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蘇建語余曰》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蘇建語余曰》

目錄

原文

蘇建語余曰[1]:「吾嘗責大將軍至尊重[2],而天下之賢大夫毋稱焉[3],願將軍觀古名將所招選擇賢者[4],勉之哉。大將軍謝曰[5]:『自魏其、武安之厚賓客[6],天子常切齒[7]。彼親附士大夫,招賢絀不肖者[8],人主之柄也[9]。人臣奉法遵職而已,何與招士[10]!』」驃騎亦放此意[11],其為將如此。

段意

司馬遷在論贊中運用夾敘夾議的手法,指出衛青雖尊貴無比,然而謹小慎微,不敢招納賢士,對主上一味和柔自媚,霍去病亦效法衛青的做法。

注釋

  [1]語:告訴。

  [2]責:指責;批評。

  [3]大夫:舊時對官僚階層的泛稱。毋稱:不稱讚。

  [4]觀:看看;借鑑。招選擇賢:招引、選擇賢能的人。

  [5]謝:謝絕;推辭。

  [6]魏其:魏其侯竇嬰。武安:武安侯田蚡。見《魏其武安侯列傳》。

  [7]切齒:咬緊牙齒。表示極其憤恨。

  [8]絀(chu):通「黜」,貶退、廢免。不肖:品行不好。

  [9]柄:權柄;權力。

  [10]與(yu):參預。

  [11]放:通「仿」,仿效。[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