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元里平英團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元里平英團遺址

中文名稱 : 三元里平英團遺址

地理位置 : 廣東省廣州市北郊三元里村北隅

占地面積 : 237平方米

保護級別 : 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所處年代 : 1841年

三元里平英團遺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北郊三元里村北隅的三元古廟。

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後,英國侵略軍不斷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發動侵略戰爭。1841年5月下旬,英國侵略軍逼近廣州城下,占領了城北各炮台。盤踞在廣州北部各炮台里的英軍經常四出騷擾,激起了廣州地區人民的無比憤怒。5月29日上午,英軍闖入三元里搶劫,全村男女老少很快聚集在村北三元里古廟前的坪地上,決計奮起戰鬥。之後,他們聯合附近103鄉的群眾,打起平英團的大旗,共同戰鬥。他們先把敵人引誘到牛欄岡,早已埋伏好的近萬名群眾隊伍利用丘陵地帶的有利地形,迅速發動猛攻,圍殲英軍200餘人。後來敵軍的增援部隊到達後,被圍英軍才狼狽逃回四方炮台。群眾隊伍跟蹤追擊,包圍了英軍占領的炮台,逼迫英軍狼狽撤回到海上。三元里平英團的抗英鬥爭是中國人民自發抗擊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第一次勝利戰鬥,表現了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英勇鬥爭精神,為近代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革命揭開了序幕。

1949年後,政府在三元里古廟建立了平英團遺址,作為愛國教育的一個基地。三元古廟也因為是起義的策源地和指揮所,已經建為紀念館,陳列有當年抗英鬥爭的文物資料。

1961年3月4日,三元里平英團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遺址介紹

三元古廟建築面積446方米,二進面闊3間磚木結構建築。館內陳列三元里抗英的文物史料,系統地介紹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的史實,有三星旗、繳獲的英軍軍服、大刀長矛、伍紫垣印章等文物與資料。

1950年廣州市政府在三元里村口,立三元里人民抗英烈士紀念碑,正面刻着:「一八四一年在三元里反對英帝國主義侵略鬥爭中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2]

三元里平英團遺址的三元古廟建築,為二進四合院布局,建築為磚木結構建築,建築面積237平方米,面寬11.38米,進深20.88米 ,山門為硬山頂、面闊三間,條石鋪地,牆下部砌石,上築青磚;前檐方石柱與山牆都連以彎石坊,硬山頂的屋脊飾以琉璃鰲魚寶珠,並有雲紋脊飾;前廊及廟內四壁都繪有「伏生傳經」等壁畫及圖案花紋,建築裝飾華麗鋪張,具有濃厚的廣州清代祠廟建築特色。  

修建歷史

三元古廟原是三元里村民供奉真武大帝的道教廟宇,始建於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

乾隆五十年(1785年),重修三元古廟 。

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英國侵略者用鴉片和火炮敲開了中國的南大門 。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5月25日,英國侵略者攻陷廣州城北諸炮台 ;同年5月29日,英國侵略者的戰火蔓延到三元里、西村、蕭崗等村莊 ;5月30日清晨,三元里村民在村北的三元古廟前集會誓師抗英,並取出廟裡的三星旗作指揮令旗;5月31日,南海﹑番禺103鄉村民自動組織起來,手持戈矛犁鋤群起圍往永康台,並取得牛欄崗之戰大捷 。

咸豐十年(1860年),三元里村民眾集資重建三元古廟。

1949年10月解放廣州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先頭部隊經三元里平英團遺址進入廣州

2010年,廣州市文廣新局在三元古廟(三元里平英團遺址)發現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重修三元古廟碑誌」一塊[3]

意義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鬥爭,是近代中國人民反侵略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紀念和教育意義 。三元里平英團遺址承載着中國人民的革命鬥爭史,體現着中國人民反侵略鬥爭的革命精神,對促進愛國主義教育具有重要的革命文物價值 。

保護措施

1994年3月,廣東省文化廳、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制定了《廣東省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粵府〔1994〕42號),並正式對外公布,文中明確三元里平英團遺址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為:正南面從三元古廟外圍牆起向外延伸60米(包括南約牌樓),其餘以外圍牆向外延伸9米;從保護範圍外緣起向外延伸50米,為二級控制 。

2008年,廣東省文化廳的《關於三元里平英團舊址防護加固方案的請示》(粵文請〔2008〕89號)獲得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要求進一步勘查地基基礎,確定正殿、偏廳牆體裂縫產生的原因;明確維修加固工程的工程範圍和工程量;進一步細化牆體裂縫修補、灌漿處理、屋面揭瓦、木材防蟲防腐、排水系統及油漆等技術措施的相關設計,並明確使用材料和做法 。

2010年,廣州市文廣新局對三元里平英團舊址進行了修繕 ,專家依「修舊如舊」原則進行搶救性加固 。

2012年5月,國家文物局審批通過了廣東省文化廳《關於三元里平英團舊址保護規劃編制項目立項的請示》(粵文請〔2012〕42號),同意編制項目立項,項目名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元里平英團遺址文物保護規劃[4]

開發建設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為紀念三元里抗英烈士,廣州市人民政府把三元里村西門樓7920平方米的坡地改造成三元里抗英紀念公園。

1950年10月,在三元里平英團遺址山崗上築起10米高的三元里抗英烈士紀念碑 。

1958年11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在三元里平英團遺址設立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5],隸屬於廣州博物館管理,館內設有「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歷史」陳列 ,郭沫若為該館題名。

2002年,廣州市人民政府已出台《三元里抗英紀念館周邊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

2008年3月,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被文化部、財政部、國家文物局指定為全國首批對外免費開放的紀念館 。

視頻

三元里平英團遺址 相關視頻

《美麗廣州》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
三元里抗英記錄片——我的三元里
廣州三元古廟
深入實拍,廣州三元里人民抗英紀念碑,緬懷鴉片戰爭中犧牲的烈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