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蛙聲》(唐高翔)
作品欣賞
《故鄉的蛙聲》
「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罩大地.....」每當我唱到這首《又見炊煙》的歌曲,情不自禁的想起兒時的家鄉炊煙,想起童年的美好歲月,想起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和快樂,也想起對母親的無比懷念。故鄉的炊煙是人間旺盛的煙火,是遊子思鄉的情愫,是父母對兒女的召喚。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我的家鄉在距零陵城區100多里的黃花嶺下白雲繚繞一個叫長沖坪的小山村,這裡有綿延起伏的群山,有崎嶇陡峭的山路,有高低不平的梯田,還有掛在半山腰的一口古井。背靠大山、低矮不平的房屋掩映在桃紅柳綠之中,雞兒狗兒在籬笆下悠閒的走着叫着....
兒時的農村沒有煤、沒有電、沒有汽,做飯、做菜、煮豬食、烤火燒的都是從山中砍來的松、柏、藤蘿等喬木、灌木,這些木柴燃燒後的煙霧從火頭上升起,纏纏綿綿,曲曲折折在屋子里遊蕩着,然後透過瓦背的縫隙鑽出,飄蕩在田野的上空,飄蕩在林梢……
記得兒時,只要是白天,在家鄉屋子的上空總會冒出炊煙,它是那麼的寧靜、純潔,是那樣輕盈、縹緲;如白雲在輕輕流動,似少女舞動着妙曼的身姿,忽高忽低,忽遠忽近,最後慢慢消失在天邊。在炊煙下,鳥兒唧唧喳喳叫個不停,雞兒狗兒在籬笆下的行走,孩子在地下玩耍,鄉親們在田間整地除草,犁田耙田。家鄉的炊煙與村莊的老屋、田疇、山野、綠樹、黃牛相映,構成一幅恬靜安祥的鄉村圖景,充滿着無窮的畫意詩情。
「風車在四季輪迴的歌里流轉,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就在一個個炊煙升起的日子裡,我與兒時小夥伴有時倒騎黃牛、哼着歌兒回家,有時一起到半山腰的井邊光着身子洗澡,有時一起到梯田裡捕捉魚蝦,有時在柴垛叢中捉迷藏,有時在青石板上玩泥巴;有時繞在爺爺奶奶跟前聽他們講「天狗吃月」「武松打虎」的老故事;有時和兄弟姐妹蹲在柴垛下猜謎語、倒雞公;父母親則不停的勞動,整修犁鏵、紡紗織布、挑水擔柴,忙這忙那。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就在炊煙升起的日子,我一天天長大,隨後離開家鄉外去求學,從小學到大學,再到畢業參加工作。一路走來,特別是工作後由於繁忙的緣故回家的時間越來越少,家鄉的炊煙似乎離我越來越遠。但身在異地更想家裡的父母,總不由自主的想起家鄉的炊煙。「風一程雨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每當我攜妻女放假回去時,心裡就特別的興奮,腳步也變得特別輕盈,渾身四處都是勁。回家的時候,哪怕是颳風下雨,山高路遠,從來就不懼怕過,只想早點啟程早點回家。
人一到村口,心情異常激動,非常想見父母和兄弟姐妹,也想見村子裡特別是自己瓦屋頂上飄起的炊煙。因為只要家中屋頂上飄起了炊煙,就知道母親一定在家。就一定能聽到母親的諄諄教導,就一定能吃上母親為我做的可口的飯菜,就一定能與兄弟姐妹們一起談天說地,重溫童年的往事。為了早點回家,我常常三步並着兩步走。「夢裡故鄉慈母淚,滴滴穿石盼兒歸」。到了家裡,母親見我們回來,非常高興,問寒問暖,沏茶倒水,搬桌擺椅,把我們當做客人,儘管我們不要她做,但她就是忙個不停,她的神態美好,臉色充盈,說話更是滔滔不絕。無論是春夏秋冬我們回去後,我與兄弟姐妹們陪母親聊到深夜還不願睡去。
後來,隨着時間推移,爺爺奶奶駕鶴西去,父母也不在人間,兄弟姐妹各自成家立業,兒時夥伴各奔東西,家鄉也就變成了故鄉。由於父母親的離去,那過去熱鬧的老屋大門緊鎖,那曾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道路也長滿了深深荊棘和厚厚苔癬,沒了父母,我老家的屋頂再也沒有升起炊煙……
作者簡介
唐高翔,男,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