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書一古城(林海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書一古城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一書一古城中國當代作家林海燕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書一古城

初冬時節,一座灰白古城的輪廓慢慢顯形。從高鐵站出來,人來人往中,看到站台的名字:洛陽龍門站。打車到達東山,東山還有另一個名稱:香山。

初雪散淡,仿若白色的蟬翼精靈。這顯得凜冽的雪之氣息與這座古老城市相互融合,無衝突之氣,忽然已從南方「殺」至中原。到達東山,入住賓館。我饒有興致地想從牆上的佛像與人物畫像中捕捉到些許或悍野或平和的風情,那些融合了漢族與其它少數民族血液後的面孔,依稀有,仿若似,如同已然捕捉到痕跡,卻又懷疑或許只是自己的錯覺,這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也許真的與平日所見南方人有別,只是也許一種主觀意象吧?一陣清淡香氣散在空氣當中,不知是哪一種植物或是哪一些植物混雜散發出的味道。出門探看,這位於東山之上的賓館,花木繁多,慢悠悠行走在山中,凜冷的空氣讓人振奮。

繼續在山中凜冷冬風當中散步。觸目而見的各類花木:迎春、月季、桂樹、柳樹、松竹。迎春花於蕭瑟的枝頭悄然綻出一些嫩黃花苞,若有風過。輕輕搖曳------不知為何突然想到,身外即是那傳說當中的蒼茫伊河。不知為何竟覺得它是有呼吸有脈搏的——不,這河就是有呼吸有脈搏的,我的直覺不曾出錯吧,要知道它是一座古城的母親河呢。

尋一處樹下石凳,坐於其上,取出背包里的一本書,曾被多次翻閱過的書,有古香古色的封面,有簡雅優美的題目:《洛陽伽藍記》。這着實是一本奇怪的書。當然,它是繁麗的,用文字記錄一座又一座的寺院。然而,現在這些寺院在古城裡已經蕩然無存了,它們只以文字的形式保存在一本古書當中。我覺得我可以把它當作是一本「尋寶書」,我的興趣點很長時間內被牽引到那些奢美得讓人目眩的「伽藍」所在的古城:洛陽。因為它不僅曾經有過奢美的古寺院,更有着一段又一段在這個古老的東方文明古國不同凡響的歷史傳聞。我希冀在已經嶄新的年代當中挖掘出些許的古意,具有濃厚底蘊的古意。

散漫翻動書頁,有時跳讀,有時細讀,於我而言,它的確起到「牽引者」的作用。重讀《景明寺》一篇:「景明寺,宣武帝所立也。景明年中立,因以為名,在宣陽門外一里御道東。」那「爽屹獨美」的「形勝之地」曾有過的興盛佛事,「金花映日,寶蓋浮雲」的描述里仿若依稀可見昔日一個囂悍民族在這煌煌京洛的時而囂傲時而虔誠的身影。

這的確是是一座可以與歷史拉近距離的古城。有無數存留至今的古老印記。仿若潛入那時光深處,不如穿越朝代,何妨尋古探幽,採擷這蒼茫古城的無限詩意。

依稀中,又有沁人心脾的清香。於這清香當中,合上這優美的《洛陽伽藍記》,是的,可以於書中越過重重伽藍——跳躍——,此書,它依舊起牽引的作用。牽引我到這美麗香山中,跳躍時空的距離,跟隨歲月流轉,時代更迭,由魏晉至南北朝,五代十國輪番換,再由隋到唐,探尋不同朝代在此留下詩詞歌賦的清傲風格與優美印記。

此中既有戴暠《煌煌京洛行》「鑄銅門外馬,刻石水中鯨」的厚重精緻,亦有范雲《別詩二首》「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的新巧別致,既有韋應物《登高望洛城作》「雄都定鼎地,勢據萬國尊」的輝煌,亦有陳與義《歸洛道中》「洛陽城邊風起沙,征衫歲歲負年華,歸途忽踐楊柳影,春事已到蕪菁花」的蒼渾豪雅,和陳與義那首銷魂中含無限感慨的《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詩與詩人,如何能少得了那新樂府運動主要倡導者、被稱為「詩魔」、曾長居於此山中、而後長眠於此山中的醉吟先生、香山居士白居易先生呢?

