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和小》(林清玄散文)

《大和小》中國現代作家林清玄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一位朋友談到他親戚姑婆,一生從來沒有穿過合腳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來走去。

兒女晚輩如果問她,她就會說:「大小雙都是一樣的價錢,為什麼不買大雙的呢?」

每次我轉述這個故事,總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氣。

其實,在生活里我們會看到很多姑婆,沒有什麼思想的作家,偏偏寫着厚重苦澀的作品;沒有什麼內容的畫家,偏偏畫着超級巨畫;經常不在家的政客商人,卻有着非常巨大的家園。

許多人不斷地追求巨大,其實只是被內在的貪慾推動着,就好像買了特大號的鞋子,忘了自己的一樣。

小有小的妙處,有時候卻難以說得清,就好像故宮的國寶象牙球、翠玉白菜、肉形石,都小得超乎我們的想像。

當然,不管買什麼鞋子,合腳最重要;不論追求什麼,總要適可而止。 [1]

作者簡介

林清玄(LinQingxuan,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中國台灣當代作家、散文家,筆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俠安、晴軒、遠亭 。

1953年2月26日,出生於台灣省高雄縣旗山鎮。1967年起,住在台南,並在瀛海中學就讀。1970年,在報紙上發表《行游札記十帖》。1972年,考入世界新聞專科學校。1981年,出版散文集《溫一壺月光下酒》。1986年,散文集《紫色菩提》在中國大陸出版。1990年,散文集《紅塵菩提》在中國大陸出版。2008年,散文集《平常茶非常道》在中國大陸出版。2014年,散文集《清歡玄想》在中國大陸出版。2016年,散文集《心有歡喜過生活》在中國大陸出版。2019年1月23日,因心肌梗死,在台灣去世 。

他17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第一本書之後一發不可收,走上了文學之路,30歲前就已經得遍了台灣所有文學大獎,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作品有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劇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創作,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