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於是乎遊戲懈怠》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於是乎遊戲懈怠》

目錄

原文

撞千石之鐘,立萬石之鉅;建翠華之旗,樹靈鼉之鼓[2]。奏陶唐氏之舞,聽葛天氏之歌[3],千人唱,萬人和,山陵為之震動,川谷為之盪波。巴俞宋蔡,淮南《於遮》,文成顛歌[4],族舉遞奏,金鼓迭起,鏗鐺䶀,洞心駭耳[5]。 荊、吳、鄭、衛之聲,《韶》、《濩》、《武》、《象》之樂,陰淫案衍之音[6],鄢郢繽紛,《激楚》結風,俳優侏儒,狄鞮之倡[7],所以娛耳目而樂心意者,麗靡爛漫於前,靡曼美色於後。

「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絕殊離俗,姣冶嫻都[8];靚妝刻飭,便嬛綽約,柔橈嬛嬛,娬媚姌嫋[9];抴獨繭之褕袘,眇閻易以戌削,媥姺徶㣯,與世殊服[10];芬香漚鬱,酷烈淑郁;皓齒粲爛,宜笑的[11];長眉連娟,微睇綿藐;色授魂與,心愉於側[12]。

段意

描述漢天子校獵以後置酒張樂享受音樂之美,身側更有絕俗嫵媚之美女侍奉。

注釋

  [1]昊天之台:高台名。張樂:陳設音樂。轇輵:曠遠幽深。宇:此疑指天宇。

  [2]鉅:虡(ju),掛鍾之架。翠華:以翠羽裝飾。靈鼉之鼓:以鼉皮蒙鼓。

  [3]陶唐氏之舞:唐堯時舞樂《咸池》。葛天氏之歌:葛天氏,古王者。其歌「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呂氏春秋·古樂篇》)。

  [4]巴俞:蜀地巴渝的樂舞。宋、蔡:先秦二國名,此指其地之音樂。淮南:漢代王國名。《於遮》:樂曲名。文成:漢時遼西縣名。顛:即「滇(dian)」,漢時西南小國名,在今雲南昆明一帶。

  [5]族舉:眾樂並奏。遞奏:依次演奏。鏗:鍾音。鐺(dang)䶀(ta):鼓聲。洞:徹。

  [6]《韶》:舜樂。《濩(huo)》:商湯之樂。《武》:周武王之樂。《象》:周公之樂。陰淫案衍:淫靡放縱之意。

  [7]鄢:楚地名,今湖北宜城。郢:楚都城,今湖北江陵西北紀南城。此「鄢郢」指兩地的舞。《激楚》:楚地歌曲名。結風:指樂音急促如風,一說乃歌曲尾聲。俳(pai)優:演雜戲的藝人。侏儒:矮人,參加演戲以引人發笑。狄鞮(ti):古代西方種族名。倡:唱歌、奏樂者。

  [8]青琴:古神女。宓(fu)妃:洛水女神。絕殊離俗:容貌脫俗、無與倫比。嫻都:嫻雅美麗。

  [9]靚(jing)妝:以粉黛為妝飾。刻飭(chi):刻意妝飾。刻:用膠刷鬢使之整齊如刻畫一般。便嬛(xuan):輕麗。綽約:婉約美好。柔橈:柔曲。嬛嬛:猶婉婉。蚺嫋(ran ruo):容體纖細柔弱。

  [10]抴(ye):拖。獨繭:一繭之絲,形容色純。褕袘(yu yi):罩在外面的直裾單衣為褕,裳裙下緣為袘。眇:美好。閻易:衣長貌。戌削:邊緣整齊如削劃而成。媥姺(bianxian)徶㣯(bixie):衣服婆娑貌。

  [11]漚鬱:香積濃烈。淑郁:香氣清美濃厚。宜笑:露齒而笑。的(li):鮮明貌。

  [12]連娟:彎曲細長。綿藐:目光深遠貌。色授魂與:女以美色相逗引,男以神魂(精神)相接應。[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