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於是乃使專諸之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於是乃使專諸之倫》

原文

楚王乃駕馴駁之駟[2],乘雕玉之輿,靡魚須之橈旃,曳明月之珠旗[3]。建干將之雄戟,左烏嗥之雕弓,右夏服之勁箭[4]。陽子驂乘,纖阿為御,案節未舒,即陵狡獸[5]。轔邛邛,蹴距虛,軼野馬而��騊駼,乘遺風而射游騏[6]。儵眒淒浰,雷動熛至,星流霆擊[7]。弓不虛發,中必決眥,洞胸達腋,絕乎心系[8]。獲若雨獸,揜草蔽地。於是楚王乃弭節裴回[9],翱翔容與。 覽乎陰林,觀壯士之暴怒,與猛獸之恐懼。 徼受詘,殫睹眾物之變態[10]。

段意

此段敘楚王在陰林駕車射獵的雄奇景象。

注釋

  [1]專諸:春秋時吳國勇士,曾為吳公子光刺死吳王僚。格:搏擊。

  [2]馴:馴服。駁:毛色不純之馬。駟:四馬合駕之車。

  [3]靡:同「麾」,揮動。橈(nao)旃(zhan):曲柄旗。魚須:此指用魚須裝飾。曳:搖動。明月:寶珠。

  [4]建:高舉。干將:古善制兵器之匠。烏嗥:即烏號,柘桑,其材堅勁可制弓。相傳黃帝有烏號弓。夏服:箭袋,相傳夏後氏有良箭,其袋名夏服。

  [5]陽子:即秦秋時秦之善相馬者孫陽。驂乘:主帥車上的武裝衛士,立於車之右位。纖阿:人名,善御車馬。案節:使車行緩慢。舒:舒疾馳騁。陵:陵轢、踐踏。

  [6]轔:車輪壓過。蹴(cu):踐踏。邛邛、距虛:異名而同獸,青色,狀如馬,善奔。軼(yi):超過。(wei):車軸頭,此指以車軸頭撞殺野獸。騊駼(taotu):傳說生長北海中的馬形野獸。遺風:千里馬名。騏:如馬之獸。

  [7]儵眒(shun)、淒浰(li):均為疾速貌。熛(biao)至:疾風來臨。星流:流星隕墜。

  [8]中必決眥(zi):射中必使獸目決眶。洞胸:貫穿胸腔。達腋:通到腋下。絕:斷。心系:心脈。

  [9]裴(pei)回:往返迴旋。裴,通「徘」。弭(mi)節:止車使緩行。

  [10]徼:攔截。(ju):勞倦。 詘:同「屈」,此指獸之力盡。殫(dan):盡。變態:眾獸的不同姿態。[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