一陣綠意撲入眼帘,腦中湧現一首《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風景舊曾諳,能不憶江南。」憶江南憶江南,後來回歸洛城的詩人,偶爾雖會憶起江南,但大約對於詩人而言最溫暖其實還是這中原恢宏的洛陽城吧,要不然為何稱自己作「香山居士」呢?

天色已經越來越暗,風吹過,只覺得那是古老的風。這山上,曾經走過多少有名有姓的人兒了。那平和優美的香山居士,他會從詩集中一躍而出嗎?他偶爾會依舊在這香山小徑上緩緩踏足而過吧。這樣的想像在微黑的夜色當中居然並不覺得驚悚,大約是因為從小到大,對這個詩人的名字過於熟悉的緣故吧,因此明明有時間與空間的距離,卻如同親切的老朋友一般,是詩人那些平淡清新的詩句的魔力,那是古老中國與繁華唐代才能出現的詩人與詩句。

在那深秋時節,會是滿山紅葉如同蝴蝶飛舞的盛景,詩人白居易,是否算得上是他的節日呢?在這盛大節日裡,詩句仿若可以從香山上的任意一叢花草竹木當中拾取而來。如此優美清雅的中國詩句,其清幽美好足可以讓喜歡它的人為之失了魂魄。

然而,即便如此,詩人依舊不過是點綴之一吧?這兒也是華夏文明與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啊,是「東漢、曹魏、兩晉、北魏及隋唐時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十三朝古都」也可以算是一張名片呢。想想那些曾在此留下深足印的朝代:夏、商、西周、東周、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

入睡前,又翻開這本書:《洛陽伽藍記》。那清簡穠美的文字在一頁一頁的鋪寫中引領着我穿越時空。《洛陽伽藍記》,它又一次發揮它的引領作用,它引領我穿越北魏那些古老寺院,任意穿梭於各個朝代無數盪氣迴腸的歷史事實與故事傳聞,它引領我品味這座古城厚重的歷史與文化底蘊,也或許其中的某些是真實發生過的。任意拾取這株歷史「古樹」上的一葉,都能綴成一首詩。一段散文。一篇小說。

一座昔日的巍峨皇城。「漢魏洛陽故城」,那兒現在已成普通村落,昔是奢華宮樓、肅穆明堂與莊嚴太學,今是荒田與廢墟。

一條古街道。在古城安然入睡的又一夜。當天色亮白,看到灰白天空,幾縷涼薄陽光顯得清冷,慢慢行走在街道上,河岸的楊柳褪去曾有的一身綠裝,只剩灰白的枝條無言靜默在風中。

在古街隨意遊走,初冬的洛陽街頭從容而略顯凜冽。那成排的商店與小吃店顯示着這個城市的從容和隨意,有人手裡拿着燒烤,有人捧着水果在不慌不忙地吃着。與南方某些古城的破落精緻不同,這個古城是破落中依舊有豪闊從容之氣。

天色漸晚,看到一些色澤灰褐的老屋,偶一抬頭,看到「阮籍故居」,在一座不起的古舊屋子上頭,牆漆剝落的牆面,橫雜的電線杆,白色燈泡己點亮,字牌上有箭頭指向幽暗長巷子。呵呵呵,你好啊,阮籍。夜己深,那安靜幽雅、青磚灰瓦的舊居,己然關門休息,隨興而走,不刻意去走訪,你也許還在故居中,倚竹而眠,與風同醉,不去驚擾。繼續前行,知否知否,千年寒風不變,如若羅列,會有一長串名字就伴隨着那凜冽寒風竄了出來:伏羲、大禹、商湯、曹孟德、拓跋宏、劉邦、楊廣、武則天、趙匡胤、伊尹、蘇秦、呂不韋、班超、張衡、蔡倫、張仲景、嵇康、阮籍、劉徽、范仲淹等等,難以羅列。多狂多狠多瘋癲多有才的角色都有,忍不住慨嘆:都是很酷很瘋狂的傢伙啊。

