動這些寫在歷史書上的文字。對於他的家世、為人、文學等方面的貢獻我是孤陋寡聞、知之甚少。

而此書從曾國藩的七次科舉之痛開始,到中進士、進翰林院,立志做「聖人」、直至躋身六曹、創建湘軍、坐困江西、決戰安慶、貢獻天京、剿捻失敗和抑鬱而死,可謂是宦海沉浮、變數無窮,一個持續奮鬥者的人生畫卷向我們徐徐展開。

曾國藩出身平庸,家族五六百年沒有出過秀才,智商也不高,一個秀才考了七次,身體稟賦很差,一生與多種嚴重疾病相伴。年輕的時候,性格中還有很多毛病,那他為什麼能完成脫胎換骨、超凡入聖的變化?達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呢?

我覺得曾國藩一生成功的第一個秘訣,就是立志高遠。「立志」對一個人的精神成長是至關重要的,曾國藩對這一點體會極深。他曾說過,立志譬如打地基。「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業。……如居室然,宏大則所宅者廣,託庇者眾;誠信則置趾甚固,結構甚牢。」只有基礎廣闊、結實、才能在上面蓋起宏偉壯觀的生命之殿。

而曾國藩直接把目標鎖定在了自我實現,也就是做「聖人」「完人」。以「完人」為人生目標,確實稱得上是「取法乎上」了。這一志向,驅動他一生不在小誘惑、小目標面前止步,促使他在多大的困難面前都不苟且、不退縮。

曾國藩的第二個成功的秘訣,就是崇尚笨拙。今人尚巧,辦事越巧妙,越少費力氣,越走捷徑,當然就越好。很多人辦事,都追求高效率,甚至不擇手段。然而曾國藩不這樣。曾國藩說:「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就是說,笨拙勝過機巧。辦事笨拙,才靠得住。

所以他一生做事從來不繞彎子,不走捷徑,總是按最笨拙、最踏實的方式去做。涓滴積累,水滴石穿,追求的是紮實徹底,一步一個腳印。他做人講究「拙誠」,人以偽來,我以誠往,不玩心眼。他帶兵講究「結硬寨、打呆仗」從不憑奇謀詭計,只憑堅忍踏實,死磕到底。這種方式正如「重劍無鋒」,表面上看起來滯鈍,實際上鋒利;就好比郭靖的降龍十八掌,表面上簡單笨拙,實際上卻大氣厚重,所向披靡。

而他成功的第三個秘訣,就是自律堅持。自他三十歲這一年,決定要脫胎換骨,重新做人,立下學做「聖人」之志後,他就開始堅持寫日記,在日記當中,他給自己立下了十二條做人的規矩:早起、靜坐、讀史、謹言、養氣、保身、練字、夜不出門等。他不是那種常立志而不堅持者,而是立長志就必須堅持下去的人。

曾國藩一生最推崇的品質就是「有恆」。要做到有恆,當然很不容易。曾國藩說:「極耐得苦,故能艱難馳驅,為一代之偉人。」曾國藩也經常遇到熬不下去的情況。在這個時候,他只有一個辦法:以強悍的蠻勁打通此關。

我們看曾國藩的日記,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這一生,就是不斷自我磨礪的一生。從青年到老年,曾國藩都生活在不停地自省中,每天都在日記中不斷反省自己的缺點,糾正自己的行為。從生到死,他都生活在「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戰戰兢兢」之中。

在一次又一次的反覆磨鍊和打磨中,曾國藩的胸襟、見識和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最終達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就立功而言,他從一介書生起家。創立湘軍,統率群雄,挽狂瀾於即倒,扶大廈之將傾,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使中國傳統文化免遭徹底毀滅的命運,延續清王朝的生命六十餘年;就立德而言,他時時以聖賢標準要求自己,每日日記以反省,且把日記交付同僚、子女閱讀以監督幾身,道德修養近乎純粹;就立言而言,他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大儒,對理學研究身體力行,登堂入室,造詣頗深,留下了洋洋數百萬言的全集,其精深博大之處可以讓學者終身沉浮其中,其家書語錄直到今天仍讓普通人受益匪淺。」

晚年,曾國藩總結自己的人生體會說,人的一生,就如同一個果子成熟過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與天的栽培,會讓一棵樹靜靜長高,也會讓一個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地長得萬丈高。」

作為一個資質平平的普通人,我要學習他的堅韌不拔、勤奮努力、自省自律等優秀品質,敬佩和崇敬他的家國情懷和民族大義的愛國精神,他的一生殫精竭慮、苦苦支撐,甚至在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都在傳遞大義,播撒希望種子,他在我的心裡樹起了一座令人不得不肅然起敬的豐碑。[1]

作者簡介

齊瑞珍,山西省女作家協會會員、臨汾作協會員、洪洞作協副秘書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