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俗語: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俗語釋義

比喻利用別人的弱點或以某種口實為藉口來索取財物。

示例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我們不要過分擔心

語法

作賓語、定語、分句;指人多智廣[1]

俗語故事

有一天,諸葛亮到東吳作客,為孫權設計了一尊報恩寺塔。其實,這是諸葛亮先生要掂掂東吳的份量,看看東吳有沒有能人造塔。那寶塔要求可高啦,單是頂上的銅葫蘆,就有五丈高,四千多斤重。孫權被難住了,急得面黃肌瘦。後來尋到了冶匠,但缺少做銅葫蘆模型的人,便在城門上貼起招賢榜。

他們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終於用剪鞋樣的辦法,剪出個葫蘆的樣子。然後,再用牛皮開料,硬是一錐子、一錐子地縫成一個大葫蘆的模型。在澆銅水時,先將皮葫蘆埋在砂里。這一着,果然一舉成功。諸葛亮得到銅葫蘆澆好的消息,立即向孫權告辭,從此再也不敢小看東吳了。「三個丑皮匠,勝過諸葛亮」的故事,就這樣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諺浯。[2]

臭皮匠是誰

相信大家都知道「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這句歇後語,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多力量大,就能找到更好的辦法。這裡的三是複數詞,並不是指三個人,而是代指多個人的意思。「臭皮匠」是指普通人,其實它是「湊裨將」的意思,在古代的軍隊職位等級比較嚴格,「湊裨將」就相當於副將。

下一句是什麼

很多人不知道,它還有下一句話,而且更是廣為人知,那麼是什麼呢? 我們先來看看劉備把諸葛亮請來了以後,都幹了什麼?赤壁大戰以後,劉備趁機借了荊州不還,而龐統和劉備一起圖謀川蜀之地,結果劉璋被趕走了。劉備占據了川蜀,一時間風光無限。 那劉備穩定川蜀以後,諸葛亮在幹什麼呢?在這期間,他並沒有參與戰爭,而是負責了劉備的後勤工作,主要是修訂了根據地巴蜀的的法律體系。到了公元219年的漢中之戰,諸葛亮也是主要負責運送糧草的任務。劉備的身邊主要是法正在給他出謀劃策,其實在劉備四處征戰的時候,諸葛亮並沒有什麼十分突出的業績,但是在劉備白帝城託孤以後,諸葛亮正式開始了他的統軍治國的才能。

諸葛亮全面負責蜀漢政權,輔佐劉備那個扶不起的兒子阿斗的時候,他也有一些失誤,比如劉備臨終前不讓他用馬謖,他相信自己的判斷用了他,結果丟失了街亭。第二次北伐的時候諸葛亮數月攻不下陳倉,可見他也是會有犯錯的時候,的確是應了那句話「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就算是這樣,諸葛亮臨終時候把畢生所學傳給姜維,又讓費禕、董允等人輔佐劉阿斗,也就是劉禪,那應該是守住基業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萬萬沒想到,最後還是出了大問題,劉禪身邊雖然能臣頗多,但有一個大太監黃皓,劉禪十分信任他,其他的大臣也都對此無可奈何。後來姜維戰敗後,他假意投降,本來是打算把曹操集團的水攪渾,然後再繼續輔佐劉禪,這樣巴蜀可以保住。當時姜維還偷偷的通知劉禪,叫劉禪要小心曹軍的大將鄧艾可能會偷襲蜀地,但是太監黃皓卻對劉禪說不用擔心,巴蜀易守難攻,不可能會打到家門口。劉禪就十分放心,繼續吃喝玩樂,絲毫準備都沒做,結果鄧艾竟然出其不意,直接突然殺到蜀漢國的都城,劉禪膽小怕事,竟然直接投降了。

諸葛亮千辛萬苦守住的蜀漢直接滅亡了,劉禪也成了亡國之君,這都是劉禪寵信奸臣黃皓的原因。這個黃皓就像是那個老鼠屎,把諸葛亮精心策劃好的大局都破壞了,因此在「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的後面的歇後語,就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好湯」。雖然這句話比起前一句有一些粗俗,但是話糙理不糙,依舊成了大家都知道的歇後語。[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