一條蒼茫河流。「高闕巍峨,群山逶迤,伊水形勝」。終於近距離見到伊河,龍門大橋甚是壯觀,伊河兩岸,遊人甚眾,雖天氣寒冷,路邊一叢叢迎春花卻己綻放金黃花朵,把河岸點綴得分外美麗。伊河畔的龍門石窟雖說是十窟九空,然依舊可看到造像之細膩精美,飛天、侍從、蓮花、忍冬等亦精緻,從中可窺見當年形盛。

一段可歌可泣之傳說。「關林」從眼前一閃而過,未曾進去,但遠遠望去,仿佛熱鬧之極,這是否也是能顯示古城氣蘊的場地?

一座莊嚴而熱鬧之寺院。此時恰值臘梅盛開,寺內寺外都盛開茂盛的金黃色的臘梅,花枝繚亂,都開得快瘋掉了,無數綻放的花苞正值最盛期,清冷的香氣伴隨着繚繞的檀香與莊嚴的佛寺,儼然是初冬里古城的另一道風景。寺院內之「釋源美術館」精巧別致,欣賞館中之展品,細細觀看《蘭亭序》臨摩字帖,亦被一幅《綠牡丹》圖所吸引,用冷冷之綠色調,塗畫着一種代表富貴與華麗的中國古老花朵,使得它從俗艷變身為清艷。

「清洛象天河,東流形勝多」,一座依洛河而建的公園——洛浦公園,它此刻顯得安靜清寂,洛河正處於枯水期,自然見不到「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輕淺出見瓊沙」之勝景,那河岸邊長長的江柳,枝條灰白蕭瑟,遠處,一片蒼茫。租了腳踏車,在兩旁綠植中穿行而過,凜冷風中,依舊有綠意盎然的各種花木,只是洛河的遠處,依舊蒼茫。

還未到牡丹花開的時節,所以這些在牡丹花開季節人滿為患的公園顯得清冷,仿古的闕台有種讓我無法說出來的穿越感。我又開始深深地懷念那些己然被燒毀掉的莊嚴城樓與巍峨闕台,回想《洛陽伽藍記》中所寫到的那些諸如建春、東陽、青陽、之東面門,開陽、平昌、宣陽、津陽之南面門,西明、西陽、閶闔、承明之西面門,以及大夏、廣莫之北面門,以及城門外之「三道九軌」,不知真正還存留幾多痕跡?。

我突然又想起自己的希冀:在已經嶄新的年代當中尋覓些許的古意與曾有的激昂,具有濃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古意與激昂。但也許這種古意與激昂是無處不在的,並且與現代相融,那是一種略顯散淡的古雅,一種略顯衰微卻依舊從容的大氣,一種從容中的激昂。抑或許那只是我片面的看法與印象?但無疑,它依舊讓我感到一種春天的新意與凜冷風中的振奮。

那本牽引我來此古城的《洛陽伽藍記》依舊「從容閒雅」地躺在我的背包中。

坐車去往鄭州的途中,車至一服務站停了下來,頗為熱鬧。下車,抬頭看,車在站內,隔着公路,一個隱隱山影入侵視野,如同水墨畫,山體上有疏淡雪跡,那山影若在遠處,又仿佛就撲在眼前,似乎海市蜃樓,又如同一幅絕美簡筆畫,正想着:此為何物?如此霸氣突兀,立於天地之間。司機笑說:這是嵩山。想起「月明直見嵩山雪」的美句,為這崢嶸嵩山之壯姿而驚嘆,任何言辭去讚美它都不過份。這是古城洛陽亮麗的點綴,只能說:為祖國山河之壯美而折服。坐在車裡,車開動,從車裡看窗外依然可見嵩山之清峻身影,直至它完全看不見。而那灰白的洛陽古城的影子,仍在心頭長久迴旋。[1]

作者簡介

林海燕。福建連江縣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