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漢王立為皇帝》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漢王立為皇帝》

目錄

原文

其秋,以車騎將軍從擊破燕王臧荼[1]。明年,從至陳,取楚王信。還,剖符[2],世世勿絕,食潁陰二千五百戶,號曰潁陰侯。

以車騎將軍從擊反韓王信於代[3],至馬邑[4],受詔別降樓煩以北六縣,斬代左相,破胡騎於武泉北[5]。復從擊韓信胡騎晉陽下[6],所將卒斬胡白題將一人[7]。受詔並將燕、趙、齊、梁、楚車騎,擊破胡騎於硰石[8]。至平城[9],為胡所圍,從還軍東垣[10]。

從擊陳豨[11],受詔別攻豨丞相侯敞軍曲逆下[12],破之,卒斬敞及特將五人[13]。降曲逆、盧奴、上曲陽、安國、安平[14]。攻下東垣。

黥布反[15],以車騎將軍先出,攻布別將於相[16],破之,斬亞將樓煩將三人。又進擊破布上柱國軍及大司馬軍[17]。又進破布別將肥誅。嬰身生得左司馬一人,所將卒斬其小將十人,追北至淮上。益食二千五百戶。布已破,高帝歸,定令嬰食潁陰五千戶,除前所食邑。凡從得二千石二人,別破軍十六,降城四十六,定國一,郡二,縣五十二,得將軍二人,柱國、相國各一人,二千石十人。

段意

寫灌嬰在平定內部的叛王叛將和與匈奴作戰中所立下的戰功和受到的封賞。先寫漢王立為皇帝,賜增加食邑。以下依次寫他立下的戰功和受到的賞賜:跟隨高祖擊潰叛王臧荼,次年跟從高祖在陳逮捕了楚王韓信。於是與朝廷剖符,食邑2500戶,封潁陰侯。跟從劉邦攻打反王韓王信,使六縣來降,斬代相,破胡騎。跟從劉邦攻打韓王信及胡騎,其將士斬胡將一人。接着又帶領騎兵在硰石把胡騎打敗。在平城被胡人包圍,突圍後回軍東垣。跟從劉邦攻打反將陳豨,斬其丞相和特將五人。曲逆等五縣、邑投降,並攻占了東垣。淮南王黥布反,灌嬰攻破其別將並斬亞將和樓煩將三人。擊潰其上柱國軍和大司馬軍,擊潰其部將肥誅的軍隊。灌嬰還親自活捉左司馬一人,其將士又斬其小將十人。皇上給灌嬰增加食邑2500戶。高帝回京後,讓灌嬰在潁陰食5000戶。收回從前的食邑。灌嬰跟從高帝出征打仗的戰果總計:打垮十六支敵軍,降服四十六座城邑,平定諸侯國一、郡二、縣五十二,並俘將軍二人、柱國、相國各一人,二千石的官吏十二人。

注釋

  [1]臧荼:原為燕王韓廣的部下,曾跟從項羽入關,被封為燕王,後背楚降漢,高祖五年因反叛被俘。

  [2]剖符:把表示憑證的符分為兩半,朝廷和受封的人各執一半,以示信用。

  [3]韓王信:戰國韓襄王的後代,曾隨從劉邦到漢中,後被封為韓王,高祖七年投降匈奴。代:指代地,在今大同市以東,張家口市以西部分地區。

  [4]馬邑:古縣名,治所在今山西朔縣。

  [5]胡:指匈奴。武泉:古邑名,在今山西大同市西。

  [6]晉陽:古邑名,在今山西太原市南面的古城營。

  [7]白題:匈奴的一支。

  [8]硰(sha)石:古邑名,在今山西靜樂縣東北。

  [9]平城:古縣名,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東。

  [10]東垣:古縣名,治所在今河北正定縣南。

  [11]陳豨:劉邦的將領,漢初任趙國的相國,統率趙、代的軍隊。高祖十年,勾結匈奴反漢,戰敗被殺。

  [12]曲逆:古邑名,治所在今河北完縣東南。

  [13]特將:楚、漢時將領的名稱。

  [14]盧奴:古縣名,治所在今河北定縣。上曲陽:古邑名,在今河北曲陽縣西。安國:古邑名,在今河北安國縣東南。安平:古邑名,在今河北安平縣。

  [15]黥布:原名英布,因犯秦法受過黥刑(臉上刺字),故又名黥布。秦末率刑徒起兵,先依附項羽,後投降劉邦,被封為淮南王,高祖十二年反漢,戰敗被殺。

  [16]相:古縣名,治所在今安徽濉溪縣西北。

  [17] 上柱國:戰國時楚國官名,相當於丞相。大司馬:掌管軍政事務的高級官吏。[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