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和夔州李約齋燈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和夔州李約齋燈宵》

作品名稱: 《和夔州李約齋燈宵》

作品體裁: 詩詞

創作年代: 宋

作者: 陽枋

《和夔州李約齋燈宵》是宋代詩人陽枋的作品之一。

詩詞原文

蠶叢今歲看燈宵,可人只有峽中州。 白帝綸巾隱敵國,勝勢蜀尾連吳頭。 竹枝歌舞喧城市,春聲泛鷗臘浮蟻。 府主山村耕稼心,挈客銜杯聊爾爾。 咿啞蠻唱雜隆冬,老者前導幼者從。 不貪嬉惰樂游治,只記時序還桑農。 村村蓑笠兒童隊,桑上雞聲花底吠。 春歸野燒雪初融,日上高峰寒早退。 生意著人人莫知,但見綠草生清淒。 雪戍坐斂荊江北,月華靜照峨眉西。 此意洪濛不可道,張皇恐被人風惱。 酒澆象澦石無言,春不生榮冬不槁。 穿花燕曲弄繁弦,來尋故壘堂前。 呢喃似與遊人語,今宵行樂寧徒然。 得賢千里只須一,大公方雨無他術。 厚地不填無底谷,萬流豈漲滄溟溢。 我談此語費形容,有似樵聲個個同。 野蠶作蠶自纏縛,拈弄輕絲大巧中。 君不見鄰女效顰人愛少,萬目睽睽分丑好。

作者簡介

陽枋,(公元一一八七年至一二六七年)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驥,合州巴川(今四川銅梁東南)人。生於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卒於度宗咸淳三年,年八十一歲。居字溪小龍潭之上,因號字溪。早從朱熹門人度正、暖淵游,學者稱大陽先生。[1]

人物生平

陽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驥,合州巴川(今重慶銅梁東南)人。居字溪小龍潭之上,因號字溪。

早年從朱熹門人度正、暖淵游,學者稱大陽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鄉選,取得鄉試第一。

從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擾,陽枋先後避地南川、清溪、夜郎、瀘南等邊遠地區。

淳祐元年(1241),以蜀難免入對,賜同進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閫帥交辟之,應蜀守余玠之請,分教廣安,歷監昌州酒稅,大寧理掾。五年,改大寧監司法參軍。八年,為紹慶府學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書院,士子信從者眾。

1255年以後,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鋒。先後隨子就養於嘉定(今四川樂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荊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鎮、峽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廣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還蜀。

晚以子炎卯貴,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2]

文學成就

有詩詞、講義等十二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字溪集》十二卷。事見本集附錄《紀年錄》、《字溪先生陽公行狀》。枋著有字溪集十二卷,《千頃堂書目》傳於世。陽枋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新輯集外斷句附於卷末。

另編有《晦翁詩譜》、《文公語錄四書》、《伊洛心傳錄》、《武泰志》、《朱文公易問答語要》、《文公進學善言》、《錢氏小兒方證》等,俱已失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