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青浦區申音滬劇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上海青浦區申音滬劇團成立於2021年06月09日,註冊地位於上海市公園路348號92弄8號,法定代表人[1]為王順英。經營範圍包括推廣滬劇傳統文化藝術,承接相關的文藝演出,開展相關的藝術交流。

相關資訊

從長寧區唱到長三角,這家35人的區級滬劇團何來的市場號召力?

6年來帶了10台大戲一台折子戲到長三角,今年又將最新創排的滬劇《上海屋檐下》《梨花傳奇》送到了寧波。記者昨天從長寧滬劇團獲悉,這兩部戲前不久在上海首演,寧波觀眾今晚就將在家門口樂享這份「上海品質」。

作為一家區級滬劇團,長寧滬劇團的足跡這些年越擴越大,從長寧區唱到了雲端,唱到了長三角乃至全國,甚至走出國門,首次將全本滬劇大戲《雷雨》帶到了愛爾蘭,去年底還接到了來自美國洛杉磯的演出邀約。這個只有35名演職人員的小團,在市場面前底氣十足,這不僅來自建團71年積累下來的豐厚家底,更來自他們敢於突破的勇氣。

以戲推新人

近10年來,長寧滬劇團保持着一年兩台大戲的創作節奏,今年儘管遭遇疫情,創作的腳步並未中斷。

10年前,在着名戲劇家夏衍誕辰110周年之際,團長陳蘇萍出演滬劇《上海屋檐下》,如今經典復排,女主演成了陳蘇萍的學生、90後新秀朱楨。前兩天,演員們還在排練廳里為這次巡演做準備。5年前,抗戰大戲《趙一曼》連演53場,場場爆滿,隨後,舞台讓給了年輕一代 ,黃愛忠、張燕雯、王斌等中堅力量成了《趙一曼》《小巷總理》等一系列重點大戲的主角,朱楨等新生代演員也接連挑梁主演《雷雨》《上海屋檐下》,長寧滬劇團已形成一支行當齊全、性別年齡結構配比合理、充滿朝氣和活力的藝術梯隊。

主動讓台,並非是陳蘇萍對藝術生涯不再有追求,而是出於更深遠的考慮。在2018年上海人代會上,她曾發出詰問:「很多人知道滬劇五朵金花,但下一代是誰?」作為上海市非遺滬劇代表性傳承人,主動讓台是她的堅定態度,只有把舞台讓給需要實踐機會的年輕人,以戲帶人,出戲才能出人。

贏得好口碑

此次去寧波巡演的兩部戲,《上海屋檐下》是劇團繼《雷雨》《原野》後的又一部名着系列劇,也是該系列三部曲中的「封箱之作」。《梨花傳奇》是繼《麒麟帶傳奇》後又一部傳奇系列劇。對於劇目創排,劇團一向捨得投資,有時自家人手不夠,劇團便到上海交響樂團、上海愛樂樂團外聘,35人的團隊常常擴充至80人,力爭在巡演時呈現最佳面貌。

今年夏天,劇團曾受邀赴江蘇海安大劇院演出《麒麟帶傳奇》。這份邀約來自一位曾在上海劇場工作多年的資深經理人,退休後受聘到海安負責演出經營。 當地觀眾對這樣一出懲善揚惡的傳奇故事非常喜歡。這位經理立馬又將長寧滬劇團推薦給了福州的演出公司。

這幾年來,《小巷總理》從1.0版更新至3.0版,先後入選第16屆、20屆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劇目,《趙一曼》作為上海的兩部優秀劇目之一入選參加文化部舉辦的全國巡演活動,並先後獲得上海市重大文藝創作項目獎勵;《文紅老師》創下央視戲曲現代劇重播之最;《廢墟上的愛》連續演出60餘場,創造當年度演出場次最佳……長寧滬劇團已經成了上海滬劇界一塊響噹噹的招牌。

挖掘新受眾

每年劇團120場演出任務,總有近20場是在長三角地區的商演。相比很多市級國有院團,這家區級院團的若干第一次是如何走出去的?劇團演出經營部的周英傑給出了答案,那就是抓牢長三角演出推介會的大好時機,向各地演出公司和劇場打廣告、交朋友,常常對方聽到長寧滬劇團的大名,意向已達成了一半。陳蘇萍坦言,因為劇團有着長寧區區委、區政府和區文旅局的大力支持,只要演出費基本打平差旅費,大家都願意走出去,讓當地觀眾聽一聽來自上海的聲音。

疫情期間,第一次戴着口罩排戲的演員們,也第一次嘗試了直播,《上海屋檐下》的探班和導賞直播,都在長寧文化雲獲得了十萬+的點擊量。演員王斌表示,一開始大家還將信將疑,看到如此受歡迎,新媒體的巨大影響力讓大家開始思考如何走出新路來。

今年60歲的陳蘇萍到了退休年齡,經過討論,決定由她繼續出任團長一職。應下「超齡委任」的陳蘇萍不僅要管理劇團,還要打理她的「蘇·新」長寧區陳蘇萍滬劇藝術傳承中心工作室和剛在新涇中學落成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陳蘇萍滬劇傳承[2]基地」。新涇中學多年來一直以滬劇為特色,劇團里好幾位演員,都來自這所學校。明年是建黨100周年,長寧滬劇團計劃重新打造一版紅色主題滬劇《青山吟》,邀請新涇中學的孩子們參演,未來興許就有一個個小朱楨走進滬劇的大門。

參考文獻